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音乐美学思想中的“所以声”

2018-01-24 17:22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文子五音礼乐

《文子》的作者文子,相传为老子学生,但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文子》是伪书。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汉墓出土竹简中,有《文子》残篇*参见赵雅丽:《〈文子〉思想及竹简〈文子〉复原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计简片277枚,2796字。其中有1000余字同今本《文子》“道德”篇内容相合,另有少量文字与今本“道原”、“精诚”、“微明”、“自然”篇中的内容相似,余者皆为今本所无。*参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文物》1981年第8期;《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释文》及《校勘记》,《文物》1995年第12期。虽然学界对该书的认识仍有不少分歧,如作者是谁,成书于何时,简本与今本的关系如何,今本与《淮南子》的关系如何等,看法仍不一致。但在西汉前期即有《文子》一书存在,已确定无疑。从竹简《文子》可知,今本《文子》有“老子曰”的,简本均作“文子曰”;今本中“文子问”而“老子答”的,简本中均作“平王问”而“文子答”。所以,不管简本和今本《文子》具体成书于何时,基本上可以把《文子》看成介于老子和庄子之间、或老庄之后道家人物的思想表达。

《文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较为丰富,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道家对音乐论述的不足。但是,由于受到“伪书”说等因素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目前正面研究《文子》音乐美学思想的成果仅见两种,一是罗艺峰教授《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罗艺峰:《中国音乐思想史五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第270-293页。第五讲第二节专门论述《文子》的音乐思想,涉及道与乐的关系、乐的养生功能、听乐的三种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是其研究生蒋晶的硕士论文《〈文子〉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蒋晶:《〈文子〉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阐述了《文子》中道与器、音与意、天与人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关于时变、教化等思想,并提出中国“听”的哲学问题。本文拟对《文子》中一个具体命题——“所以声”*“所以声”不是《文子》中的原话,而是笔者根据其“故弦,悲之具也,非所以为悲”、“规矩勾绳,巧之具也,而非所以为巧也”、“法制礼乐者,治之具也,非所以为治也”等相似命题推衍出来的。作一考察,并借此侧显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深层义理。

一、对“声”与“所以声”的区分

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最为直观的形态就是有组织的音响。那么,这些音响是谁将它们组织起来,又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对于这个问题,《文子》首先将其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现象的层面,即我们感觉所能够感知到的音响形态;一是决定并支配这个音响的动力层面,也就是音响形式所承载的内容与意义。这两个层面的区分,道家是以“然”与“所以然”的思路展开的。

对音乐进行“然与所以然”的区分,主要在第八章“自然”篇中,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若夫规矩勾绳,巧之具也,而非所以为巧也。故无弦虽师文不能成其曲,徒弦则不能独悲。故弦,悲之具也,非所以为悲也。至于神和,游于心手之间,放意写神,论变而形于弦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于父,此不传之道也。故萧瑟*“萧瑟”原为“肃”,注者均疑有误。比照下文之“寂寞”,此处应是“萧瑟”,查《淮南子》相关段落,果是,故改。者,形之君也;而寂寞者,音之主也。”(《文子·自然》)*本文所引《文子》,均出自王利器:《文子疏义》,中华书局2000年版,且只随文标其章名,不再另行出注。这段文字有几层意思。其一,它将音乐划分为“声”与“所以声”两个层面。它先以木工使用规矩画线为例,说明直尺、圆规、墨绳等,是木工画线成形的工具,但不是画线成形本身,不是所以成线、所以成形的原因。所以成线、成形的原因在其画线和成形的背后,那就是画线成形者的思想和意图,即所谓“所以巧”。音乐也如此。弹琴没有弦出不了音,成不了曲,但只有弦而没有妙手弹奏,也无法成曲以感人,即“悲”*古代乐论中,“悲”往往不是指日常语汇中的悲伤、悲哀等情感,而是指音乐能够感人的感染力。。琴弦确实是感人的手段和器具,但不是感人的真正原因。它是“感”,但并非“所以感”;是“悲”,并非“所以悲”。这说明,一个完整的音乐现象,是由感人之“声”和“所以声”两个层面构成的,缺一不可。其二,在这两个层面中,“所以声”或“所以感”是成声、感人的原因所在,在音乐过程中起着决定和主导的作用。这里的“萧瑟”和“寂寞”都是指创作者用于音乐之中的情感状态,有此情感去驱动声音,声音才会有内容,有张力,才会感人。所以它才说,“所以声”是“形之君”,是“音之主”。其三,“声”与“所以声”这两个层面的完美配合,是所有优秀音乐的标志。这种完美的配合需要精神的高度和谐,在心与手之间要配合默契,使自己的精神、意念、情感充分活跃,再由它支配音乐的进行,并实现在变化万千又井然有序的曲调之中。这是音乐创造的“道”之所在。其四,音乐创造的这个“道”是不可传递的:“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于父”。音乐的技巧即“声”是可以传授的,因为它是有形、有规律的,所以可以用语言表达,也可以依形而模仿的。而“所以声”,即支配音响的精神、个性、情感、思想、意志等则是无形的,也无规律可循,因而是不可言说、不可模仿,因而是不可传递的。而要以“所以声”来完美地控制和支配“声”,并完满地实现在“声”中,则更是只能靠乐人自己的一心妙用,全无秘诀可言。

