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孔子释奠礼也因而成为历朝历代的重要礼典。根据《大成礼乐集》记载,鲁哀公17年立庙孔子故宅为庙祀孔子之始,而汉高帝12年以太牢祠孔子为后世隆重祀孔子之始*王州、王耀华:《孔庙礼乐的定位、实践及其文化内涵》——以明代文献《孔庙礼乐考》《大成礼乐集》考察为中心,《中国音乐学》2017年第1期,第37-41页。。汉建宁二年(169年),释奠先师被列为国家祀典。魏正始二年命太常释奠以太牢祠孔子,此为太学祀孔子之始(此前皆在阙里,即曲阜)。晋太始七年为太子释奠之始,南宋文帝(南北朝)元嘉22年为太子用六佾轩懸祀孔子之始。随着祭祀孔子的规格不断提升,乐舞表演也成为这个典礼的重要部分。北魏以后,出现了专门为祭祀孔子所创作的音乐舞蹈,这种专门题材的舞蹈称为祭孔雅乐舞,也称为“孔庙雅乐”或释奠乐。雅乐指的是正宗、纯正的音乐,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宫廷的音乐形式,泛指在君王祝贺、宗教祭祀等场合中运用的音乐*孙茜:《祭孔乐舞舞蹈的文化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3页。。这种艺术形式最初形成于西周,在我国古代礼乐制度中一直具有崇高而显赫的地位*曹贞华:《西周至唐宫廷雅乐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页。。
我国古代“乐”有舞的含义,歌舞乐谓之乐舞,本质是对大型音乐舞蹈的一种泛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公佾舞”。因此,祭孔雅乐舞也称为“祭孔佾舞”。隋代开始,除了隋制国子学释奠孔子,州县也开始释奠孔子。唐朝开始,对国学和州县释奠孔子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太子在国学释奠孔子已经成为惯例。唐玄宗开元13年,开始在孔宅设奠又遣使到孔子墓以太牢祭祀。唐开元27年,孔子被尊称为“文宣王”,开始使用六佾。唐明宗长兴3年,下令文宣王庙四壁诸贤释奠应按照一定规制进行*孟妍妍:《曲阜祭孔乐舞调查与研究》,《音乐创作》2011年第2期,第142-144页。。根据《宋史》记载,北宋时期的朝会乐取得蓬勃发展,而祭孔佾舞也随着朝会乐的发展而不断提升规制,宋神宗和宋哲宗时期都对朝会乐进行了系统的改进并制定了规范的舞谱,宋徽宗时期则颁布了《大晟乐府》。
南宋伊始,宋高宗不但延续了宋徽宗对于释奠礼制的重视,更是将其推向历史性的高度,绍兴十年(1140年)恢复释奠文宣王为大祀,礼同社稷,这是迄今为止祭孔升格为大祀的明确的、详细记载的最早记录。由此可见,释奠礼制在宋代经历了不断发展繁荣,从中祀逐渐发展成为大祀,释奠乐舞也依制采用最高规格。北宋是最早有祭孔佾舞舞谱流传下来的时期。《孔庙礼乐考》和《頖宫礼乐疏》里面也记载了后世的元代和明代均采用了北宋的祭孔佾舞制度。因而,北宋祭孔佾舞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其融入现代舞蹈艺术创作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车延芬:《在发明中延续传统——以祭孔乐舞的当代复兴为个案》,《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22-27页。。祭孔佾舞影响了整个东南亚,目前韩国学者声称具有详细舞蹈资料*林鹤璇:《佾舞始源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12-15页。。本文详细论述了独立完成的北宋祭孔佾舞恢复工作,探讨北宋祭孔佾舞的发展脉络和形式特征及其舞谱考证的史料依据和研究价值。
