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婵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5-065-01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课基本上是以教学班为主体进行教学的,尤其是中小学,不分年龄、性别、体质状况等统而教之。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如“大锅饭”般的以教学班进行教学形式存在许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妨碍了学生学习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容易出现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也难以区别对待,因人施教。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较差。因此,在改革热潮中我校的体育教师对体育课教学进行了大胆、有意义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而管理科学给我们以启示,进行“优化组合”改革旧的教学形式,可较好的解决这些矛盾,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这符合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一、“优化组合”的实施方法
“优化组合”教学既根据学生的性别、体质和生理、心理等不同特点进行区别对待,合班、分班、分组组合成一个教学班进行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不同教学手段,达到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按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评分,划分教学素质班,这样一来,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教学班为单位上体育课的旧模式。把上体育课的各个教学班,以年段为单位,把某一个年段的单班或双班学生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班集体。进行男、女生按素质分班上课,把她们分成四个等级(男生甲、乙、丙、丁班,女生甲、乙、丙班),把体能好的学生组合成甲班,乙班的体能相对于甲班差,丙班和丁班综合体能相对依次较差的,经过“优化”筛选后,丁班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体能最差的,他们当中有“特体生”的,有瘦弱病的、有的则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再经过区别对待,使每位学生各有去处,找到自己的适合位置,他们在各自队伍里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潜在能力。
这样从学生生理、体能和个性心理特征等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体系下建立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局面。
二、“优化组合”的优点
1、有利于教师因人而异合理的安排运动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选择不同的、有效的教材教法。
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3、有利于教材教学中保护与帮助的实施,提高教学的安全性。
4、有利于培养和发挥学生体育骨干的作用。
5、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实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并可进一步促进学校群体活动的开展。
6、有利于体育教学的科学管理。
三、正确摆正“优化组合”的位置
“优化”后,使学生认识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在教学内容、运动负荷上区别对待,在同一个甲班的学生中,对素质较好的其练习量和强度可要求高一些,对素质较差的丁班可以要求低一些,重视适宜性和针对性,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竞争,促进学习兴趣发展,达到共同提高,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目标管理创造了一个有利條件。
对于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大家同在一条起跑线上,消除由于运动水平的差异,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使学生各尽其能,为实现自己的锻炼目标而努力。
男、女生分班再按素质分班上课,打破了按数学班上课,使学生在体育课这个特殊的集体中广交朋友,提高学生之间的体育交流,班级之间的交流,思想上、学习上的交流,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为体育课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根据学生的体能状况及运动基础上的差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把学生定格在某一个班,为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素质进步快的,可以升到上一级的班级,而甲班的学生素质退步大的,也可能降到乙班或丁班,丁班的学生力争赶超丙班,丙班的学生向上一级的班级看齐,甲班的学生要保持领先,为同类学生造就一个公平竞争的学习气氛,形成一个后浪推前浪,促人奋进的局面。
实践证明,通过按素质分班上课,我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呈现出生动活泼、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群体关系融洽,学生的自觉性及兴趣技能充分调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和谐的氛围,学生认知能力得到锻炼,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