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是落实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他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心灵的雕塑者、班集体建设的总设计师,是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教师要用发展眼光看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对学生充满积极的心里期待。言传身教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实效。班集体一定要有班规,依靠制度的力量形成“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氛围,彰显学生的特长。班主任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依靠文化的力量和集体力量,让全班有共同的愿景,让班级文化引领班集体特色发展。
关键词:问题学生;班级管理;班主任引导
一、 让“问题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快乐成长
1. 运用“关心式批评”,引导“问题学生”认识违纪的危害
“问题学生”出现问题必然会对班级成长造成危害。面对询问学生总会有强烈的自保意识,拒绝认识错误或推卸自己的责任。这时教师要进行换位思考,让你的关心温暖“问题学生”,让学生接受教育时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分析错误本身带来的点滴危害,让学生找寻错误中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改正错误,主动接受劝诫教育。
2. 运用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问题学生”在参与管理中进行自我教育
学生犯错误的根本在于没有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要转变学生,巩固教育成果。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主题教育活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我通过《二十年后的你和他》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学之间发生的摩擦,引导学生珍视同学情;面对班级中冒出的“早恋”势头,我开展了《友爱和爱情》主题班会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友情”与“爱情”的关系;即将毕业时学生对待学习浮躁消极,我用主题班会《明天会更好》引领学生学习正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的价值。借助学校模拟考试组织学生参加“诚信试场”,让学生理解诚信的无价。
3. 优化“问题学生”育人环境,激发家长参与转变“问题学生”的热情
班主任要优化“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环境,从改善“问题学生”的成长环境开始。借助家长学校平台积极开展相关专题教育,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优秀班主任和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为“问题学生”家长作报告,适时家访和家长沟通交流,给家长“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支招,树立家长承担“问题学生”的教育责任意识。借力学校家长会和班级家长座谈会,给“问题学生”家长出谋划策。可以利用班级微信群开展家庭教育经验座谈会,让家长们畅所欲言家庭教育的点滴,相互切磋和启发家长之间丰富家庭教育的经验。构建“问题学生”进步的舆论环境。教师的家访不只是“问题学生”的家庭,还可以包括“问题学生”的邻居或亲朋好友,有意无意地透露出“问题学生”进步的细节,提升邻居和亲朋好友对“问题学生”的评价。
二、 让新增的“法宝”点亮班级管理的色彩
1. 记录学生成长的“记账本”
班主任的学生成长的“记账本”就是学生的成长档案袋,犹如是学生在校表现的“日记账”,主要反映学生在校表现点滴,遵循班级公约规则,采用积分制。“记账本”重在记录学生的优秀表现和成绩,如王强打扫卫生积极加3分、常杰三操认真加3分、李婧工作负责加3分等等。值得表扬的行为和进步就积分,每周汇总小结评比,在不断的积分激励中,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 点亮学生成长历程的“展示台”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就是一个善于搭建学生展示平台魔术手,展示学生的精彩,放大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进步。班主任要利用优点让自己的管理扬长避短,迁移学生缺点促进差者转变。“展示台”可以展示学生的特长,也可展示学生的点滴进步,如:“班级之星”“班级之最”等,也可是学生的优秀作文、书画作品、小发明、小制作的展示。也可借助班级楼道展示表现突出的学生,如:“光荣榜”“名生风采”“这里有你也有我”等。展示台的设计要图文并茂,学生照片与学生感言穿插其间,学生作品和个人简介相得益彰。
3. 唤起斗志的学生“挑战书”
“挑战书”能够激发学生的昂扬斗志,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班级良性发展合力。班主任可适时在班级管理中倡导互下“挑战书”,如生生之间的学习,班班之间的文体比赛。学生之间的学习“挑战书”经双方签字可张贴在班级“我的荣誉”栏内,班级之间的“挑战书”经双方班长签字后可张贴在楼道文化墙上,让醒目的“挑战书”时时鞭策学生不断努力,激励学生挑战成功。“挑战书”的发布本身彰显着学生的不断进步。
4. 学生改错进步的“说明书”
学生改错进步的“说明书”源自班主任的手笔,内容是学生对事件的本真陈述,当然不是学生的检讨书。“说明书”重在学生犯错时的心理描述,班主任据此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解开学生心结帮助其认识错误,促使学生从心理上改正错误。“说明书”多了一份宽容和理解,抹去了检讨书的苛责与诘难。“说明书”的写作过程就是学生心路历程的成长过程,更是学生成长进步的过程,写作练笔的同时无形中涤荡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班主任借助这页纸张慢慢走进学生心里,达到和学生心灵沟通的目的,在宽容中帮助学生走出阴影,在理解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 让成功在育人中飞翔
1. 让了解贯穿教育的始终——育人先知人
学生教育工作犹如种庄稼——首要了解土壤情况,才能播撒适宜的种子,然后适时施肥浇水。必须要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了解途径可以通过自己观察或与学生交流,通过与家长交流,也可以从科任教师处了解,通过学生了解等,只有全方位了解学生,才能有效实施教育。
2. 善于利用力量——让各种力量增添管理的砝码
对学生有着真诚爱心的教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学生只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才能从心底接受老师,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实效。教师要用发展眼光看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对学生充满积极的心里期待。言传身教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实效。班集体一定要有班规,依靠制度的力量形成“言必信,行必果”的良好氛围,彰显学生的特长。班主任要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依靠文化的力量和集体力量,让全班有共同的愿景,让班级文化引领班集体特色发展。依靠科任教师的力量,在具体工作中要主动与科任教师交流,了解班主任对班上认可度,听取其合理化意见建议,在学生面前要通过彼此演演双簧,互相欣赏,让其与自身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作者简介:
张正霞,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靖远县五合鎮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