根据《大成礼乐集》等史料记载,整理出北宋祭孔佾舞的发展脉络,如图一所示。宋太祖三年诏祭文宣王乐用《永安之曲》。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9年)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并赐礼器。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下诏释奠用《登歌》并于次年诏令释奠孔子庙用凝安九成之乐。宋徽宗时期,孔子释奠制度规格不断提升。崇宁三年(1104年),诏易七十二子以周之冕服,诏名文宣王殿曰“大成”;崇宁四年(1105年),增文宣王庙像冕十二旒,衮服九章,并颁祭服制度于州县,令皆以法服行礼;大观三年(1109年),释奠乐成,迎神、送神奏“凝安”之曲,奠币奏“明安”,酌献、亚献、终献奏“成安”之曲;大观四年(1110年),文宣王庙像改执镇圭,庙门增立二十四戟,并如王者之制,颁布《大晟乐府》。宋徽宗时期祭孔佾舞的发展变化,充分反映了北宋后期对孔子释奠礼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其礼乐制度也不断完善,《大晟乐府》对祭孔乐舞的乐章进行了规范并沿用到元代和明代。
北宋中后期朝会乐有了重大发展。根据《宋史》127卷,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进行的朝会乐制度讨论中详细记录了对文舞、武舞四表的定义,并且给出了大致的文字谱,同时也对舞人服装和所用器具进行了论证,这些舞谱资料被学者统称为神宗舞谱。元丰三年(1080年),重新开始修制大乐,《宋史》128卷记载“诏秘书监致仕刘几赴详定所议乐,以礼部侍郎致仕范镇与几参考得失。而几亦请命杨杰同议,且请如景祐故事,择人修制大乐。诏可。”。元佑四年(1089年),始命大乐正叶防撰朝会二舞仪,创作《化成天下之舞》和《威加四海之舞》,“凡二舞缀表器及引舞振作,并与大祭祀之舞同。协律郎陈沂按阅,以谓节奏详备,自是朝会则用之”。这些舞谱资料被学者称为叶防舞谱。宋徽宗时期对音乐和乐章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相应的制度一直沿用到后朝。因此,这些发展即是北宋祭孔佾舞的源头。
图一 北宋时期祭孔佾舞发展脉络
从祭孔佾舞的定义和发展可以看出,其对于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因而,需要通过研究史料文献挖掘舞谱资料和文化内涵。祭孔佾舞在明代的研究非常兴盛,各个时期出现了多个不同的图谱。本工作中主要参考了元明两代的几部权威典籍,包括《宋史》(1345年)《阙里旧志》(1504年)《南雍志》(1543年)《三才图会》(1597年)《叛宫礼乐疏》(1598年)《大成礼乐集》(1622年)《乐律全书》(1606年)《文献通考》(1307年)和《孔庙礼乐考》。这几部文献均是后世认可的权威史料,所记载舞谱内容涵盖了明代各时期,对于研究明代祭孔乐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二给出了几部文献史料的关系。其中《宋史》记录了最早的文字舞谱,《阙里旧志》给出了最早的身段舞谱。《南雍志》(明代国子监专志)和《三才图会》所载身段舞谱和《阙里旧志》非常接近,并对术语等进行了完善。孔弘干对《阙里旧志》的修订版(1552年)和《叛宫礼乐疏》则引入了双图(双人)舞谱。而《大成礼乐集》《孔庙礼乐考》《乐律全书》和《文献通考》则为本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图二 主要文献史料及其关系
