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2.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部林务局南方实验站,北卡罗来纳州罗利 27616)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同时,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高等林业院校作为我国培养生态文明建设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在创新教育方面的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对我国高等林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英国Quancquarelli Symonds组织(以下简称“QS组织”)2017年发布的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排名中,美国有10所高校进入世界排名前20名,而且世界排名靠前的大学有85%来自美国。同时,在科技创新方面,世界上70%的专利出自美国[1];尤其是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科研成果大多来自美国。此外,美国共诞生了279名诺贝尔获奖者,位居世界首位。而良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宽松的人才培养环境是美国教育和科技领先于世界的关键所在。
在美国,创新教育理念形成较早,最早可追溯于经济学领域,后拓展到管理学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将创新教育列入教育长远战略规划,从而使创新教育不仅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且贯穿于从儿童期到大学阶段的个体成长的大部分过程。美国促进科学协会于1985年制定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旨在帮助美国儿童学会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和创造;于1989年出台了《2061计划》,将创新教育纳入教育改革体系,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体制、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造就新一代高素质国民的发展目标。美国于1991年颁布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改革;后又通过了《美国竞争法》,从法律层面加强了对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的保障。此外,1993年,美国举办的21世纪大学模式研讨会提出,将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1998年,出台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报告提出,打破学科界限是本科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总之,近几十年来,美国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支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创新教育深深植根于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2],形成了兴趣为先、鼓励创新、主导诚信、崇尚个性的创新教育理念。
美国高校的创新教育始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教学理念能迅速适应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并及时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学计划调整。第一,专业划分较为细致,使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喜欢的专业,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求知的欲望在学习中得到激发。第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上,注重将创新理念融入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并强调个性的发展[3]。第三,所确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标准更加具体明确,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例如,普林斯顿大学在本科生培养目标的12项标准中,对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作了详细的规定[1]。第四,将创新教育的切入点定位在更新教学大纲和教材上,切实把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第五,普遍开设了专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程,以加强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4]。例如,开设了创新方法研究、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实践指导等方面的课程。第六,采取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和诱导,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实践和领悟,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我国高校“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不同,美国高校普遍采取“严进严出”的培养模式[5],通过选拔关口前移、严格大学培养过程等,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我国单纯以应试成绩作为入学考核指标、“一考定终生”的招生方式不同,美国高校的招生通常由大学自主决定,而各高校都特别重视生源的创新潜质,构建了以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化入学评价体系。
美国大学的入学评价内容包括5个部分:一是美国大学理事会委托教育测试服务中心定期举办的学术评估考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AT考试)成绩。SAT考试在全美统一进行,每年举办7次,重点测度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推理技能以及写作技能[6]。二是报考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分成绩。三是报考学生提交的申请论文。四是报考学生所在高中任课教师撰写的推荐信。五是高校组织的入学面试成绩等。
美国高校通过将选拔关口前移,对报考生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严格把控招生质量,从而为大学的创新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管理较严,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淘汰率达到30%,优胜劣汰已成为美国大学教育的普遍规律[7]。这不仅使学生进入大学后必须努力学习才能拿到含金量高的学位和文凭,而且淘汰制对学生造成的巨大压力也有利于激励学生不断创新。
1.以全面发展为导向,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与我国高校由院系主导组织教学、不断强化专业教育不同,美国高校是由学校主导组织教学,教学管理普遍采取学分制,且更加强调“宽基础、宽专业”。美国的大学教育通常由前2年的“体现广度”的通识性教育与后2年的“体现深度”的专业性教育组成,通识课程、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基本各占1/3[5]。其中,通识教育涉及的知识面较宽,不仅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基础科学,而且还设置了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需求的写作、音乐、艺术、语言、体育等方面的课程。例如,哈佛大学设置了文化、逻辑、修辞、几何、天文、数学、音乐、语文、人文、社会、自然等方面的通识教育课程。通过通识教育,学生的视野得到极大的开阔,分析、思考、沟通、判断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升。
2.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灵活的课堂教学
美国高校开展的创新教育强调教育是一个观察、发现、思考、辩论、体验和领悟的过程,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寻找资料、得出结论的技巧和知识,从而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因此,与我国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教学不同,美国高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通过课堂上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学习。例如,美国大学采取的“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团队讨论和小组学习等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为了能够在课堂上提出有价值和深度的问题以及与教师和同学展开深入的讨论,往往需要在课下阅读大量的文献并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学术和科研水平,因为教师为了避免在课堂上被学生“问住”,也需要在课前进行广泛且深入的资料阅读。
3.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视实践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美国高校对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也极为重视,通过不断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为学生能够及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而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不仅使美国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大学教育阶段就实现了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早期对接[8],而且极大地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企业的发展,如美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其与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有着紧密的关系。
1.重视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
美国高校通过常年大量开设专家讲座以及开展研讨座谈等多种形式,不仅培育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为科研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例如,美国高校通常会设置大量的前沿课程,重点介绍各个学科专业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以及急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再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美国高校的很多教师会每周以系为单位举办Seminar,通过作有关学科专业前沿领域的学术报告,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不同学科专业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鼓励、引导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最新学术进展。这样,既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在内容和方式方法方面存在的死板、僵化问题,又可以以最新的、与实际相结合的科研动向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2.为学生提供各种科研工作锻炼机会
美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显著特点是从本科生开始就注重科研锻炼[9]。美国一些著名大学通过实施本科科研计划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以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高校承担了全美44%的科研项目,且研究成果的社会回报率达到28%。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最早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大学之一,通过设置“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独立活动期计划”和“新生研究指导计划”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科研锻炼机会,从而培养了大批具备较强科研素养的优秀毕业生。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生从一入学就可以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还可以自行设计研究课题并聘请教师给予指导,所以大约有80%的学生在大学4年中至少参加过一项科研项目。
3.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创新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内容和理念融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并将其作为评估学校经济价值的重要杠杆[10]。尤其是美国通过建设完善的教育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支持和保护高等院校的创新教育,从而很好地推进了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11]。很多美国高校不仅注重以各种方式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而且注重开发创新教育课程和项目,在各相关专业领域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创业课程和项目,例如在不同的学科设置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相关的专业和职业证书培训项目等,从而使学生对创新创业有更全面的认识,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创造更多的机会。
