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雪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对汉字以及词语的认知与读写。因此,要基于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引导他们进行随文识字学词,逐步拓展到学句学段,从而让学生有效地感知语言、了解语言,为更好地运用语言打下扎实的基础。以下,我结合《问银河》一文的字词教学片段进行浅析。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基于这一规律,借助图画辅助引导学生识字学词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问银河》的第3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充满童趣的句子:“牛郎织女能经常在桥上相会吗?”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基于这一提问,向学生讲述牛郎和织女的神话故事。实际上,对于学生而言,这段故事早已耳熟能详,教师没有再针对其展开详细介绍的必要,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生字“相”的教学上,带领学生理解新词“相会”。
首先教师出示词语卡片“相会”。
师: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词语,请大家来读一读,并仔细观察一下第一个字,好像非常有趣,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生:这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同样的读音:mù。
生:虽然读音相同,但是代表的意思不同,左边是木头,右边是目光。
生: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二木成林”,不过今天这两个mù不是林。
师:是的,在牛郎织女的这个神话故事中,他们被银河分隔在两岸。(在黑板上简单地画出一道银河,分别在银河两岸贴上写有“牛郎”与“织女”的词语卡片,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之后,将这两张卡片贴到银河中间,由此代表相聚。)
师:如果像这样的情形,原本被分开的他们现在聚在了一起,相见了,那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
生:相会。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对汉字“相”进行观察,并与之前已经学习过的汉字进行关联,在对比的过程中实现对汉字的认知。之后经过演示,以实现学生对词语“相会”的直观认知。这样的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助于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对于在生活中没有碰到过的字词,学生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补充生活经验,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引导他们识字学词。在《问银河》中有“河道”一词,学生并不能直接理解“河道”这个词的含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将这个词语的卡片贴在相应的简笔画上,可是,究竟应该贴在哪儿?学生都犯了难,于是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下引导:
师:生活中常见的道路非常多。在马路上,供人们来回通行的是——
生:人行道。
师:那为车辆提供通行的呢?
生:车道。
生:准确来说是机动车道。
师:那么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是为了保障河水通行的呢?应该叫——
生:河道。
以上教学片段中,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既充分地感知了河道的含义,又产生了较为直观的印象。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应的词语,通过教师的引导产生直观的表象,可以有效突破学习难点。
在开展识字学词的过程中,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是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引导他们进行迁移识字学词。在《问银河》中出现了“伸着‘大鼻子’的货船”,对于“大鼻子”这个词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师:现在大家对双引号已经非常熟悉了,在之前学习过的课文中,是否也存在过双引号呢?大家回忆一下。
生:晚上的“太阳”,这里面的太阳被加上了双引号。
师:那么在这里加上双引号的意思是什么呢?
生:因为这并不是真的太阳。
师:那应该是什么?
生:电灯。
生:“闪光的金子”也被加上了双引号,实际上就是为了说明那并不是真的金子。
生:“黑板”跑了,也使用了双引号,就是为了说明那不是真正的黑板,实际上是指马车车厢的后壁。
师:由此可见,在这篇课文中,大鼻子被加上了双引号,是不是也意味着它并不是指真的鼻子,那么它所代表的是什么呢?
此时我将手伸向图片中的球鼻艏(货船前边的一个部分)。
师: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它是不是真得像一个大鼻子?它的功能就是为了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的阻力,使船可以以更快的速度行驶,功能非常强大,让我们一起来阅读。
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就大鼻子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使其在恰当的时机充分发挥功能,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对双引号的使用产生更深层面的理解。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上的一大特点是不能够对具有细微差别的内容进行正确区分,往往容易产生混淆。因此,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字源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学词。
例如,课文中有“郎”这个词,有的学生在书写过程中会与“良”字发生混淆。于是,在教学之前我引导学生寻找和它们相近的字,通过对比发现字形上的典型特征,由此而掌握汉字的字形。
师:“良”这个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如果给它加偏旁,你觉得可以加哪些偏旁?
生:可以加三点水变成波浪的“浪”。
生:也可以加反犬旁,变成大灰狼的“狼”。
生:还可以加王字旁,就是琅琊路的“琅”。
(我根据学生的提示,将这些汉字书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一下这些字都是在“良”的左边加上了偏旁而组成了形声字。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郎”字的左边实际上也是“良”,你发现了什么?
生:“良”字少了一个短撇,还有,下面的长捺变成了一点。
师:是的,由此也说明了“良”字很善良,如果它处于汉字的左边或者中间的时候,就会体现出谦让的特点,既会把短撇省去了,还会把长捺缩短成为一点。与此相似的汉字还有哪些?
生:晴朗的“朗”。
师:那么谁能来为大家总结一下,对于“良”字而言,在不同的位置加偏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如果“良”字是在右边,便保持原有的样子,而如果在左边或者中间,就会发生改变,既没有了短撇,捺也被改写成点。
师:那么,现在请大家伸出手来,写一写生字“郎”,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写懂得谦让的“良”哦。
这样,基于汉字产生的根源引导学生进行识字学词,学生自然就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对“郎”字进行内化,从而达到识字的高效化。
在低年级教学中,基于儿童语言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进行随文识字学词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基于字源实现对汉字字形及词语意义的理解,既保障了深刻的记忆,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