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桂林新闻出版业研究述评

2018-01-24 20:24韦干鹏
文化与传播 2018年2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桂林抗战

韦干鹏

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香港等大城市的相继沦陷,大批难民纷纷内迁至重庆、桂林、昆明、兰州等大后方地区。鉴于桂林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和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许多文化人士纷纷辗转来到桂林,文化大迁徙为桂林的抗战文化事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也使得桂林的新闻出版业获得巨大的发展。

一、桂林新闻出版业史料研究述评

作为抗战时期的文化城,桂林的抗战新闻出版活动非常活跃,研究者对其新闻出版史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20世纪60年代《广西日报》开辟“桂林文化城忆旧专栏”,先后发表了一些当年在桂林工作和战斗过的文化人的回忆文章,后来由于政治因素而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报纸杂志纷纷开辟专栏,征集相关文章。目前,关于桂林抗战新闻事业史料的著作有《八桂报史文存》(张鸿慰著)、《桂系报业史》(张鸿慰主编)、《救亡日报的风雨岁月》(吴颂平编)、《国际新闻社回忆》(吴颂平编)、《喉舌之战:抗战中的新闻对垒》(王晓岚著)。关于出版史料的著作有《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史料》(龙谦、胡庆嘉编)、《抗战时期桂林文艺期刊目录索引》(杨益群、土斌等编)、《抗战时期桂林文艺期刊简介和目录汇编》(万一知、苏关鑫编)、《抗战时期桂林社会科学资料目录索引》(桂林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汇编)、《抗战时期桂林出版史料》(龙谦、胡庆嘉编著)、《广西出版史志资料》(广西新闻出版局出版志编辑室编)、《广西通志·出版志》(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编纂委员会编)。同时在《桂林抗战文化史》《桂林文化城史话》《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等抗战文化研究文集以及桂林文史资料和广西文史资料当中都有对桂林新闻出版事业的回忆和评述文章。此外,在出版通史中,桂林文化城的新闻出版事业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如,王余光教授和吴永贵教授合著的《中国出版通史》、肖东发教授主编的《中国编辑出版史》、吴永贵教授所著的《民国出版史》《中国出版史》等。以上研究对桂林的新闻出版史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展示了其总体发展情况,评述了其历史贡献。

二、桂林新闻出版业分类研究述评

桂林抗战时期新闻出版研究是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这些研究文章的内容,为了方便研究,笔者从报纸及报人研究、出版事业研究、期刊杂志研究、新闻传播活动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评述。

(一)报纸和报人研究

1.关于报纸报人的研究现状

抗战时期桂林出版的各种报刊杂志大概有300余种,以《大公报》(桂林版)、《救亡日报》(桂林版)、《扫荡报》(桂林版)、《力报》(桂林版)、《广西日报》(桂林版)等报纸最具有影响力,是研究者较为关注的研究领域。目前,对于《救亡日报》(桂林版)的研究有《<救亡日报>在广西的产业化经营及其启示》(彭白桦)、《抗战时期夏衍在桂林的办报活动研究》(曹正文)、《传播目的是服务——桂林版<救亡日报>传播过程要素分析》(刘晓慧)等40多篇文章,涵盖《救亡日报》的创办历程、办报特色、言论特点、传播要素分析、舆论宣传特点、经营管理、副刊以及主编夏衍的办报思想等,涉及报刊的各个方面。关于《大公报》(桂林版)的研究有《时局·文化·市场——从<大公报>(桂林版)出版广告看战时桂林的出版文化生态》(宋泉、宋菁)、《1941年桂林版<大公报>的新闻叙事成规探析》(戚尹军)、《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杨刚的“战地通讯”特色》(靖鸣、张雷)等10多篇文章,其中尤以靖鸣及其团队的研究最为突出,包括《大公报》的新闻专电特色、广告经营特色、言论的选题、体裁、行文及其舆论影响,以及萧乾的“国际通讯”特色、杨刚的“战地通讯”特色和彭子冈的“重庆航讯”特色,研究全面而系统。关于桂林《广西日报》的研究有《桂林<广西日报>与新桂系团结抗战的舆论空间》(佘爱春)、《<广西日报>(桂林)广告中的消费观念变迁》(陈洪波)、《民国时期广西新桂系政府机关报<广西日报> (1937年4月-1949年12月)源与流》(靖鸣)等10多篇文章,涵盖新闻报道、广告经营、广告特色、广告中消费观念的变迁、副刊编辑艺术等,研究视域较桂林的《救亡日报》和《大公报》研究要开阔一些。关于桂林《扫荡报》的研究有《桂林版<扫荡报>文艺“中国化”话语分析》(陆海娟)、《关于<扫荡报> (桂林版)对昆仑关战役报道的研究》(茅维亦、王英)、《抗战时期<扫荡报>(桂林版)战争动员议题研究》(茅维亦)、《桂林版<扫荡报>与抗战音乐文化》(王小昆)等4篇文章,分别是从“中国化”话语分析、昆仑关战役报道、战争动员议题、与抗战音乐文化关系等四个视角论述《扫荡报》的贡献和价值。关于小报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如《抗战时期桂林小报研究》(李颖)主要介绍分析了《工商新闻》、《国防周报》、《正谊》等。