在世界范围内,21世纪是公认的创新教育时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将高校创新教育体系建设放在教育改革的首位。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以提升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能力。高等林业院校作为我国培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创新教育理念陈旧、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缺位、教师创新团队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应积极借鉴美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熟经验,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方向为导向,在创新教育理念更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营造、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等领域加大推进改革的力度。
创新能力具有复杂的能力结构,其中创造性人格和创新型思维处于最高层次,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表征。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应根据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导向,尽快建立林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从注重创新成果向注重培养创造性人格和创新型思维转变,这也是高等林业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7]。创新性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个性,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个性化培养[5]。因此,高等林业院校应充分借鉴美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树立起尊重个性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
第一,高等林业院校要处理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社会性发展与“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化培育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应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确保所培养的创新型专业人才能够满足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力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此外,高等林业院校要注重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尽量避免沦落为职业化人才的加工厂。
第二,高等林业院校要积极推动“严进宽出”培养模式向“严进严出”培养模式的转变,规范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实行严格的淘汰和退出机制,从而为个性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第三,高等林业院校要加快“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创新步伐,为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很多高等林业院校都已经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但是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本科生导师往往只负责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设计,缺乏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培养和指导。因此,高等林业院校应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明确本科生导师既要负责制订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计划,全过程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又要注重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发挥其特长,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第四,高等林业院校要加强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将学分制与选课制相结合。个性化培养成功与否与学生是否具备广阔的知识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应不断丰富通识教育课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经济管理学科等多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林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然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高等林业院校普遍又都面临着专业细分严重、课程设置保守、学生知识面窄和动手能力差等问题。这导致高等林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难以满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5]。特别是高等林业院校的很多学科专业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传统的以课堂“灌输式”教学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要求。
而实践是创新之源,美国高校普遍重视实践教学的做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而且很好地支撑了美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美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学科研的支撑。因此,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应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进行积极探索,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从而培养出更多的能够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第一,高等林业院校要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破除大学与企业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搭建数量充足、类型多样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和锻炼技能的机会,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二,高等林业院校要加快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不仅要提高实践课程的比重,而且要打通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高等林业院校要以完善导师制为“抓手”,不断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机制。例如,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聘请生产一线的专家作为本科生的课外实践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实践指导。
第四,高等林业院校要转变传统的以科研指标为主构建教师考核指标体系的理念,逐步提高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在职称评审、教师日常工作考核等方面的比重。
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培养环境。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林业院校都非常重视创新教育,并搭建了大量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创新教育正逐渐成为办学方向。但是,从整体上看,高等林业院校开展的创新教育仍处在探索阶段,面临着学术氛围淡薄、学习环境封闭、教学环境落后和科研锻炼机会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等林业院校应积极营造开放宽松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第一,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美国高校通过加强学科专业前沿领域课程建设以及开设专家讲座等,极大地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提升了科研兴趣。借鉴这一经验,高等林业院校应通过开设学科专业前沿领域课程、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设讲座、定期举办学术论坛或沙龙、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激发创新动力。
第二,要培育宽松的学习环境。高等林业院校要把重点放在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探究式教育上,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逐步掌握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到查阅资料并最终得出结论的学习技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要构建完善的教学系统。高等林业院校要借鉴美国高校教学软硬件建设的经验,加强教育信息网、资料库和图书馆建设,集计算机、网络、各种信息平台为一体,形成集成化的教学系统;同时,注重提高多媒体学习系统、资料库、演示环境、辅助学习工具、师生交互环境等的先进性,着力打造高端、先进、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以促进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更好地实施[7]。
第四,要提供多样化的科研锻炼机会。由于我国高等林业院校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渠道较为单一,所以高等林业院校在科研经费使用上尤应做到“开源节流”。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好国家资源,并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要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已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经费来源基础上,进一步开拓科研经费来源渠道,针对学生的科研建立“课外学术科技基金”等,为学生的科研锻炼提供经费支持,以培育和增强学生的创新动力。
高校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充满活力的教师创新团队给予保障和支撑。因此,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应借鉴美国高校大力从国内外引进领军人才的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引”“育”结合加强教师创新团队的建设。
第一,要摆脱传统观念对人才引进的束缚。高等林业院校应结合国家“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做足“引”的文章,加大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是要加快引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内外林业前沿领域研究的创新型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同时,积极调整人才引进的相关政策,在工资待遇、住房保障、科研条件、户口和编制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为引进人才的发展和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二,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要重视现有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对校内中青年骨干教师加强培育,通过实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等,在职称评定、经费支持、团队搭建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政策。
第三,要优化教师创新团队的结构,形成创新合力。优秀的教师创新团队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林业专业人才的基础。与美国高校的由小梯队、小组等组成无数个动态创新团队的构建模式相比,我国高等林业院校教师创新团队的构建模式基本分为2类:一类是由大团队、大梯队构成科研团队。这种团队模式往往导致传承有余而创新不足。另一类是以单个教授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构成动态协作的科研小组。这种团队模式成员结构单一,造成创新难度较大。因此,我国高等林业院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既要大力组建结构合理的科研大团队,又要注重培育若干灵活组合的创新型科研小组;同时,注重促进两者之间的取长补短,实现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