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文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国内的设计实践、设计教育也在引入、学习与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中得以不断推进。三十余年来,国内的设计领域不断拓展,产品、服装、包装、平面、建筑等设计门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这种学习与借鉴也确实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在设计风格、技术方法和选材用料等各个方面出现了生搬硬套和生硬嫁接的不良倾向。不同问题的出现催生出设计批评。虽然设计批评在我国的出现为近十几年以来的事,但是,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设计实践成果的总结、描述与评价,加之其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的特点,设计批评正日益反哺、裨益于设计实践的发展变革。
当下国内设计批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有限的设计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确切地说,设计批评始于新世纪设计新发展来临的曙光。当下国内设计批评尽管还很不成熟,但在批评家的批评意识、批评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的开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设计批评正由此而得以不断深化和发展。
当下国内设计批评的兴起首先发生于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设计批评家的身上。设计批评家批评意识的自觉成为当下国内设计批评出现并不断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
2001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张夫也教授发表了《提倡设计批评,加强设计审美》一文(《装饰》2001年第5期),在新世纪之初率先明确地提出设计批评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作用,这在理论上也成为当下中国设计批评研究的响亮的开篇。张教授主张“和谐化设计”,意即设计家在设计时要以“合情、合理、和谐”为原则,力求做到“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所有生灵之间的和平共处,共生共存”。为此就必须以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为先导,为和谐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此论一出,旋即在批评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学界普遍关注,张教授本人还应邀在全国一些设计院校巡回讲学。借此时机,他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思想观点与批评主张。同年,《装饰》杂志社召开以设计批评为主题的沙龙研讨会,与会者包括郑曙旸、张夫也、严扬、何洁、吴勇、曾辉、吕敬人 杭间等设计史论界与批评界学人。此次研讨会的发言纪要刊登于《装饰》杂志2002年第1期上。
继张夫也之后,2003年,批评家翟墨针对德国现代设计的集大成者包豪斯的实质、贡献、历史意义及在当代中国的影响等问题发表评论,也深刻表达了自己对融合中西设计的复杂心情,并阐述自己对发展当代中国设计教育的批判性的观点。在《批评包豪斯》一文中,作者以激情饱满的抒情散文般的语调论道:
“包豪斯,你是一种设计精神。……你是一个设计传统。这是适应工业时代需要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然而你对机械的崇拜压制了人类思想的发明创造力,你统一模式的追求忽略了设计的个人感情和复杂意义,面对信息数码时代的到来,你显示出传统的巨大惰性力。包豪斯,你是一片设计阴云。当今,由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过渡的中国,基本上还笼罩在你设计理念的阴影之下。……他们没有意识到你已经‘过时’,又对西方眼花缭乱的后现代设计不得要领,所以没有感到设计理念更新的必要和设计体系重建的迫切。”[1]
《批评包豪斯》文采焕然,批评家以诗意的笔调对包豪斯的意义与影响从几个侧面加以阐发。全篇短小精悍,富有诗性的语言和格律工整的结构使该文成为文学色彩浓郁的再创造性设计批评的佳构。在当代国内设计批评思想的发展上,翟墨的《批评包豪斯》与张夫也的《提倡设计批评,加强设计审美》一文共同成为最早的、具有创造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设计批评理论文献。
针对当代中国设计中存在着极端功利化的不良倾向,批评家们认为,设计必须要以“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为先导”,坚持“和谐化设计”的基本方向。因此,设计批评和设计审美应主动积极地介入设计实践,因为“我们要探究设计方案和设计作品的成败得失,总结设计创意的经验教训,提高设计审美的能力和水准”,[2]所以就必须积极提倡和认真开展设计批评,通过批评的媒介功能为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和方向上的指导,帮助设计家正确理解和掌握设计发展的整体目标与趋向。
批评家批评意识的觉醒为设计批评坚持正确的批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在此基础上,逐步活跃的批评理论研讨会、论坛、学术会议等形式也开展起来。从总体上看,当下国内的设计批评开始走向新的层次,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设计批评理论研讨会最初可追溯至2005年6月在大连举办的“首届中国当代设计批评论坛”。
