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理念下的课内外阅读勾连策略窥探

2018-01-24 21:19俞金花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8期
关键词:言语文体笔者

俞金花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由于学生在年龄、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仅靠文本知识既无法满足学习需求,也无法解决课内遇到的问题。因而在具体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实现课内外的阅读勾连,实现学生视野拓展、见识增长、能力提升。笔者探讨了基于语用理念下的课内外阅读勾连的几种策略。

一、结合文体特征勾连,借助现象挖掘本质

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阅读文本不仅要清楚文体知识,还要在阅读中借助实践、体验、感悟等方式实现相互联结、渗透,加深学生对文体特征的理解,让阅读教学走向纵深。具体来说,不同的文体,语用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课内外阅读勾连的策略也不同。如《生命的壮歌·生命桥》一文,其文体为动物小说,改自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在改编过程中,不仅小说三要素不全,而且字数也被严重删减,只是将其主要事件概述清楚了。在具体教学中,笔者紧扣这一点,在复习导入这一环节中,出示了关键词串:

人物:狩猎队 羚羊

环境:悬崖 山涧

情节:凌空腾起 秩序井然 快速 飞跃 眼花缭乱

接着笔者让学生自行阅读文本,在熟读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出示原文《斑羚飞渡》,联系其中所涉及片段,分别补充羚羊以及悬崖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在了解故事背景的基础上,学会借助所出示的词串复述文本主要内容。通过资料勾连,学生不仅顺利了解了斑羚的跳跃能力,相关悬崖的地理位置,还明白了羚羊能够“飞渡”的深层次原因,为接下来的深度学习做好了铺垫。另外,笔者还借助所提供的词串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概述。这里的概述,不仅是对词串的简单整合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简单回忆,还是对小说这一文体的进一步认识。这种课内外阅读勾连方式,既丰富了相关知识,为学生开展深度阅读做好储备,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同类文体的阅读提供了较好策略。

哲理性小品文的文本结构一般都是先描述现象,后抒发感想,或归纳启示。如《山谷中的谜底》这一小品文,就是这种典型模式。在具体教学中,笔者结合文体特征进行阅读勾连,有效拓展语用训练空间,即用“你还知道哪些像松树这样的人和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并用“不是……而是……”概括其主要事迹。这种随文练笔,既可以让学生明白文本的主要内容,又能让学生从中掌握文本结构,了解小品文的构文方式。这种课内外阅读勾连方式,既丰富了学习内容,为学生语用训练提供了范式,也为进一步推促深度思考、生成课堂精彩提供可能。

二、结合写作意图勾连,借助比较引导思辨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升言语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在阅读教学中,重点是引导学生关注言语表达的形式,让他们明白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样也是对言语准确赏析的追求。比如《三亚落日》这篇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像“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这一句,如果简单地让学生进行品析,他们很难从中体会到表达的妙处。对此笔者通过阅读勾连补充比喻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品析:

多媒体呈现:太阳在这个时候,成了一个大的红色的轮子落在远处的山边上,那些层层叠叠的群山,都变成了紫褐色的一抹,涂在天际线上。(丁玲《给孩子们》)

生:这个比喻句与课文里的比喻句一样,也写出了太阳的形态与颜色,既圆又红。

生:这里我感觉有点不妥,太阳其实非常美,但这里把它比作车轮子,比作大红灯笼,似乎有点俗套。

生:我不这么认为,你看后面一句,“落在远处的山边上”,如果比作车轮,更能显示太阳下山的速度很快。

生:是的,课文里比作“大红灯笼”也是一样,“悬在海与天的边缘”这一句,只有“大红灯笼”才能显得对称,富有诗意,富有情调。

……

师:通过大家刚才的讨论,老师发现你们对于比喻的理解很到位,基本上贴近文本内容及事物特点。比如课文中以及所勾连的关于太阳的比喻句,如果单独拿出来,会显得很俗套,但是放在文本里,却显得很稳妥。

对于表达技巧来说,对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很多学生都知道用得妙,用得好,但具体好在哪里,却很少能够说得清楚。阅读勾连对比,可以让学生对此产生清晰的认识。在上述案例中,笔者针对文本中的“太阳”比喻句进行有效阅读勾连,补充丁玲所写《给孩子们》中关于“太阳”的比喻句,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赏析思辨,在与文本、作者深度对话的过程中理解修辞妙用,把握作者写作意图。这种通过阅读勾连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辨的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语感的同时,也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审视态度。

三、结合情感价值勾连,借助生发渗透运用

文章是作者情感积蓄的产物,一篇优秀的文章,其情感是真挚的。在阅读教学三维目标中,已明确“情感与价值观”这一要求。但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倾向于重点语句分析,或者将其有规律的语句让学生借鉴模仿。这表面上看是对语用教学的强化,实际上却是过分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对于学生感悟文本情感是不利的。对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关注言语形式,还要透过言语表面找到内在的人文价值,做到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以便达到情感共鸣。

如《桂花雨》一课,从文体来看属于散文,其文本的中心语句则是“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已触摸到文章的灵魂,浓缩了桂花香中淡淡的乡愁。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情感酝酿到一定程度后,笔者及时阅读勾连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假如有一天你也离开家乡,你会想到什么,说些什么?请你模仿‘___还是故乡的_____’这个形式写两三句话。”这种仿写,不仅是言语表达形式的模仿,还上升到了情感的高度。自然在这种阅读勾连拓展中,学生对家乡的记忆情感也一起迸发。有的说“葡萄还是家乡的甜”,有的说“水还是家乡的清”,等等。这种仿写,不仅是一种语用训练,还是一种对家乡的感怀。

还有《第一次抱母亲》这一课,对于“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一句,其中两个“担子”用得比较巧妙。第一个“担子”是看得见的,是具体的“担子”,而后一个“担子”则是抽象的,是孕育情感的,同样也是课文中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勾连拓展《搭石》中“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一句,引导学生对“一词多义”进行理解,并及时将其学习成果运用到课内,让人看到母亲为了家庭所作出的牺牲,感受到母爱的伟大。通过这种勾连,自身学习成果的生成是入情入境的。

语文教学蕴含着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在当前重视学生阅读、重视语用训练的情况下,教师更应注重对课内外的文体特征、写作要领、乃至情感价值方面进行有效勾连。这样既能有效拓展阅读的容量,为教学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础,又能强化学生的语感,为其语用能力提升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言语文体笔者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老师,别走……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关于冬天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