周照君 李秀莲
摘 要:PLC原理及综合实训作为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直接面向应用,属于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本课程是以应用PLC控制技术的自动化设备装调为重点,在教学中以真实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形成课堂教学与岗位产学结合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PLC 项目教学 任务驱动
课 题:本文系山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课题《应用PLC技术的相关课程研究》课题编号(RSJY2017-YO56)研究成果。
可编程控制技术(简称PLC)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化生产线设备中。通过对力诺集团、中国重汽、山东浪潮、齐鲁制药、海尔集团等企业进行自动化生产线调研,笔者发现,在现代化工厂中,运动控制、vPLC、自动检测、现场总线等先进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企业最缺乏的是具有高技能自动化设备及系统的维护维修人才,其中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的设备维护维修人才最为稀缺。培养能够胜任各类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技术岗位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PLC作为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重要核心专业课程被开设,属于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以PLC控制技术的自动化设备的安装、使用、调试、维修为重点,以真实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形成课堂教学与岗位产学结合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课程總体情况介绍
PLC原理及综合实训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模块。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宽基础,重技能,定方向”为构建标准,第一学年以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为主,如高等数学、专业英语、电子技术、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等课程模块;第二学年以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模块为主,如PLC技术、运动控制、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第三学年以专业综合知识与技能模块为主,如维修电工高级工技能训练及鉴定考核、毕业设计或毕业产品制作、顶岗实习等。
PLC原理及综合实训课程开设于第二学年,是学生确定今后专业方向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职业资格水平维修电工高级职业能力鉴定标准中的必要知识技能模块。
前修课程主要有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主要有自动控制系统、数控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如下图所示。
二、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课程建设要体现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课程建设应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保证能有效完成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以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真实项目为载体,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职业素养培养,用毕业生企业反馈为标尺衡量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课程设计以岗位群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为基础,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进行专业研讨和到相关企业调研等方式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为核心,通过对教学目标任务的分析,选取合适的工作任务转化为若干个学习情境,组织实施教学内容,再结合校企合作进行顶岗实习,以企业生产任务作为工学结合的实际应用训练。通过定期组织用人单位企业的反馈情况和毕业生就业的反馈情况,不断调整课程设计,增加课程开发项目内容,对课程的知识及技能任务进行调整,以便使课程与实际的自动化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课程培养目标
PLC原理及综合实训课程主要以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
职业能力方面,要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培养具备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敬岗爱业精神,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学习态度,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具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专业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对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和调试的能力,PLC控制系统的维护能力,能够诊断问题、排除故障。
学习能力方面,关注全体学生,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第一,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具备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能力,进一步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自学习的能力。
第二,具备通过一种类型PLC的应用能迁移到另一种类型PLC的应用,能够通过阅读专业技术文件,如某系列PLC设备手册、使用手册、编程手册等,对不同类型PLC的内存分配、硬件接线及指令系统具有较强的理解运用能力。
第三,能够对生产现场的老式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分析,并提出PLC自动控制改造方案。
第四,对应用PLC技术控制的自动化设备,能够分析工作过程、电气线路,从而能够对其软硬件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和处理。
四、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
本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注重师德,关注教师的终身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势必要求教师及时掌握专业方面的新信息和产业技术发展的新变革。要切实不断地增强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和熟练系统操作能力,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采取能工巧匠进校园,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等措施,加大教师队伍“双师”结构。加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及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以教师个体发展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有效地开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室建设等工作,提升课程的专业核心竞争力。
学院相继出台教师培养相关文件《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和管理办法》《在职读研读博管理办法》《专业(课程)带头人选拔和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青年教师企业锻炼实施办法》等。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上开设了网络课堂,创建了课程班级通过网络课程与实际项目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及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实训操作指导书、电子教案、习题库、案例库(素材库)、技能考核标准及实施方案、网络课件等在学习通平台上向学生免费开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课前观看视频预习,课后进行学习内容的自测,发现问题可以在网络教室提问或给老师留言。这种方式将教学主体从“教”转移到“学”,提高课堂学习积极性和教学任务的实现度,进一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原则得以贯彻。
课程内容设计以“强化能力、重在应用”为指导思想,按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中级、高级、技师来划分,将课程划分为多个任务单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以必需够用为度设计教学内容,见下表。
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一体化教学实践
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教学方法又要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结合。根据高职学生理论较弱而乐于动手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理论以够用为度,课程的知识预习、作业、测验通过学习通网络平台进行,现场教学在实训室中完成,上课注重问题的解决,通过讲练结合,边教边练,环境真实,教学互动,将教、学、练安排在一个综合环境中完成。这样切实实现了通过一体化的专业教师、使用一体化的教学实训教室、选用一体化的教学项目和任务,完成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七、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机制
2012年,课程通过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评審。通过建立教师评教、学生评教制度,促使课程建设不断发展。2017年,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上开通PLC原理及综合实训网络课堂,不断继续丰富课程网站资源。
1.教学评价
学院定期聘请校外职教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进行课程总体评价,每学期在校内进行课程的教学督导,对开设课程的学生进行课程评价调查,本课程均获得评价优秀。
2.社会认可度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课程对应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维修电工高级工资格证》获取率高。在全国全省各项技能竞赛获得突出成绩。培养的学生获得维修电工全国技能竞赛第2、3、7、9名,全省职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多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项目一等奖第一名,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山东省选拔赛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王越男.PLC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张忠.PLC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3(6).
[4]张文.PLC可编程控制器在职教中的一体化教学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8(18).
[5]郭泽贤.技工学校PLC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职业,2014(24).
(作者单位: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