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课堂让学文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018-01-24 23:36成剑峰
创新时代 2018年1期
关键词:探究课程课堂

2008年,海门实验初中提出“四让”理念,大胆实践,围绕“让学”课堂,推动以“让学”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及评价机制的建设,在行动中逐渐调整、修正、丰富学校的“让学”课堂文化。

一、“让学”课堂的内涵解读

海门实验初中“让学”课堂的理念,就是“让而有序,学而生慧,慧而成能”。

“让”是教师位置的变化,重心的转移;“让”是教师巧妙的诱导,耐心的等待;“让”是学生思维的激励,人文的渗透。“让”分为四个层面:一是时间层面的“让时间”,二是空间层面的“让讲台”,三是操作层面的“让机会”,四是情感层面的“让精彩”。

“学”是学生自觉的行为,美丽的发现;“学”是学生内化的过程,自由的展现;“学”是学生神圣的责任,智慧的闪现。

只有“让学”,才能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让每一个学生时时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努力实现“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美好愿景。

二、“让学”课堂的基本范式

海门实验初中积极探索,不断实践,锤炼“让学”课堂的校本化课堂教学范式,并最终确定了“6+3”“让学”课堂基本范式:

1.学生层面:前置学习+自学反馈+合作学习+展示分享+分层训练+反思总结

前置学习—借助“学程单”,以问题来复习、预习哪些内容,复习、预习到什么程度,困惑在何处,为解决新知扫清障碍作必要的知识、方法等准备。

自学反馈—进行独立思考,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和知识的梳理;教师采用抽批或抽查等形式,检查收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或困惑。

合作学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通过生生交流,实现对知识的生成、答疑、互补,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展示分享—在自主展示学习成果的同时,分享他人的学习体验。

分层训练—围绕本课的主要内容、基础问题、易错点等当堂训练,分层推进。

反思总结—及时记录思维火花,每课、每日、每周或每月一反思,使反思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教师层面:问题驱动+导学释疑+适时评价

问题驱动—重视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再把问题带到课外;每个合作探究的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还要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能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课堂讨论的欲望。

导学释疑—对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点,要有针对性地、简明精当地进行点拨,并配备适当的变式练习予以强化。要留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余地,让学生多追问,教师可不直接给出答案,而让其他学生帮忙解决,教师仅仅做必要的指导。

适时评价—对学生展示的内容、对学生课堂的表现等适时点评,多鼓励、多肯定,言简意赅,恰到好处,点石成金。

三、“让学”课堂行动策略

“让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情,我们重点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前置学习研发

前置学习是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

学程单研发—更加贴近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

板块设计:预习作业—课堂探究的主问题—课后作业。

操作要领:指导学生做好新授知识的阅读(文理科都要阅读)。首先,提供一定量的问题,驱动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形成对知识的第一次学习体验,并适当地整理和圈点勾画。其次,让学生将一些不理解或困惑之处做上记号,暴露的问题也便于教师及时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起点,为课堂的教和学做足准备。

主要功能:这样既有效地延展了课堂,将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又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重组引入课堂,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周末任务型自主学习单研发—更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自主探究和提升需求。

板块设计:复习(含复习内容、复习要求、复习方法、分层练习)—预习(含预习内容、预习要求、预习方法、分层练习)—完成情况记录。

操作要领:学生在双休日完成,既系统复习了本周的知识点,又预习了新知,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进行巩固和拓展,从而主动完成自主学习。

主要功能:确立了明确的学习方向,有效地指引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探索。

2.合作探究研发

小组的机构:建立固定的学科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个性化的名称,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固定号码。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的需要,灵活变化座位。

合作的时机:小组活动时机的选择和充分开展一直是课堂的难点。40分钟的课堂上小组活动不宜多,有效地开展一次小组大活动即可。一次充分的交流、讨论、汇总至少需要8分钟左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驱动学生的阅读、理解、质疑,让学生知道该组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

合作的要求:合作探究必须要有明确的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必须积极参与。通过组内的分享或互助,汇报思考、点拨疑点、交流情感,在智慧的碰撞中对接、融合,达成共识,从而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获,促进共同进步。

合作的展示:可以小组集体展示,也可以是组长指定、组员自荐、按照固定号码等。

合作的评价: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进行适时评价。

合作的反思:反思合作的价值和效果。

3.十大校本课程体系研发

课堂的发展离不开课程资源。课程研发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生命成长需要。

十大校本课程研发体系包括:学科拓展课程、书香系列课程、艺体系列课程、社团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德育课程、节日课程、成长仪式课程、班级网络课程、心理健康课程。

在此基础上评出了十大校本卓越课程:凌云文学社、演讲话剧课程、数学探究课程、英语口语课程、QQ动漫课程、花样体育课程、校园秧歌课程、生物DIY社团、手绣课程、仪式课程。

漫步校园,一缕缕浓郁的书香之气扑鼻而来,一阵阵典雅的文化气息浸润全身,让我们一起期待全校师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歷练中,积累丰富的知识、情感和理性,眼睛越来越清澈,思想越来越饱满,生命越来越丰富。

成剑峰,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2006至2009年连续四年受江苏省海门市委、市政府嘉奖,并记三等功一次。从教以来,他先后荣获“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好校长”“南通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海门市优秀校长”“海门市功勋校长”等荣誉称号。2011年获评海门市“五四青年奖章”。他撰写并发表了多篇省市级论文,如《农村初中“三自”教育文化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丰盈课堂让学文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集团化公益助教成为农村孩子的幸福魔方》《亮出六大新平台,促进集团师资融合发展》等,同时由他主持的省级课题“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师资均衡机制的实践研究”亦申报成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究课程课堂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