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协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316-01
一直以来,计算教学总是和枯燥、乏味等词语联系起来,而自己的课总也走不出这个圈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以后,我们发现计算教学同样也可以美丽起来。
片段一:
出示:4+9+8
4+6+8
师:两道连加,哪道好算?怎么算?
生:第二道好算。
师:怎么算?(在第二道前标注☆)
生:先算4加6等于10,10再加8等于18。
师接着出示其余三组:3+9+5 6+8+9 5+1+9+5
3+9+7 6+8+2 5+7+9+7
学生交流。
【反思】简洁实效的导入。导入一开始教师通过两道三个数连加算式,激活了学生对加法思考。三位数连加是一位数连加的拓展和加深,教师通过这一知识的联系,以四组一位数连加作为复习的内容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
片段二:探究算法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各年级借书情况。
出示:一、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85+143+126= (本)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揭题:三位数连加
师:用什么办法来计算结果?
生:竖式。
师:我们来看一下三个小精灵是怎么列竖式的。
课件逐个出示三种方法:
(1)分着列竖式。
(2)连着列竖式。
(3)只列一个竖式。
三种方法全部出示:
师:刚才三种方法哪种写起来简便?为什么?
生认为第三种简便。
生1:因为第三种只列一个竖式。
生2:前面两种方法占地方。
生3:菜椒老师是一下子算出来的。
生4:前两种方法又两个加号,而第三种只有一个加号。
生5:第一种容易当成验算。
生6:第三种写起来简单,季老师常说数学要简单。
……
【反思】意味深长的引导。得出加法算式后,教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来尝试列竖式,而是通过多媒体逐个出示三种不同的计算形式,通过“这三种方法哪种简便”的思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交流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只列一个竖式”这种方法的竖式计算特征。整个过程,教师并没有一步一步地教授学生竖式该怎么写,但在每个学生的脑子里都有了一个深刻地整体感知。
片段三:
师:第三种写起来简便,算起来难。
出示第三种只列一个竖式的方法。
师:个位几个数相加?十位呢?
生答。
师:我们先研究十位上的四个数相加吧,怎样算快?
生1:先算8加2等于10,再算10加4等于14,14加1等于15。
师:谁还想来说?
生2:先算8加2等于10,再算1加4等于5,10加5等于15。
师:有没有听清楚他们的方法?他们先算的是?
生:8加2等于10。
师: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
生:凑十法。
师出示:凑满10先加
师:回忆一下,刚才XX先算的师8加2等于10,再算1加4等于5,10加5等于15,像这样的方法也可以起个名字叫两两相加法。
师出示:两两相加法
师:个位上友们有凑成10的?
生:没有。
师:那怎么办?
生1:从上往下加。
师:为什么从上往下加呢?
生1:这样可以不遗漏。
师出示:从上往下加
指名计算。
师:老师以前教过的一个现在四(3)班的学生还有一种方法,在5和3的旁边写了个小小的8,你们知道这个8是什么意思吗?
生2:是5加3的和。
师:为什么要写8?
生:容易记。
师出示:旁边写小字
师:这4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最巧妙?
……
【反思】扎实细腻的指导。教师充分地让学生探索交流各种有效的计算方法,并将学生的想法加以提炼,以小卡片的形式出示,如“凑满10先加”、“两两相加法”、“从上往下加”、“旁边写小字”,并并通过“这4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最巧妙”的讨论,对这四种方法再次进行提炼,突出重点,使之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计算。同时,教师还能兼顾学生的知识差异,如“两两相加法”较适合学优生,“旁边写小字”则兼顾了后进生,更全面地为学生的计算服务
三位数连加的整個单元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研讨,同时不断学习先进理念,我们商量在练习中加入了单列的十位、个位上的数相加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凑满10先加和进位的理解,以形成相应的技能。在每次的计算过程中,我能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让学生自己说说错在哪,分析错因,潜移默化地深化了连加竖式计算的注意点,使学生学得更扎实有效,这样的计算教学自然而然会美丽起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