北宋的祭孔佾舞不断发展,但乐律和相关制度方面的资料丰富,而舞谱记载并不多。这种情况和舞蹈的灵活多变、难以描述和记录有很大关系,而宋代主要流传的神宗舞谱和叶防舞谱均只有文字记载,给宋代祭孔佾舞的恢复带来很大难度。《孔庙礼乐考》和《大成礼乐集》指出叶防制定的舞制流传到了元代和明代,但这套舞谱表达的“谦辞”和“揖让”是为表现宋代得天下乃揖逊而非征诛,用于释奠乐舞并不是特别合适。这反过来证明了宋代和后世确实以此舞谱为蓝本。史书记载1116年宋徽宗赐高丽“大晟乐”,韩国学者声称收藏了宋代的祭孔佾舞舞谱。而《高丽史》中记载“宋朝唯寄衣冠乐器,本朝不知肆习”、“舞所凭依,似不可尽信。”,这表明韩国流传的舞谱为艺人回国后所记载,并非能代表北宋佾舞全貌。根据《元史》记载,蒙古人建立元朝后,在孔庙雅乐发展上采用最省力的方式,主要沿用前代之乐。因而,舞谱恢复思路以独立考证记载比较完备的明代舞谱为突破口,与宋代流传的叶防文字舞谱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祭孔佾舞的主体结构。
图三对明代几套舞谱以及韩国学者排演的舞谱进行了对比。经过研究推敲,本恢复工作以《阙里旧志》所记载的舞谱为蓝本,结合历代祭孔佾舞研究对术语的解释和内涵的分析进行开展。选择这套舞谱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明会典》记载明代初期仅仅对释奠礼仪进行了修订并为对礼乐制度进行大改,而《阙里旧志》是迄今发现明代最早记录释奠舞谱的史料,未经明代各时期对释奠制的更改,记录了宋制释奠乐舞之貌;第二,《阙里旧志》是在明万历年间祭孔地位大大提升的背景下写出的地方志,具有官方权威性;第三,将《阙里旧志》的舞谱与宋代文字谱相对比,发现里面所用的舞表以及表现出的章节以及“谦”、“辞”等内涵都是一致的;第四,将《阙里旧志》与稍晚些的文献作对比,发现其身段谱内容十分接近,同为后世蓝本。并且此身段谱极少被引用,资料珍贵。
图三 主要舞谱资料部分舞节对比
通过对文字舞谱进行分析,发现宋代的祭孔佾舞具有类似的舞表,以“变”作为舞蹈章节单位,都具有类似“进一步则两两相顾揖,三步三揖,四步为三辞”的舞容。其中叶防舞谱是宋哲宗时期定为朝会所用舞谱,从彼时起宋代释奠礼制不断提升规格,因此也可以考证宋哲宗以后的宋代佾舞都以此舞谱为规范,明代随着政事更迭,释奠礼出现两次改制,祭孔佾舞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的文献记载的舞谱均有不同,需要找到最接近宋代舞谱特征的身段谱并配以专业文字谱,需要查阅大量史料考证最为权威的舞谱。同时,《孔庙礼乐考》和《大成礼乐集》中也指出历代儒臣需再加考证方可使用祭孔佾舞,需要结合释奠礼表现思想和宋等朝代的乐舞制度确定术语、舞步、动作等。
祭孔佾舞讲究文德之舞容和中正之乐歌崇宣孔子的人格魅力及其伟大功绩。现存可考的舞谱,只有明、清两代文献。根据史料文献,宋代的祭孔佾舞源自朝会乐的发展,仅用文舞以取谦逊揖让之仪,配以咏唱朝廷所颁定颂扬孔子祝文之歌词。根据《孔庙礼乐考》和《大成礼乐集》,代谦逊揖让之仪是用于表现揖让得天下,元、明时期承宋制用于祭孔佾舞并不非常合适。这也证明了明代所记载的舞谱源于宋代,可以用于恢复舞谱,同时可以结合《宋史·乐志》所载化成天下之舞文字资料和历代祭孔佾舞文化内涵研究恢复舞佾、服饰、舞表、舞容等。
史料记载仅明成化改制之时祭孔佾舞采用八佾,史上祭孔佾舞规制一般以祭诸侯先师先圣所采用的六佾。本次恢复舞蹈依此采用六佾,即三十六名舞生排成方列进行舞蹈。明代洪武年间对祭孔佾舞乐章进行了修订,但是乐章歌词仍沿用宋代,因而乐章歌词采用《阙里旧志》所记载的版本。《宋史·乐志》中的化成天下之舞分为三变,经过细致分析将恢复舞蹈分为三成,搭配三首乐章,每首乐章均取《阙里旧志》所记载的乐章歌词(每章八句,每句四字),三成舞合计九十六个动作。其中佾舞服装部分参考了《宋史·舆服志》和《宣和博古图》等重要史料文献进行恢复,因非本文重点和篇幅所限,这里不再详细叙述。
佾舞象征天地之间的人事,分文舞和武舞。文舞是象征阴的舞蹈,有揖让之相,舞容舞态柔和,而武舞则阳刚而有节制。佾舞不同于戏剧性的情节舞蹈和情绪舞蹈,而是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舞蹈,集中体现了“德”与“礼”;按照歌、词里的含义,运用手中的道具,展示形体动作,一字一势,充分体现儒家礼乐精神中有序而和谐的特征。《阙里旧志》详细记载舞容八类三十四节,籥翟之势三十七节,身手之势十节。舞容名词更加具体,舞容动势也有了一定的升华,部分术语更加易懂,而且更加丰富形象。佾舞不光是动作,更主要的是心神意气力的结合,只有这样内外结合、上下贯通才能把佾舞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达到气韵生动的境界。
