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治国理政新境界

2018-01-24 19:08
山西青年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主席中华

白 璐

(鞍山市委党校,辽宁 鞍山 114000)

从炎黄时期到二十一世纪,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展现它的风采。无论是商周的青铜时代、春秋的百家争鸣还是大唐盛世,都是中华文化独具魅力的表现。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度大大降低,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得势在必行,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阶段的人们生活在多元文化互相交融的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物质生活的发展,而慢节奏的生活与“过时”的传统文化渐渐被人们遗忘,因此对于传统文化还能起多大的价值,人们心中是有很多疑问的。

与物质生活相比,传统文化的价值是无形的,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积累、沉淀。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无论是传统习俗,还是传统文艺等,都对我们的行为、语言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传统的。习近平主席在诸多谈话中曾指出中华文化的价值,在主席看来,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而作为时代接班人的我们也可以继续传统文化的辉煌,让传承文化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责任。除此之外,在诸多外交场合中,习近平主席多次引用了我国的历史名言。例如,习近平主席出访美国期间,在同美国国务卿的谈话中就曾引用了《赵氏孤儿》中的话,进一步加强中美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在此看来,这种引用不仅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反映出国家对于传承文化的重视。唯有传承传统文化,不断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使中华民族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守中华民族的根源,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条件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至今,习近平主席在治国理政中曾多次强调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这一思想也成为新时代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之一,引导着人们不断探索国家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始终保持着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宗旨意识、组织原则等方面始终处于先进地位,同样,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也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传统文化带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极大地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作用。而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不断结合,我国的发展变得更加稳步、持久。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根基

在新时期,习近平主席针对我国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把它作为“外来产品”,认为中华民族把世界文明的先进成分全部吸收、接纳。而这种思想其实是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曲解。我们提到的包容性,并不是全盘接收西方外来文化,而是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部分,将之与中华文化相结合。因此,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部分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仅仅起辅助作用。由此观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源所在,是十三亿中国人的精神所在,也是我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在五千年的时代更替中,中国的社会制度不断改革创新,这些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在西汉时期我国实行“外儒内法、辅之以道”的治国策略,而在二十一世纪,法治成了国家治理的关键。在这种现实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把法治当作国家治理的全部准则,而忽视了德治的作用。习近平主席曾经提到过,法律和道德二者是互补的存在,法律中包含道德,而道德中也有法律的身影。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这个大的群体中存在着腐败的问题,而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习近平主席的多次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认为,要把我国从古至今的反腐倡廉历史进行透彻的研究,找出其中的共通性,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从这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其先进性,为人们自身的发展提供准则。

四、结论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国家整体实力的显现。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见证,展示了我国国力的强大。从封建王朝到如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它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前进,在不断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样,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改造,它也不断被应用到我国的治国理政中。无论是大国外交中国与国之间的博弈,还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都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为亿万中国人的一份子,我们要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主席中华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主席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