2.关于报纸报人研究的反思

第一,公平评价。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史料的真实可靠性直接决定着研究的价值。虽然桂林新闻出版史料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回忆资料的可信度和评价的客观性问题。例如对于《广西日报》、《扫荡报》、《力报》等国民党系报纸和《大公报》等民营报纸的评价就褒贬不一;但对于《救亡日报》等报纸则是另外一种情况。研究者理应追本溯源,接触第一手资料,作出公允的评价。

第二,拓宽视野。关于桂林抗战时期报纸报人的研究,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大公报》《救亡日报》等大报名报上,对于国民党创办的报纸和小报则重视不够。故此,我们要拓宽视野,研究不同党派、不同性质的报刊。

第三,多做个案研究。不仅要作综合研究,还要对大报、名记者以及其他进步报纸报人进行个案研究,这样才能全面深入地展现桂林的新闻出版事业状况。

(二)出版事业研究

1.出版事业研究现状

桂林地处西南西北的交通要道,政治气候宽松,吸引了许多进步书店和出版机构在此落户。据统计,抗战前桂林的出版机构和印刷厂不足10家,而抗战后注册登记的出版机构和印刷厂达百家。基于现有研究,笔者从出版机构和出版家两个方面进行评述。关于出版机构的研究有《桂林“文化城”生活、读书和新知三家出版机构研究》(唐芬)、《开明书店出版理念与实践》(张沛)、《理想与希望之孕——文化生活出版社与现代文学》(孙晶)、《文化生活出版社对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的贡献》(孙晶)等10多篇文章。这些文章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回忆性文章,著作者大多是当年的经历者,其文章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二是具体探讨出版机构经营活动的文章,主要包括书籍的性质、经营模式、图书发行等,如《桂林“文化城”生活、读书和新知三家出版机构研究》通过介绍三家出版机构的服务宗旨、书籍性质、资金筹措、出版发行推广策略来分析其经营模式,探寻其历史贡献和意义。关于出版家的研究有《巴金在桂林出版工作考》(张宏图)、《传播文化知识的殿堂 培育青年成长的沃土——从<中学生>看叶圣陶的编辑思想》(宋应离)、《傅彬然——出版为教育服务的实践者》(李雅)等10余篇文章,主要是研究这些出版家的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

此外,还有一些文章主要从总体上研究出版活动的,如覃静的《桂林抗战时期出版物调查分析》介绍出版物的馆藏情况,有助于学者查阅相关资料;王媛的《桂林抗战书籍的封面设计》探讨书籍封面的设计原则。还有一些研究中共在出版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如《从政治地位变迁看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图书出版业》(唐咸明)、《抗战时期我党对桂林出版事业的领导》(龙谦)、《书刊作刀枪出版也抗战——抗战时期广西出版界的作为和贡献》(龙谦)、《琐忆抗战时期党领导的出版事业》(范用)、《中国共产党出版史探赜——抗战时期》(孟庆春)等。

2.对出版事业研究的反思

首先,从多学科、多视角展开研究。改变以往单一的研究角度,借用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编辑出版学等相关理论探讨图书出版发行、期刊杂志出版、书刊印刷及编辑出版群体等。

其次,多做个案研究。现有的个案研究比较窄,多关注新知、读书、生活等几家影响力大的出版机构,而像文化供应社这样的进步出版机构则很少涉足。出版家研究亦是如此。另外,个案研究也要注重多学科视角,深入挖掘,总结规律,而不是停留在对个案现象或活动的总结概括上。

(三)期刊杂志研究

1.期刊杂志研究现状抗战时期桂林期刊杂志种类繁多,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这类研究文章主要有:一是从整体上把握期刊杂志的发展历程,展示期刊发展全貌,如《<青年文艺>研究》(周金香)、《<文学创作>研究》(王俊)、《<文学创作>月刊研究》(何泳锦)、《大后方抗战文学的奇葩——<文艺杂志>研究》(苏霞)、《抗战烽火中的文艺轻骑兵——<抗战文艺>中的散文研究》(冯奕)、《抗战时期桂林<文化杂志>研究》(韦干鹏)、《论抗战时期大后方小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抗战文艺>为中心》(何瑶)、《现代性视域中的<野草>期刊》(段经文)、《杂文与散文小品并重的<野草>期刊》(张建)等。二是以某一特定视角对期刊进行专项研究,如《<戏剧春秋>月刊与抗战戏剧理论的构建》(佘爱春)、《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戏剧春秋>月刊上的戏剧文学》(佘爱春)、《<戏剧春秋>杂志与抗战戏剧运动》(佘爱春)、《路向调整与文学多元化:桂林版〈文艺生活〉中的抗战文学》(王丹)、《论“妇女回家”论争背景下新知识女性成长小说:以桂林版〈文艺生活〉月刊为例》(王丹)、《桂林抗战文化城文艺期刊与翻译的互动》(袁斌业)、《战时刊物〈青年文艺〉创作风格小论》(周金香)、《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对西方音乐的介绍与传播——以期刊〈音乐与美术〉为例》(杨柳成)等。三是对某一期刊的史料整理和分析,如《〈人世间〉随想》(凤子)、《不能忽略的历史:〈戏剧春秋〉回眸》(刘嫄媛)、《田汉同志和〈戏剧春秋〉》(杜宣)、《王鲁彦与〈文艺杂志〉》(云仙)等。