2005年6月25日至26日,在张夫也等学者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杂志社和大连轻工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共同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与《美术观察》杂志社共同协办了“首届中国当代设计批评论坛”。“首届中国当代设计批评论坛”在国内首次探讨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问题、并以“和谐化设计”为主题展开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论坛以设计批评为中心,旨在“关注设计批评、参与设计批评、促进设计批评、活跃设计文化”,具有明显的学术前瞻性,在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论坛邀请了柳冠中、张夫也、吕品田、许平、赵冰、苏丹等八位国内知名学者参加,并有全国五十余所设计院校、设计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以及当代知名设计家、政府领导等共同参与。这是一次由设计家、设计理论家、设计批评家、政府等各界共同参与的济济一堂的盛会,因而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首届中国当代设计批评论坛”的议题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探索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理论基础;二是探讨中国当代设计的责任与使命;三是当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当代设计文化的选择与取向。与会的专家学者针对中国当代设计教育改革和设计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各抒己见,并与大连轻工业学院的广大师生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会场的互动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一致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设计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设计界、设计教育界和批评界都已无法回避众多设计问题的存在,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必然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我国设计发展的水平,进而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批评家应与设计界共同努力,不遗余力地推动设计批评和设计教育的改革进程,为“和谐化设计”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通过这种论坛的交流平台,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能为构筑“和谐社会”而勇于担当社会职责与使命的当代优秀的设计师。
显然,这次设计批评论坛是非常成功的。就在“首届全国设计批评论坛”举办前不久,即2005年4月17日,《装饰》杂志社还曾与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共同主办“全国传统工艺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论坛”。来自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浙江工商大学等高校的与会学者对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学术探讨。张道一(东南大学)、赵萌、刘巨德、张夫也、柳冠中、林乐成、包林和苏丹(以上清华大学)、翟墨(中国艺术研究院)、林家阳(同济大学)等著名教授学者在会上作精彩的演讲和学术报告。此次论坛为推进全国设计教育、传承古老的工艺文化、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有效结合作出了重要的努力。
中国现代和当代设计的发展一波三折,在曲折中艰难前行,在由传统工艺向现代设计的曲折过渡中历经艰辛探索。不可否认,至二十世纪末,我国的设计发展,特别是在设计教育的发展上已初具规模,在质量上亦初见成效。同时,在设计史、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初显声色。然而,设计批评却主体缺席,始终没有形成与设计史、设计理论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从现实情况看,这一滞后现象已严重影响了设计教育的改革、设计水平的提高和优秀设计师的培养等问题,因此,设计批评论坛等形式的出现表明,中国当代设计批评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2007年11月2日至3日,《装饰》杂志社与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共同主办“2007 全国设计伦理教育论坛”。与会者来自于全国六十余所设计院校的近百余位教授学者,另有部分著名设计师参会到场进行交流。本次论坛以“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设计伦理教育问题”为主题,围绕“设计伦理的内涵”“设计伦理与职业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伦理”和“设计伦理教育问题”等四个议题展开讨论。与会的设计界知名学者与设计师从城市问题、消费问题、传播问题等与当代设计密切相关的不同侧面切入,探讨设计与社会伦理、道德、教育、消费、传播、城市发展等相互关系的广泛话题。