“声”与“所以声”的区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同目前通行的形式与内容的区分似乎相似,实则有别。一是其“所以声”不仅包含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还包含乐人在创造过程中的动机、情境、思想等等尚未表现到作品中去的种种主观的因素,其范围要比“内容”广得多。二是被区分的两个层面关系更明确。形式、内容之分只表示两者互相依赖,内容是形式的内容,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声”与“所以声”的区分则明确后者对前者的制约性和支配性,两者是主从关系。

文子对音乐两个层面的这种区分,是同道家对“然”与“所以然”的重视分不开的。看到一个现象,即努力要探究其背后的“所以然”,是道家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例如庄子就明确提出这个问题,并加以清晰的界定。《庄子·天运》讲了这样一件事:“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严灵峰谓春秋时只有十二诸侯国,孔子所历仅六国,所见诸侯只齐景公、鲁定公、鲁哀公三人,疑“七”乃“已”之误,可参考。然庄子所述,仅为寓言,似也不必较真。,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庄子·天运》)*本文所引《庄子》,均出自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且只随文标其章名,不再另行出注。孔子研读六经多年,熟知其中内容,以之游说诸侯,却无一人采纳。他以此问题请教老子。老子即以“迹”和“履”的关系作比,说明其中道理:六经均为古人所作,即使他们有十分高明的思想,也不一定被记录在六经之中,因为六经只是古人思想之“迹”,“迹”非“履”,故而六经也不可能就是古人的真实的思想。以“迹”为“履”是错误的,同样,以六经为古人高明的思想,也同样是错误的。特别是,庄子在这里还阐述了这样的思想:六经作者写作其书,是针对自己所遇到的事和问题而发的,现在时代变了,地点变了,所针对的事和情境也不一样,以前所写,如何合用?并以动物生育为例,白鶂以双目对视而受孕生殖(“风化”),昆虫以风为媒受孕生殖,而另一叫类的动物,则自为雌雄而受孕生殖。三者各有其性,亦各有其道,如何相易。只有顺随各自的道行事,才能取得成功。孔子苦思了三个月,终于想通了。他发现自己很久没与造化为友,所以也就无法化人。这个“造化”,就是自然,就是“道”。

音乐上的“声”与“所以声”和哲学上的“迹”与“所以迹”,都来自道家思维上的“然”与“所以然”的运思模式,来自他们探究问题时寻根究源的思想张力。

二、“所以声”的特点

前面说过,“所以声”不仅仅指音乐音响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内容,还包括这些思想情感内容得以产生的背后的东西,是一个内涵更为丰富、更为复杂、也更加微妙的东西。这个被称之为“所以声”的东西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与“声”不同的“所以声”是母体,是创造者,有派生功能。《文子》曰:“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故有生于无,实生于虚。音之数不过五,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数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音者,宫立而五音形矣。”(《文子·道原》)在道家那里,有生于无,无为有之母。老子曾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1章)*本文所引《老子》,均出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且只随文标其章名,不再另行出注。故文子也说,有形生于无形,五味生于无味,五色生于无色,同样,五音也生于无声。音的数量是有限的,基本的只有五声,但是,它们所形成的音乐却是无限的。就好像不可胜尝的“五味之变”来自“无味”,“不可胜观”的“五色”来自“无色”一样,“不可胜听”的“五音之变”也来自“无声”。具有无限可能的“五音之变”,其操控者绝不是“五音”本身,而是五音之外的因素,即“所以声”。其实,“所以声”这个词本身就说明它的创生性。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是有动机,有目的的,就是说,都是特定动机和目的的产物。五味来自人对味的追求,五色来自人对色的追求,五音也来自人对声的追求。人的这类追求,就是“所以味”、“所以色”、“所以声”,它们就是“五味、五色、五音”的创造者。