2.关于期刊杂志研究的反思

首先,拓展研究范围,调整研究视角。目前研究的期刊杂志主要有《青年文艺》《文学创作》《文艺杂志》《抗战文艺》《文化杂志》《野草》《文艺生活》《戏剧春秋》等。这些刊物仅仅是众多刊物的一小部分,多以文学创作、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为主,极少涉及美术、绘画、戏剧等,因而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另外,期刊研究的视角较为单一,有待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

其次,期刊资料匮乏。期刊研究跟史学研究一样“必须设法见到原刊或原文”,但由于抗战时期桂林沦陷后日军对桂林城的大肆焚烧和建国后的“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洗劫,目前存留的资料非常缺乏,这给研究增加了困难。

(四)新闻传播活动研究

这类研究文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抗战时期桂林的新闻事业的研究,如《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新闻生态初探》(靖鸣、徐健、方邦超)、《抗日战争时期桂林的新闻事业》(彭继良)、《抗战时期广西新闻事业概况》(彭继良)、《抗战时期桂林新闻事业发展初探(上)》(梁宏霞)、《抗战时期桂林新闻事业发展初探(下)》(梁宏霞、靖裕思)等,从中我们可以了解抗战时期桂林新闻事业的媒介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够了解到一些小报的基本情况,如《力报》(日刊)、《小春秋》(三日刊)、《星期导报》(周刊)、《时论分析》(月刊)、《少年战线》(半月刊)、《十月文萃》(旬刊)、《广西统计》(季刊)等。

二是关于具体传播活动或行为的研究,如《传播学视角下的桂林抗战文化史料英译研究》(黄晓林)、《抗战时期桂林媒介的“把关”行为研究》(龙远)、《抗战时期桂林新闻教育述评》(黄品良)、《浅论抗日战争时期桂林的新闻活动》(陈浩)等。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了解抗战时期桂林的新闻媒介与新闻人生存的特殊环境及其新闻传播活动。

三是关于桂林抗战时期新闻史研究方法的研究,如《关于桂林抗战新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靖鸣、徐健、方邦超)和《桂林抗战时期新闻史研究扫描与前瞻》(靖鸣、方邦超、徐健),从这两篇文章我们既可以了解2008年之前桂林抗战时期新闻史研究的五大领域,如新闻传播活动的时代背景、主要新闻刊物及其传播特色、名人报人的新闻活动、新闻史史料的整理与成果和新闻史的影响力,又可以知道今后研究的四大方向,即正本清源,更新观念;拓宽研究视野,调整研究的角度;深度研究,深度挖掘;与时俱进,以史鉴今。

综合以上可知,对于桂林抗战时期新闻事业的研究既要抓整体,使人能够了解当时新闻传播业的全貌,又要抓住典型个案,这样才能更深入解析媒介组织在抗战语境下的媒介行为,进而挖掘更深层的内涵。

三、抗战时期桂林新闻出版业研究的建议

进入二十一世纪,近现代新闻出版研究成为热潮,学者们对出版史的学术研究逐步深入,并尝试以多学科、多种方法研究出版史。在近现代出版人物、出版机构、期刊研究成为热潮的背景下,桂林抗战时期新闻出版业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1.加强出版史研究。“地方出版史,尤其是影响全局性的历史上的出版中心或里程碑式的出版大事是整个出版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对地方出版史和重大出版史事的个案研究。”①徐学林.再次呼吁要重视出版史研究[J].编辑之友,2001(01):17.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研究目前在中国出版史研究领域还很薄弱,有待加强。

2.更新研究方法。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抗战时期桂林新闻出版业的研究,如,借鉴西方书籍史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引入阅读史研究,弥补我国出版史研究长期忽略书籍在读者领域研究的不足;借鉴年鉴学派整体史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从社会史、文化史等跨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等等。

3.将个案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的繁荣得益于各项文化事业的充分发展和文化人的艰苦努力,要完整地展示这一时期新闻出版业的全貌,就要对出版机构、印刷机构、出版家、书籍、期刊等做个案研究、重点分析,在此基础上才能完整呈现抗战时期桂林新闻出版业的全景。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桂林抗战
桂林行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乐!乘动车,看桂林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桂林:击浪现代理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