他们畅所欲言,对当下设计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在这次论坛上,数位知名学者作为特邀嘉宾分别作了主题发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包林就“设计伦理与设计批评”的问题阐述自己的主张;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主编吕品田作“人际和谐——设计伦理追求的核心目标”的主题报告,其观点与张夫也教授的主张颇为相近;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肖鹰以“美学与伦理学的冲突”为契入点,从外部影响和文化背景的宽阔视域来探讨当代设计发展变革的外部诱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杭间作“设计与‘人类动物园’”的精彩报告。此外,论坛还围绕“设计伦理与教育”“设计伦理与美学”“设计伦理与文化”等三个主题进行分组交流研讨。这次论坛的另一项重要成果就是于11月3日通过了《杭州宣言——关于设计伦理反思的倡议》。
《杭州宣言》反思设计发展中所出现的诸多社会性问题,主张反思设计、重建设计的社会责任与价值体系。《杭州宣言》说:“我们明确地申明:一切虚假、欺诈、傲慢、阿谀和平庸的设计都是我们所唾弃的;我们必须共同维护设计之真与善的价值;我们应当努力消弭设计师与设计委托者中存在的对于伦理道义的无知、漠视和抵触;我们应当透彻研究设计伦理维护设计师权益的法则与方法。”《杭州宣言》呼吁“以未来的名义”反思设计,要求设计家“以设计的名义”承担起伦理反思和价值重建的责任。
《杭州宣言》表达出当代设计家和批评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为当代中国设计在未来的发展开启新的航程、引领当代设计发展的新方向。《杭州宣言》所阐述的设计伦理反映出设计家的社会责任,亦揭示出设计的本质内涵,其影响之广、意义之深,成为当代中国设计发展中具有重大批判性意义与现实性价值的设计批评文献。正是在此意义上,《杭州宣言》将设计、设计家、设计伦理与设计批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强化了设计批评的层次与深度。
2009年11月26日至27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成功地举办了全国首届“设计学青年论坛”。论坛的策划人、设计学院院长邬烈炎教授主持开幕式,《装饰》杂志常务副主编方晓风、南京艺术学院奚传绩、何晓佑、陈建华、黄厚明等学者教授列席开幕式并发言。来自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等院校共计二十二位青年学者济济一堂,进行了真诚坦率和富有成果的交流和研讨。论坛从“中国设计史研究”“西方设计史研究”“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设计管理与方法研究”等设计的中心视角展开,其目的在于倾听青年学者的心声,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为中国设计学的研究与发展及时总结经验并增添活力。此次论坛的所有发言稿均被收录于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袁熙旸所主编的《设计学论坛》“青年学者专辑(第1、2卷)”中,论文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2009年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成功举办首届“设计学青年论坛”后不久,一场规模更大、影响亦更深远的关于设计批评的学术研讨会议又在兰州大学拉开了帷幕。2011年6月17日至18日,“意识·态度·方法:设计批评何以成为可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装饰杂志社与兰州大学艺术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德国、荷兰,以及国内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苏州大学、深圳大学、黑龙江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院校的设计学者共计8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的研讨。
针对设计批评的现状,批评对设计的介入及其影响等问题,与会学者们分别从批评的意识、态度和方法角度出发,分析当下设计批评为何和如何介入设计实践的相关议题:从批评的理论基础、专业视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阐述意识的重要性;从批评所达到的社会目标和批评对象的定位等来论述批评态度的生成;从展开批评的切入点和关联性来探讨批评方法如何介入批评和何以可能的问题。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共举行九场专题学术报告,并进行分组讨论。与会学者围绕设计批评的意识、态度和方法,并结合当前设计批评领域中的难点、重点等问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讨交流。针对我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变革及设计批评的困境与出路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和参考价值的思维、见解。这些思维与见解针砭当代设计实际,对当代设计发展亦极有启发性的意义。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设计批评最为集中和深入的一次研讨,也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理论界关于设计批评的一次最大规模的专题研讨会。