其次,支配“声”的“所以声”不同于“声”,“声”是有声,而它是“无声”。《文子》说:“瑟不鸣,而二十五弦各以其声应;轴不运于己,而三十辐各以其力旋。弦有缓急,然后能成曲;车有劳佚,然后能致远。使有声者,乃无声也;使有转者,乃无转也。”(《文子·微明》)这是以瑟为例,说明统率声者,一定是非声。瑟有二十五弦,就其弦而言,它并不能够发声,只有将其张于瑟身,它才会有声。而瑟体本不能发声,是无声。所以说,非声才能够使其发声,非声是为“声”之本。庄子也曾以瑟为喻讲过这个道理,但他是从弦与弦的相应来说明的。他借鲁遽之口说:“于是乎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庄子·徐无鬼》)“废”即“放置”。两个房间各放一张定弦相同的瑟,如果弹这张瑟的某弦,则另一瑟与之相应的弦也随之发声。他说,这不奇怪,同类相感而已。庄子说:“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庄子·渔父》)如果改调其中一瑟的某弦,使之与另一瑟的二十五弦皆不相同,即“与五音无当”,那么,弹拨此弦,另一张瑟的二十五弦皆鸣。为什么,因为它能够超越于那二十五弦,能超越它们,才能够统率它们,成为“音之君”。车轮上的轴与辐亦如此。车轮上的辐不停地转动,但车轮的轴是不动的。正是这不动的轴支配着三十辐的转动,才能够使车行走致远。所以,他最后总结说:“使有声者,乃无声也;使有转者,乃无转者也。”那么,统率“声”的“所以声”,也只能是“无声”也。试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因为在音乐中,支配、统率音响进行的是什么?是思想,是情感,是动机,是意志,是欲望,等等,而这些确实都是无声的。

再次,此无声的“所以声”虽操控着声,支配着声,创造着声,但却不轻易显露自己,只是在不得已之时方才显露,只是在各种条件均已具备时方才起应。文子说:“鼓不藏声,故能有声;镜不没形,故能有形;金石有声,不动不鸣;管箫有音,不吹无声。是以圣人内藏,不为物唱,事来而制,物至而应。”(《文子·上德》)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是,鼓虽不能自鸣,但它有发声的潜质;镜虽不能自鉴其物,但是一定有鉴物的潜能。换一块土砖,一片木板,就既不能鸣,也不能鉴物。“所以声”只有面对金石、管箫、钟鼓类器物时,才能使其发声。其二是,“所以声”虽然能够统率、支配声,但并不随意人为起事,即所谓“不为物唱”。“唱”即率领、带头。体现的也是无为而治的精神。只有等条件具备,时机来临,它才会应物而动。既然动起来了,它也一定能够很好地履行其统率、支配、控制的功能(“事来而制”),使管箫谐响,金石齐鸣,保证其“声”的有序进行。

“所以声”的这三个方面的特点,揭示了音乐活动中艺术家在其准备和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意识状况,它符合音乐创作的精神特点,是我国早期哲学对音乐美学所作出的理论贡献。

三、由“声”而至“所以声”

