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问题与路径: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2018-01-24 20:24李辰洋魏俊琰
文化与传播 2018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李辰洋 魏俊琰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与不懈追求。现代化进程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包括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在内的全方位的社会变迁。其中的“文化现代化”是中国全面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指引。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改革开放将近40年的不懈奋斗,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引领中国共产党一直勇往无前,不断奋力开创中国美好未来的思想基础和人文底蕴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华文化的自救与重构依然在继续,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需要更好的理论指导,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引领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之路。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涵义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生发于古代西方社会,在十八世纪末期才传入我国。这一时期,对于“文化”的解释主要有文明开化、重心重德等意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文化包括了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具有物质形态的产品和以精神、意识形态存在的产品。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文化主要指精神产品,以诗词、文章、艺术、摄影及其它所有体现人类意志的方式为呈现形式。”①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3:409.在众多的文化研究之中,最能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应属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文化”的解读与阐释。他们认为:“文化的内涵千变万化,但总有其本质不会改变,并且与人的意识活动、生命活动成为统一的整体。”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认识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将文化看作社会实践的精神产物。文化指导了人的实践,人的实践活动不断开展和进步又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由此可以理解,实践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化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变迁,文化又以一种精神和思想的形式指导人类实践的进行,两者相伴而生,相互促进。

20世纪20年代末的新文化运动,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各学者、各流派众说纷纭,大概分为“历史说”、“整体说”与“遗留说”三种类型。其中“整体说”学界最为认同。它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特点,代表了中国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是三个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的整体呈现,是整合了各种知识形态、艺术价值的总和,是这一时期精神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一个紧密结合、逻辑严整的有机体。”①张翼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于冲突一兼评陈立夫回忆录中的一个观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存在的社会观念、价值认同和知识结构的总体,这种存在的总体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也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从过去到现在以至未来都无法舍弃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理解为从中国原始氏族社会开始的,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中国社会的自我选择而保留下来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有机统一体。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化”一词大约出现在18世纪70年代的欧美;②路日亮.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1.在中国,则出现于20世纪初。由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最先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脚步,从而开始了中国的“西化”之路,洋务运动也被学界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开端。许多学者对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做出了自己的阐释,其中罗荣渠教授的定义较为具有普遍意义。他认为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别。广义而言,现代化是发端于英国工业革命,从此大工业逐步代替传统手工业,并因其工业的飞速发展而迅速导致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一系列转变过程;狭义的现代化就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涌现,并快速应用到各行各业,落后国家通过技术革新带动广泛的社会变革,从而逐步走上先进工业国的发展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并非用传统文化的思想、观点、内涵以及范畴来解释现代社会,更不是用现代思想内涵去注解传统文化,也不是用西方文化去割裂和肢解传统文化,而是要站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水平上,运用扬弃的思想去吸收传统文化中对现代社会有用的优秀精华,创造出能为现实服务的东西。”③路日亮.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407.从以上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解读中可以理解,现代化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传统文化现代化具有自身的特定内涵,其重点在于对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历史脉络的延续。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并不是要抛弃不合时宜的文化现象,而是要根据中国的发展,将传统文化的精华继续发扬,并加入与时代和实践相符合的新内容,赋予其新的精神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要性

(一)保证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性的需要

“文化认同”是认识主体对于本民族、本地区特有文化的一种“认可”、“赞成”或者“认同”的态度。同时,加强文化认同,一方面可以使认识主体更好的融入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对于文化本身的丰富完善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时至今日,不少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依然是批判的态度,只看到传统文化的封建、愚昧、落后的一面,而对传统文化当中的仁、义、礼等积极方面视而不见,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偏见”已经危害到国人的民族文化认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要一环,文化认同是对本民族文化基因、文化理念和文化精神的传承,加强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保持中华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价值,以此来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塑造力,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存在性越来越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题中应有之义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对于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精神指引。马克思主义指引作用的发挥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具有中国内涵和中国文化精髓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所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也将“以人为本”作为其文化的精神要义,注重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相结合,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发扬。强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与实践的具体性,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遵循。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加快发展、迈步世界强国的根本保证。文化的进步是国家精神面貌和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保证,文化的现代化可以体现当代中国的良好形象,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实现文化现代化是国家和民族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实力的有力证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体现,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发展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程度越高,我国就越能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优势。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事业的发展都需要思想文化的指导。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脉相承。