从早年——2005年6月在大连举办的“首届中国当代设计批评论坛”到“2007全国设计伦理教育论坛”之《杭州宣言》,再到此次“意识·态度·方法:设计批评何以成为可能”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些设计批评理论研讨会的顺利举办都充分表明,我国设计界对设计批评的学术探讨已日益深入,设计批评关注的主题已更加广泛,人们对批评介入设计也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伴随着设计实践的不断发展,设计批评的理论研究亦在逐步深化的认识的基础上而达至一个新的高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杂志在引领当代中国设计批评的发展、形成中国自己的设计批评特色,以及沟通批评家与设计家,乃至与企业家之间的相互联系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促进设计批评的理论研究和开展设计的批评实践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而在设计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入新世纪以来,《装饰》杂志社多次组织各类设计主题的学术座谈会、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从较早的一次设计批评论坛——2005年6月在大连举办的“首届中国当代设计批评论坛”开始,《装饰》期刊几乎参与了历次国内大中型的设计批评主题的理论研讨,大力推进设计实践的开展,并为衔接中外设计学理论研究与设计批评研究的关联点、缩小中国与外国先进的设计学理论与设计批评研究的差距而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近十年来,《装饰》与各重点大学或专业设计院校合办数次以设计批评为主题的、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这些学术会议的参加院校常有数十所,参会代表亦都在百人以上。虽然这些理论研讨会尚存在社会面不够宽,参与人员不够全面(如企业家、设计师)等问题,但有关设计批评的理论与设计实践的开展总算有了新的起色。各类设计批评专题的学术研讨会对促进设计的发展与变革、引导批评(特别是各种社会力量)全面介入设计毕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全国设计理论与批评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装饰》功不可没,其积极的中介作用不可替代。
在《装饰》杂志致力于推进中国当代设计批评进程的同时,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美术观察》杂志亦长期关注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历程。《美术观察》杂志创刊于1981年,为专业学术性的大型刊物。近年来,《美术观察》杂志曾先后开辟“建筑洋风”“当代设计价值取向”“为民生而设计”“上海世博会观察”等专题栏目,持续关注当代中国设计领域的新动向、新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该刊于2003年1月开辟了“设计批评”专栏,迄今十余年间,累计已刊登一百余篇设计批评类文章。这些批评性文章涉及传统工艺的传承、当代设计教育和设计师批评等理论性专题个案研究,并对新世纪以来中国设计的发展、设计批评的当下境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由此就不同设计文化间的融合、设计发展的趋向与设计批评的价值、意义等问题提出了各种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观点、主张和意见,充分反映出当代批评界鲜明的觉醒意识。
近十余年来,《美术观察》的设计批评专栏刊登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批评文章。这些代表性的批评文章包括翟墨的《批评包豪斯》《“越是论”再正讹》、梁梅的《民族设计五人谈》、刘时燕的《“中国设计”从“中国生活方式”出发——从运用传统纹样的设计潮流谈起》、祝帅与谢祯的《如何阐释“中国设计”》以及许江的《造物、造化与文化根源——对于中国设计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等重要论文。这些批评性文章主张当代设计应积极传承、吸收传统文化核心思想,力主批评亦应主动介入到创建中国特色设计品牌的伟大创造洪流之中。文章坚持借鉴西方但不能全盘照抄和崇洋媚外,传统文化是取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中国特色”应该始终是中国设计的主脉和核心。因此,“民族设计”和“中国设计”也是表达设计批评鲜明立场的中心要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设计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豪华包装、奢侈设计和过度设计等不良之风在设计界一度蔓延,在社会上也造成了恶劣影响,并助长了社会不正之风。这种非正常的设计倾向引发了设计批评界对设计伦理、设计的民主性、设计的社会功能等问题的深入反思。设计与人、设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也引起了设计批评家们的高度关注。《美术观察》先后刊发翟墨和陆少游的《质疑“人本设计”》、郑也夫的《寻找核心词:人本还是生态》、梁绸的《豪华设计,尴尬生活》、易晓的《新奢侈主义的兴起与中国当代设计的反思》等具有强烈社会影响和价值观意义的批评性文章。这些文章坚持设计伦理的思想,主张设计服务于大众的根本旨归,对服务于少数人的奢侈豪华的设计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同时积极反思由过度包装现象所折射出的设计与人、设计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肯定“大设计”观(即“生态”“伦理”“健康”“文明”与“可持续性”融为一体的整体设计观)所主导下的绿色设计的根本方向。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正式起步。