既然“所以声”是“声”的根本和灵魂,那么,在欣赏音乐时,就一定要接触到“所以声”,进入“所以为声”的道理之中。这也是《文子》所着意强调的思想,他写道:“譬犹师旷之调五音也,所推移上下,无常尺寸以度,而靡不中者。故通于乐之情者能作音,有本主于中,而知规矩钩绳之所用者能治人。故先王之制,末世之事,善即著之。故圣人制礼乐者,而不制于礼乐;制物者,不制于物;制法者,不制于法。故曰:‘道可道,非常道’也。”(《文子·上礼》)这段话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是说,在看上去杂乱无章、变化不定的表象背后,存在着规则和定数。如师旷调五音,琴上没有尺寸,不见刻度,而他能够熟练地“推移上下”,很快把音调好。这是因为他“通于乐之情”,“有本主于中”,虽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却在冥冥中支配着五音的协调。五音就是“声”,而“乐之情”和“主于中”的“本”,则就是“所以声”。前者是靠后者成就自身的。这是第一层意思,是从音乐创造的角度而言的。第二层则是从欣赏、接受、理解的角度而言,意思是,圣人创造了礼乐,但不受礼乐的束缚,即“制物者,不制于物”,“制礼乐者,而不制于礼乐”。为什么?因为圣人所制之礼乐,就其直观地看来,它只是一些仪节程序和音响形式,创造礼乐时用以支配它们的思想、情感、动机、目的等,此时已经隐藏起来,一般人不容易感知到,把握到。这也就是孔子说过的那句话:“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的意思所在。人们往往只抓住可见的感性形态,即祭祀的仪式、用品和奏乐时所用的钟鼓琴瑟乃至音响,而忽略了支配这些仪式的“所以式”和支配这些音乐的“所以声”,这样是得不到礼乐的精髓,也就是得不到真正的礼乐。他在“上义”篇中也说:“法制礼乐者,治之具也,非所以为治也。”(《文子·上义》)“所以为治”才是“治之具”的灵魂,没有它,“治之具”就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那么,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礼乐?就是“不制于礼乐”,透过礼乐的形式,也就是超越其“形”其“声”,而进一步把握支配其“形”的“所以形”,支配其“声”的“所以声”。这里的关键就在“不制于”。如果被“制于”礼乐,那么你就会为已经形态化了的礼乐所束缚,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再去把握到支配礼乐的思想、情感、动机、目的等,也就是“所以形”、“所以声”。“所以声”是“声”之“本”,丢掉它,也就意味着丢掉音乐本身。这是文子所着意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文子的这个思想,实际上同庄子的“得意忘言”完全相通;而“得意忘言”又是建立在“言不尽意”的基础之上的。“言不尽意”的思想源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1章),认为道是不可以通过有形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庄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如他借轮扁之言说:“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庄子·天道》)说明斫轮之道语言无法传递。他还以书之言和意的关系为例,阐述了贵意而不贵言的思想:“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庄子·天道》)世人贵书中之语,是以其语能传意;但意之所随,不可以言传,故语之贵为妄矣。此之谓“言不尽意”之说。这个思想,《文子》也有相似的表述,他说:“诵先王之书,不若闻其言;闻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得其所以言者,言不能言也。”(《文子·上义》)说的也就是“言不尽意”。

那么,为什么说“言不尽意”?简而言之,原因有二:一是言为局部,意为整体。言总是有角度的,而言的对象则是事物的存在本身,它是整体的,全方位的。所以,任何言,都只是对这个整体作特定角度的观照,而不是整体。二是言本身就是限制,是定型,而意则是不断变化着的。言不仅只能涉及局部,而且对这局部也是作了限制的,它对它所具有的“意”进一步加以删削,并将它固定下来。

但是,要想把握意,又不可以没有言。言虽为局部,虽为对意作特定角度的、限制性的揭示,但毕竟是对意的揭示。无数个角度的揭示,无数个带有限制性的揭示,便能够逐步接近整体的“意”。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说不可说”:道是不可说,但也得说。因为说虽然有“遮蔽”,但同时也是“解蔽”。如若因其不可说而不说,则世界永远不会向你“敞开”。所以,庄子认为,尽管言不尽意,但仍然必须去言,只不过在得其意之后,必须忘记其言,此即所谓“得意忘言”。他下面的这席话十分著名:“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之所以要“得意”之后必须“忘言”,是因为“意”的存在方式不是言,而是实践,是体悟。言只是其表达手段之一。因此,你“得意”了,自然就会将“言”“忘”掉。“忘言”,才意味着你真正“得意”。比如乘船渡河,到了彼岸,只有脚离开船,才意味着真正到达彼岸。若脚始终不离开船,那就还未到达彼岸。有人问王阳明读书不能记得怎么办时,王阳明说:读书不需要“记得”,只需要“晓得”。“晓得”即领会其“意”,而非死记其“言”。这里的真实的道理是:此时的“意”已经被你领会而融进你的感性生命,不再以知性形态作用于你的大脑。所以,它不是故意的忘却,而是因为有了新的领悟,因为已经“拥有”而使之显得没有必要。

文子的透过“声”而进入“所以声”的思想,与“得意忘言”是一致的。通过音乐来体认、把握道,达到与道合一,不能没有“声”。虽然“声”并非“道”,也不足以表现“道”,但没有“声”,我们又无法走向“道”。但是,当你通过“声”而接触到“道”时,则必然会“丢弃”这“声”,即不再执着于“声”,停留于“声”。如果始终停留在“声”上,则音乐的“所以声”就永远不属于你。音乐的审美,确实离不开声音,但审美的最终境界,一定不是仅仅感受此音响,而是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是生命的自由感、充实感、幸福感,而这正是道家的“与道合一”,也就是文子所说的“所以声”。

植村幸生(文),毛慧(译)

猜你喜欢
文子五音礼乐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基于微信订阅号的耳鸣管理理念在影响中医五音治疗耳鸣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黑风洞”冒险风波
“黑风洞”冒险风波
文子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