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笛演奏风格流派与表现形式初探

2018-01-24 14:27李贵中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南派现代派竹笛

■李贵中(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艺术一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艺术的氛围给越来越多的人们营造美好的生活空间,让更多的人们因为艺术的发展而不懈地努力奋斗。中国竹笛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流派,具体而言有“南派”“北派”与“交流混合派别”,这三大派别各不相同,为竹笛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在竹笛的艺术表现形式上划分为“传统派”“现代派”,这两种表现手法虽然风格不同,但是相互补充,为竹笛艺术的传承均做了重要的贡献。尽管如此,竹笛在发展中仍然因为现实因素的限制而出现很多问题,本文也就此类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竹笛的历史及发展

(一)竹笛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历史的国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发展进化的今天,音乐艺术可谓是众多文化发展中璀璨的一朵浪花。在远古时代,中国的祖先便有了很强的艺术表现形式,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发现艺术的绝妙之处,尤其在中国的南方地区,盛产竹子,竹子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竹子可以取暖,可以制作生活用品,当中国的先人们发现竹子可以经过一些粗浅的加工制成发出声音的乐器的时候,竹子便真正走进了中华文明中艺术的历史舞台,并且通过这项艺术表现形式给更多的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趣味性,增添了人们在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的枯燥生活中的一抹色彩。据相关史料记载,竹笛在中国的发展拥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的一种乐器。在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进步,竹笛无论是在形式上与内容上,还是在演奏者的表现手法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随着时代的进步增添了很多与时俱进的元素,这也使得竹笛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渐渐增强,给越来越多的竹笛爱好者不同的艺术感受,也给越来越多的发现美、展现美的竹笛追逐者更多的品味,这在现实生活中,调节人们烦闷的心情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从竹笛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自古代开始并对艺术的欣赏与追求拥有自己独特的要求,中国的先人在走向艺术这条道路上同样也付出了几代人的心血。

(二)竹笛发展的现状

经过远古时代的经验积累,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竹笛的发展更是进入了空前绝后的高速发展阶段,新中国的建立,给竹笛的发展提供了更好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在中国战争时期,国内局势战乱,人们流离失所,每个人都生活在极度恐慌的环境之中,每个人在温暖与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已经没有过多的精力再参与到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之中,可以说,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也是竹笛发展最为辛苦与头疼的困难期。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不仅取得了独立的主权,并且在经济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均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样国泰民安的前提下,竹笛的艺术之路便开始复苏了,竹笛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艺术家与国内外竹笛爱好者进行有力的沟通,为新时代竹笛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自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发展速度不断地进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中国人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果的时候,中国的艺术领域又一次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竹笛不仅在中国国内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样以中国的艺术姿态走向了世界,并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些显著成果的背后不仅是中国人们经济腾飞的结果,同样也是当代中国竹笛艺术家们辛苦耕耘的成果,可以说,中国现阶段,竹笛的发展已经开始进入繁荣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新的竹笛思想也如同雨后春笋般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为人们带来美的感受。

■竹笛的风格流派

竹笛经过中国古代与中国现代的发展进程,逐渐形成了两种派别,这两种派别的产生主要是与地理环境、生态气候以及人文状况相关联的,因此,竹笛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所变化。首先分成了南北两派,但随后,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又形成了很多混合的流派,这也是新时代新竹笛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竹笛的形成与竹笛的进一步发展都会拥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竹笛北派

竹笛的北派主要是以西北、山东、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为主要代表的,这里气候相对干旱,气候条件的影响会对人们的心情、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等均有所影响,因此,这里的人们更加注重生活上的勤俭与生活中的力量,因此,北派的竹笛在表现形式上多是一些粗犷的音乐,在表现形式与表现手法上也是多有一些力量感,之所以以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展示,主要是由于该地人们的思想观念所决定的,在竹笛的演奏中,尽量符合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尽量能够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能够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为他们的生活的幸福与工作的顺利提供一些动力上的支持。因此,艺术的表现形式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同样,艺术也以这种内涵反作用于现实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二)竹笛南派

与竹笛北派不同的是,竹笛南派更加注重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感觉,竹笛南派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南方的地区气候比较湿润,空气更为清新,有山有水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安逸感觉,也给南方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这种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南方的人们更加细腻,在思想上由于靠近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较为超前,人们更加重注平静生活中的各种品味,更加欣赏于安静之中带来的独特的美感,这种美的感觉能够加强南方人心目中形成强烈的自豪感,他们对于南方的文化以及南方的自然风光为题材,发展竹笛的南派,其中的曲调与曲目,都是在南方人物思想的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同样又具有一定的深远意义,在南派的曲调中,多是和缓温柔的,没有北派曲调中的那种刚劲之风格,在演奏南派曲调的过程中,表演者通常是以温柔的状态进行演出,并且融合了自身南方土生土长的那种个人气质,使听众能够赏心悦目,对待南派的竹笛更是欣喜若狂。