面对设计发展中的乱象,设计批评尚处于一片空白的尴尬情势之中。设计在矛盾中逐步发展和趋于成熟,而设计批评不仅凤毛麟角,更无所谓完整的学科体系、理论体系。现实的情形是,一些设计门类在发展中问题暴露明显,如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和产品包装设计等门类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因此,设计实践亟需设计批评的参与,特别是需要来自于专业领域内的富有创见的学理批评。通过专业批评、学理批评的力量,沟通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设计与自然、设计与生活,及时反馈市场与消费信息,从而为设计家创造出高水平、高质量的设计产品服务。同时,通过设计批评的介入,提高社会公众和企业对设计的审美鉴赏水平,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
当下国内设计批评的理论探索也推动了设计批评的实践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活跃的批评实践主要集中在建筑和与之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在当代中国,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一些既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又具有深远影响的建筑设计项目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设计批评实践的活跃领地。近年来,北京西客站、奥运会“鸟巢”、国家大剧院、世博会场馆和央视新大楼等标志性建筑陆续建成,然而,社会各界对于这些重大社会工程的设计功能和社会价值等问题的讨论却持续不断。它们都成为十余年来设计批评最重要的焦点和中心。这反射出日趋活跃的批评话语和批评的复杂层次性。随之而来的批评话语又波及至环境艺术设计的广泛领域:城市步行街、公共艺术品陈设、普通民居、地铁站等。这方方面面都充分折射出出当今设计批评介入实践领地的力量及其深远的影响,显示出设计批评触角在当下设计中的延伸。《美化城市还是破坏城市》(俞孔坚)《景观设计与美丽陷阱》(陈六汀)《中式建筑的意识形态及其批评》(王南溟)《当代建筑转型的反思》(陈军)《对“中国馆”批评缺失的背后》(黄厚石)《谁来设计普通民居》(葛剑雄)等批评文章都通过对当今影响重大的各种主体建筑项目如奥运场馆、世博会场馆设计中所暴露出的诸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涉及当下普通民众生活的设计如步行街、民居等的探讨则体现出批评家们浓厚的忧患意识。对设计的民族风格与“中国元素”融入设计等热点问题的阐述反映出批评家们各自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从中亦提出了一些有意义、有影响的建设性意见。
当下国内设计批评的活跃势头不减,这是一种可喜的迹象。然而,还应提及的是,无论从学理上,还是从实践上,设计批评理论的深入和批评实践的发展都离不开设计教育的推进。可以说,设计教育奠定了设计批评的基石。从国外设计批评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如此言说亦毫不为过。
美国著名设计师兼设计批评家迈克尔·洛克(Michael Rock)与英国设计批评家里克·鲍伊诺(Rick Poynor)长期致力于设计批评,特别是着力于对国内外平面设计发展的批评研究,在设计批评及哲学理论的研究方面造诣深厚。1995年,洛克与鲍伊诺曾针对“设计批评”这一学科命名、提法及其内涵进行过深入的对话探讨。他们指出,“影响设计批评实践的,首先是设计师与批评家,其次是设计教学(注:指设计教育),再次是设计出版业的消极态度,最后是设计批评模式的缺乏。”[3]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自新世纪开始的十年间,我国设计教育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根据不完全的相关统计数字,全国设置设计专业的院校在1500所左右。在设计院校得到如此快速发展的情势下,保证培养质量、彰显办学特色,以进一步构建中国本土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和评价体系,就成为当前设计教育界与理论界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当前,设计批评界正对设计教育发展的特点、现状以及设计教育与设计批评之间的关联等问题加以反思。有远见的批评家们通过分析、阐释与评价,从不同的侧面,对设计教育与文化建设的关系、设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设计教育自身的发展与改革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见解和主张。祝帅的《大学之道——建立本土设计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刘卫东的《“制造大国”的泡沫设计教育》、曾赛军的《如何选拔设计人才》等批评性文章都分别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与评价,在探索本土设计教育特色与设计教育的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设计教育是设计发展的基石,它关乎提高社会大众的设计审美水平,为设计审美、设计鉴赏和设计批评提供实践经验与理论前提。因此,发展设计教育是提高设计批评整体水平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注释:
[1]翟墨.批评包豪斯[J].美术观察,2003
[2]俞熙娜,周广利,张夫也.设计艺术的批评与审美[J].钱江晚报,2007
[3][美]迈克尔·洛克.[英]克·鲍伊诺,唐桢璟.什么是平面设计批评[J].艺术设计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