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新高考成为莘莘学子的赴梦之约

2018-01-24 22:58郜海勇
山西教育·管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考制度个性化人才

文 郜海勇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高考制度改革成为教育界以及社会大众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我国高考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慢慢找到自己、唤醒自己,走向更加适合其发展的专业之路。由此,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还原本真,探求学生潜能所在,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就成为我国未来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伴随深化高考制度改革政策的落实,国家和省级相关高考改革政策相继出台,新标准、新模式、新录取制度为埋首苦读的学子们带来了施展自身才能的希望曙光,他们不再被动待命,而是有望掌舵人生巨轮,驶向追梦远方。

一、新高考成为助力学生个性发展的东风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成就同一类人,而是帮助所有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绽放自身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生就业滞后现象已成为当下热议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是各大企业人才空缺,另一方面是大学生无法人尽其才。究其原因,绝非大学生“一无是处”,也并非人才招聘“吹毛求疵”,而是在于每年高校毕业的人才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无法完美契合。而新的高考制度为个性化人才的“破壳而出”带来了新的机会,未来的教育不再是同类人的生产“机器”,而是个性化人才萌芽成长的优沃土壤。

1.打破陈规,返璞归“真”。教育理念决定决策高度。广大高中学校教育工作者应打破陈规,深入理解新高考模式,转变自身的教育思维,不仅从高考改革的模式上接受采纳,而且实实在在地将新高考改革精神认真贯彻,从全优发展的理想化教育转变为追求本真的开放式教育思维,从千篇一律求同一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当下很多省域地区已逐层推出高考制度改革政策和措施,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助力东风和广阔空间,其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摒弃陈旧教育理念,切实挖掘学生个性潜能。随着《山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推行,我省高考改革也将进入崭新的阶段,高考科目调整为“3科统一高考科目+3科学生选考科目”,外语实行“一年两考”,首次将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评价体系,“一考定终身”有望彻底改变。在高考改革试运行过程中,将现行的文综、理综调整为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学业水平考试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考试并计入高考总成绩;外语实行“一年两考”,考生可以分别在4月份、6月份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将其中较高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一系列的教育新变革,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自主选择权,无疑让学生真正受益,为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自己擅长的专业方向开辟了全新天地。学生不再因条条框框的局限而委屈求全或是退而求其次,而是能够真正从自身出发,考其所长,择其所好。除此之外,学生也能将未来的职业规划列为日常的学习目标。这一切全新的改变,为人才和市场的有效契合提供了稳固的桥梁,让教育有了新的意义,也展现出了真正的教育公平。

2.拒绝盲目,兴趣指向。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新高考’改革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一是为了尊重学生选择权;二是为了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主权。”以往大多数学生为了就业考虑,在选择院校专业时常将985、211大学列为首选,将专业放在最后考虑,总认为跨入好大学便是人生的成功,却忽视了这样的问题: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几个专业在国内首屈一指,我们上大学的目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深造发展,而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与学校的排名甚至名望并无直接关联。山西省在国家新高考制度的引导下,切实贯彻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坚持知分填志愿逐步取消招生录取批次,继续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推行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积极探索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让高考不再是佼佼者的圣殿,而是为每位求学者敞开大门。

二、新高考指明教育新方向

十年磨一剑,高考作为求学道路的重要风向标,指引着日常教学的方向和举措。如今,新的高考制度,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注入了新的教育理念。由此引发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家长教育观念的变更,使得个性发展不再处处被打压,而是恰逢时机,从此有了无限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

1.教师职能新体现。教书是教师的职责,而树人是教师的使命。在以往的高考体制下,教师早已深陷提分战略中无法自拔,树人之重任在日常教学中几乎无暇施展。“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注重对考生日常学习和综合素质的考量。”如此高考新背景下,分数不再是评价学生未来的唯一标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兴趣专长以及未来发展成为教师更为关注的课题。高平市教育局在高考教师指导培训中,特别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构建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模式作为培训重点,致力打造引导学生通往各自学有所长领域的优秀教师队伍。

2.课程模式需创新。与新高考制度相适应的课程模式也纳入了更多人性化因素。除了学生学业的全面衡量,学生核心素养也将纳入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即将采取的“走班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开设,以及选修课等创新型课程模式,解放了学生自我认知,从而自主发展自我潜能和天性,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选择课程,进而进行自我塑造、自我培养,这种主观能动性促进下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更能为个性化发展提供丰富的学习动力和成长空间。

3.大众认知待转变。新的高考制度虽然正在试行中,但不难想象,学生在选择未来人生方向上多了自信和笃定,新政策带来的新观念使那些只认名牌大学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偏见人群不得不放下有色眼镜,正视一个人真正的实力和水平。当大众对专业技能特长认可成为风尚时,个性发展、人才个性化塑造、专业化人才培育将成为教育的方向。

总之,个性化成长、个性化人才的培育是势不可挡的教育认知的变革,新高考制度带来的这场推动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为莘莘学子迎来了追梦的春天。未来,是个性化的时代,个性化、专业化的全新时代,而新高考改革顺应时代,为广大学子放眼世界、成就自我、绽放价值打开了希望之门。

猜你喜欢
高考制度个性化人才
人才云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探析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考制度改革
新高考 新机遇 新挑战——对福建省推行新高考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2017高考拉开帷幕 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50年前的高考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