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冲突到适应

2018-01-24 07:03彭林林
创新时代 2018年1期
关键词:导学笔者教学模式

彭林林

为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以数学基础尚可的六(1)班作为实验班,于2015~2016学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创新。这一年,笔者与几位青年教师一起设计教案、听课评课、归纳提升,总结出了“三段九要素‘问题导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负担轻,学习效益高。

一、文化背景:当“问题导学”遭遇“教师导学”

“三段九要素‘问题导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学习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情感与学习价值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起点,以问题解决为线索,包括三个阶段、九个核心教学要素:自主学习阶段(情境—阅读—初解)、合作探究阶段(初判—设问—对话)和整理提高阶段(再解—再判—整理)。

五(1)班主要以“教师导学”为特征组织教学,学生数学基础在同年级中居偏下水平,学生学习积极性一般。为推广“三段九要素教学模式”,深化数学课堂文化建设,2016年9月至今,笔者任教五(1)班数学,沿用“三段九要素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力图改变學与教的方式,创建数学课堂文化,并通过文化转型提升教学质效。始料不及的现象出现了—五(1)班学生在适应“三段九要素教学模式”过程中水土不服,客观因素是五年级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及六年级,但主观因素课堂文化之冲突也是非常激烈的,课堂文化之适应也是非常艰难的。

二、珍视冲突:让“我想知道结论”遭遇“让我教你学习”

课堂是现代教育的产物,是优化人、完善人的场所。课堂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行为方式。业已形成的以教师为导向的课堂文化,遭遇到正在形成的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文化,由于其性质不同,必然发生冲突,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的冲突、审美情趣的冲突、思维方式的冲突与语言表达方式的冲突。这些文化冲突是必然的,它是文化适应的基础,我们必须珍视它。

1.价值观念的冲突

以教师导学为特征的课堂强调的是知识的价值,忽视甚至漠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及伴随着知识发生而引起的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

笔者到六(2)班上的第一节课的课题是“这个学期,我们将要学习什么”。主要由教师组织学生看课本目录,了解本册课本的编排思路,了解本学期的数学教材的基本框架,了解本学期将要面临哪些数学问题,目的在于为学生自学提供思维支架,增强学生自学数学的信心与决心。整个课堂轻松愉悦,学生非常活跃,大多数学生还能跟着教学节奏提出一些问题,但也有一批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课间,笔者和其中一位学生聊起了课堂的感受。该同学说:“老师,您为什么不上新课呢?别的班都上新课了。”开学初,笔者还经常发现该同学回头看教室后墙上挂的壁钟。为这事,笔者问过他。他说:“有很多同学都对您有意见,说您在课堂上跟同学们聊如何在家自学,聊得太多了,影响上新课。”他还告诉笔者,老师在网络上提供的自学方法,他从来没有认真看过,在家学习时,一直是妈妈辅导他。看来这位同学对学习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他认为家长辅导比自己独立学习重要,接受学习比发现学习重要,知识学习比方法学习重要。

2.思维方式的冲突

以“教师导学”为特征的课堂,教师习惯于以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学生习惯于教师从起固定作用的已有知识结构出发引出新的知识,用演绎思维引出知识的关系,从而形成新认知结构。而以“问题导学”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直觉思维、归纳思维,强调学生从有结构的问题情境中,发现知识、整理知识与运用知识。

笔者所授班有几个高学历家庭出身的学生,成绩都非常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记课堂听课笔记,并且记得非常好,还带动一批同学模仿。他们对笔者也有意见,有的说数学课不好记课堂笔记了;有的说,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话都是同学们的话,不严密;有的说,老师在黑板上记录的全是同学们的发言,没有条理。还有的说,老师不太喜欢用简单的示意图进行总结,比如用三角形简头等。学生们是想说,笔者的板书不精练,重点放在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上面,主要采用的是归纳思维,相比之下弱化了演绎思维。对此,学生的思维不太习惯。

3.语言交往方式的冲突

以“教师导学”为特征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听”的课堂,强调以教师的语言为主,学生已习惯于听教师明确的指令,喜欢听启发性强、精准度高的教师语言。以“问题导学”为特征的课堂,是语言交往的课堂。师生语言交往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学生语言不够规范、不够准确是常有的现象。学生在以“问题导学”为特征的课堂上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为不敢说、不想说,也不会说,对教师怀有敬畏之心。

有一天,笔者提前到教室检查投影设备,几个学生连忙围了过来帮忙。平时在课堂上很少发言的刘同学,这时却特别活跃,让笔者惊讶不已。他们一边帮助笔者操作,还一边提醒,要注意图片的方向,以免投影出现画面倒立的现象。刘同学告诉笔者:“我喜欢听老师讲课,我上课时不敢发言,主要是怕说错。”这类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环节上,参与的程度很低,习惯于听,不习惯说出来,不习惯针对问题跟同学展开争辩,更不习惯上讲台交流。当小组推荐他们代表小组发言时,他们常常为此闹得不欢而散。

三、促进“适应”:从“认同”转向“践行”

文化适应是不同的文化之间经过长期的接触、联系与调整,从而改变原有的性质、模式的过程。由“教师导向”的课堂文化向“问题导向”的课堂文化的适应也是如此。教师的作用在于促进两种文化的接触与联系,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由“认同”到“践行”;从个体引导到群体引导再到全班引导;从某一个面的努力到多个方面的努力;从语言表达方式的引导到思维方式的引导;从思维方式的引导到审美方式的引导;从审美方式的引导到思维方式的引导;从思维方式的引导再到价值引导。在积累中实现从文化的认同到文化的践行,最终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文化的变迁。

1.促进价值观念的适应

开学之初,学校组织了家长会,笔者和家长进行了第一次见面。在家长会上,笔者就“三段九要素教学模式”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笔者还邀请五(1)班的家长代表参会,从家长的角度谈了对“三段九要素教学模式”的认识,谈如何配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建议。为方便教师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增强学生家长对“三段九要素教学模式”的了解,提高学生家长的认识,我们建立了“三段九要素教学模式”家校QQ群,化解学生家长的疑虑,征得学生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2.促进思维方式的适应

我们要求学生在家按学法指导的框架要求,做好自学笔记,包括问题的提出背景、问题的主要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问题的解决过程。我们要求学生在讨论环节,主要利用读书笔记进行选择性的发言,有理有据地发言,提高发言的条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我们通过案例的形式,指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重组,包括指导学生摘取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内容,并指导学生尽可能以简明、醒目、形象的形式,将知识由“繁而杂”变成“少而精”,由“散而乱”结成“知识网”,从而突出重点,反映相关概念规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促进语言交往方式的适应

在教学中,以哈贝马斯的语意学原理为指导,从语言表达的真实性、合理性和真诚性三个方面全面引导学生的课堂表达,学会科学地说话、合理地说话、真实地说话,并结合具体的表达情境,从三个角度训练学生说,鼓励学生说。

科学地说话。尽可能地说清楚自己看到、听到的现象,不臆想,不猜测,不以个别代替一般,不以推测代替现实,要客观描述事实。

合理地说话。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发言时语气要谦和,要感谢同学倾听你的发言。对同学的意见,无论对错,都必须无条件尊重。要指导学生据理力争,学会争论,但不可以理压人,更不可得理不饶人。

真诚地说话。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话,不要在意自己的观点是对还是错,对与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内心的表达。

人和文化是双向建构的,在深化课堂文化建设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采用“以学为本”“问题导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正视学生面临的课堂文化冲突,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文化融合,在师生数学课堂文化共建的基础上,促进师生共同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学笔者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