《宋史》中记载的祭孔佾舞文字谱的每一变的主体动作通过十六段话进行描述,包括“三揖”(包括“正揖”“左顾左揖”“右顾右揖”“相揖”“趋揖”)、“三辞”(包括“初辞”“再辞”“固辞”)和“三谦”(包括“初谦”“再谦”“三谦”),同时还有其他动作如进一步、正立、却身、合手、侧身、相顾、相向等等。通过详细分析并结合《阙里旧志》的身段舞谱,将这些文字舞谱语句恢复为九十六个动作展现。其中手势动作有起手、垂手、出手、拱手和挽手;步调包括进步、退步;体态上屈身出手向下伸为“授”,再屈身出手向上举为“受”,拱手后退为“辞”,低首屈身拱手为“谦”,出两肘拱手为“揖”,跷一足屈一足拱手左右为“让”。
九十六个字代表九十六个舞蹈造型,歌声唱完一句,乐曲奏完一节,舞生则根据“揖”“谦”“辞”等完成一组舞蹈动作。舞生在舞蹈时,右手执翟,持羽取饰物以立容;左手执籥,以籥为舞具,取吹之器以立声。于进退疾徐,变态离合,整齐严肃,动应节奏,皆各有其不同之仪姿。翟属阳向外,籥属阴向内,左右开合各有代表不同之含意,上下相随,开合自然。除了舞蹈动作的编排恢复,结合佾舞分析史料对体态和气息也进行解析,以支撑佾舞的排练工作。首先,身体直立,两脚并拢自然站立,双手大拇指抵住耳孔,中指向上至头顶合拢,合指之处为头部中心点,从中心点垂直至下到两脚中心为身体的中轴线。中心轴上各身体部位规范如下:头颈枕骨提起,下颌微收内敛;闭目时,眼珠下沉看鼻尖;睁眼时亦是内敛下沉,使情绪沉下来;耳听身后,唇部放松,舌尖轻抵上颚,从而链接身体使身体上下贯通;肩胛骨自然靠拢脊椎;腰部不弓不塌,自然直立;膝随时微弯,保持松弛,以待配合其他部位运动;舞时膝不过脚尖,脚五指均匀抓地。
结语
本文详细论证了北宋祭孔佾舞的兴起之源和发展脉络,结合史料分析对北宋祭孔佾舞的恢复工作进行了论证。依据史料,对明代几部权威典籍的身段舞谱进行详细分析并论证其与北宋流传下来文字舞谱的关系,并论证了非官方流传舞谱并不具备权威性。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孔庙礼乐考》和《大成礼乐集》等史料对宋代祭孔佾舞的论证,得出了采用《阙里旧志》舞谱进行北宋祭孔佾舞恢复的依据。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剖析了北宋佾舞的形和势方面的特征,并将这些特征应用于实际恢复编排工作中,成为确定舞节队列、舞蹈结构乐章、舞蹈动作恢复、舞蹈编排演练等的重要理论支撑。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和论证过程行之有效,本工作得出以下几个关键结论。第一,史料文献对于祭孔佾舞的记载仅限明代之后,对于北宋祭孔佾舞的研究和恢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北宋祭孔佾舞随着朝会乐的发展而不断繁荣,因舞谱资料有限其恢复具有非常高的难度。第三,北宋祭孔佾舞之制广泛传承于元代和明代,因而明代史料文献对于恢复北宋祭孔佾舞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阙里旧志》所记载的舞谱资料是明代各文献所采纳之蓝本,与北宋文字舞谱资料非常接近,为恢复北宋祭孔佾舞提供了重要的身段舞谱资料。最后,祭孔佾舞是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的工作将其恢复和传承,恢复过程中需要综合参考各时期记载史料和分析史料,同时需要结合对于孔子思想和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