三、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现代化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各方面取得了许多让世人惊叹的科技文化成就。然而,面对全球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先进的工业文明逐步取代落后的农业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在追赶时代大潮的进程中逐渐落伍。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文化,提倡“民贵君轻”、“修身为本”的政治文化以及主张“中庸平衡,克己忍让”的礼仪文化等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缺乏创新,过于保守。在现代化的大潮中,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因势而变,顺势而为,在创造性转化以及创新性发展方面步伐缓慢,创新创造能力不足。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方面主要以 “人治”、“无为而治”等为核心,这些思想多主张发挥“人”的作用,顺应时势,强调“无为”而治天下。这些思想在如今激烈的世竞争中显得“不堪一击”,国家的强制力无法发挥作用,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在批判的继承基础上应着眼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赋予自身新的文化涵义。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缺乏“科学”与“理性”的推动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历代统治者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根本不用与外国互通有无,直到近代中国与外国少有互通,成为阻碍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随着西方科技革命的兴起,先进的科学思想在中国无法得到传播,中国与世界的距离逐渐拉大,错失了与世界各国一同发展进步的机遇。同时,中国封建统治者愚昧落后,传统文化的精髓早已被弃置,其“重农抑商”的小农思想却日益盛行,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和思维方式,加之中国的封建宗法制度以及“迷信”思想存在,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依然强大。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及对国人思想意识的专制,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思想文化逐步走向融合、交汇之初便被戛然切断,加之缺乏科学思想的推动,使得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后劲不足,发展难度加大。

(三)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功利性倾向严重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总会受到国际、国内众多思想观念的影响,各种观念的交叉渗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其中,功利性倾向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今,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影响下,某些传统文化被赋予很强的经济意义。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指向已不复存在,成为追求经济发展的“牺牲品”。流传于各地的传统故事、文物古迹、历史遗留等被太多的功利性所包围,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传统历史人文精神的传承被经济发展所取代。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并不是文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也不是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商业价值开发等等。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升级的今天,文化被“功利”绑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四、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一)加快传统文化自身的创新创造进程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至变革的过程,永无止境。”①路日亮.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426.封闭、僵化地对待文化是行不通的。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有统治地位,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带有强烈的时代性与传承性,也更需要注入新鲜“血液”。时至今日,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传统文化“固守本原”,不仅不利于自身的传播,也阻碍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对传统文化本身的发展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都产生了阻碍作用。“传统文化应该充分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现实,广泛的批判和继承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成果,进行自身文化的融合与再创造。”②敏泽.综合创造论与我国文化与美学及文论的未来走向问题[J].文艺研究,1999,(3).中国传统文化在保持自身独有性的前提下,应积极参与世界文化创造进程,提出自己的发展之路,剔除其中的非科学、非理性文化,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意蕴等等,打造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创新环境。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传统文化的再塑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理论指导,在中国改革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学习西方、抵御外辱的历史时期,先进的中国人将西方的政治与文化引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使中国传统文化一度陷入“无用”的尴尬境地。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摆脱了这一文化困境。③黄凯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挖掘了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促进传统文化展现新特质。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发扬光大,为中国主流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自在到自为的发展阶段④黄凯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互动融合[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8).。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为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和丰富完善起到了促进作用。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与“方法”有机结合,就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具体说来,就是要将中国“和合文化”、“孝悌文化”、“礼仪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

(三)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快传统文化传播力

首先,运用新媒体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加以提炼升华,开拓新的传播场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而不同”的文化思想,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实现和平发展的愿景提供了现实的深刻启示;①曹雪彦.新媒体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3).“家国情怀”的深刻展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心聚力提供了心理支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全面深化改革,建成小康社会等输入了前进的动力。通过打造微信公众号、创建微博互动话题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社会的现实发展相联系,使传统文化以崭新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其次,拓展传统文化的呈现方法,利用新媒体打造立体传播平台,赋予传统文化的现代新形象。新媒体不同于传统电视等媒体之处就在于其可以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不同的内容。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使用新媒体,打造多类型的传播平台,可以更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包装、整合,以现代化的方式展现。通过动画、公益广告、传统文化贴吧、视频演绎、文化互动APP等形式,提高传统文化的可读性、可感性、可视性,并从中扩展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与社会主义建设相联系,挖掘传统文化历史根源,加强现代新媒体传播力度,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建设立体平台网络,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真正推向新时代。

猜你喜欢
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