(三)交融中的派别

中国竹笛究其派别来讲,从最初传统的南、北派划分抑或是另外一种划分方式:以北派冯子存先生、刘管乐先生等为代表,南派陆春龄先生等为代表,浙派赵松庭先生等为代表,中原派以孔建华先生等为代表的南、北、浙、中四大流派。在南北文化不断交融的过程中,中国竹笛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转机。新的经济时代下,无论是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中国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均有所提高,尤其是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快速地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信手拈来,信息来源的渠道以及信息的广度与深度均有所提高,大量信息化促进了中国不同地域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这种文化上的交流使得中国的竹笛在表现形式以及表现风格上均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这种些微的变化不仅丰富了中国竹笛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的新一代艺术的进步做了更多的铺垫,使得中国的艺术领域更加多姿多彩。

■竹笛的表现形式

中国竹笛因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在世界上都得到了好评,在演奏风格上与演奏的表现形式上均具有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影响力在世界舞台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竹笛不仅属于中国人民的,同时也属于世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竹笛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需求便出现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上的变换总体来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派”的表现形式,另一种是“现代派”的表现形式,每一种形式都在不同的角度与不同的侧面对中国的竹笛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传统派”的表现形式

“传统派”在表现形式上多以古朴、传承为主要的脉络,包括演奏者的着装风格上,多是一些古香古色的服装,之所以以这种形式的服装来表演,主要目的是能够给听众带来更多视觉上的冲击,能在竹笛声与服装的双重气氛中,给更多的人带来文化上的感染与熏陶,能够让听众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同样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传统派更加注重表演的传承性特征,他们多以古朴的风格给人们带进穿入时空的感觉,在曲目的选择和表演形式上,会查阅相关资料,对一些历史的记忆进行整理,力图在表演形式上能够有史可依,利用这种环境渲染的功效,可以将中国传统的竹笛演奏进行细致的表演,这种“传统派”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强竹笛的传承与发展,同样也能够让更多的人在了解竹笛的历史溯源上更加清晰明了。

(二)“现代派”的表现形式

在表现形式上有“传统派”,便会有形影的“现代派”与之形成对比,在中国的竹笛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传统派”在发展中注重历史的演进与历史传承,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传统派”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并有了一些新的体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大规模的文化交流,在这种背景下,“现代派”应运而生,与传统派不同的是,现代派无论在何种方面,都会与传统派形成鲜明的对比,“现代派”是传统派的一种更新。在服装上,现代派更加注重西式服装的展示,这主要是融合了西方人们的价值观念与道德素养,让跟多的人在体会中国古典艺术的过程中同样能够对西方的文化有所想法。“现代派”在音乐元素上同样加强了更多现代的感觉,融入了一些现代的成分,在曲调、曲目与曲风上均以现代的合理元素为重,现代派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的思想,这种更新观念的做法很符合目前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样为竹笛的未来发展之路提出了新的理念,可以让更多竹笛爱好者感受不同风格竹笛的表演艺术。

■关于竹笛的思考及建议

(一)当今竹笛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竹笛发展虽然进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融入了较多的合理成分,对于中国竹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确实提供了经济、文化、技术上的大力支持。然而,尽管有如此多的发展优势,但是要想使竹笛能够成为世界艺术的常态,中国竹笛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中国竹笛作为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除了业内人士对此有了解之外,外界人士几乎没有过多的看法,也没有合适的机会与场合可以对竹笛有所了解,这是竹笛发展中的有一个困境,中国的竹笛,缺少在国内的宣传力度。除此之外,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不同音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中国的古典艺术需要与国外的西方艺术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双方艺术的繁荣,但是,目前的情况是竹笛音乐工作者们对于西方的音乐文化了解不够深入,而学习西方艺术的同志同样对于中国传统的竹笛艺术更是不明白,这种尴尬的局面并不利于双方的学习,也没有办法在彼此的基础上学习到新的体会,不利于彼此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二)竹笛发展的建议

中国竹笛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呈现了很多形式,其中有很多表现手法对于今天的竹笛发展都有很多的启发,但是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由于速度快而形成的一些弊端,“欲速则不达”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在今天仍然拥有合理的内涵,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有必要做出一些调整,希望通过一些微观层面的调整能够对中国竹笛的发展尽一份力量。首先,在人们思想意识层面,要加强竹笛爱好者对竹笛历史方面知识的普及,还要加强一些对竹笛有兴趣的年轻有为的青年爱好者对竹笛的理解,这样可以使得中国竹笛的发展后继有人,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其次,加强竹笛与西洋乐器之间的交流,多举办一些国家研讨会,增进不同乐器之间的理解,使更多热爱音乐的人群能够在沟通中产生新的思想,能够让更多的音乐成分得到发展的空间,为中国竹笛的前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将竹笛作为一门普通的乐器进行大力推广,使其走进更多教育系统的音乐课堂,在竹笛的教育中,从小孩抓起,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让更多的孩子在学习竹笛演奏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将来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 语

竹笛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其中包含的传统思想拥有一些积极地正能量,这种思想从形成之初便以艺术的外衣进行包装,在艺术的气氛中,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经过传承,中国竹笛又加入了更多的现代成分,并将竹笛分为多种派别,最主要的有三种形式,即“传统派”、“现代派”、“交流混合派”,这些派别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竹笛的韵味。同时,中国竹笛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缺陷,本文将其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之后提出了一些粗略对策,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对中国的竹笛做出新的要求,并且将竹笛走进更多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增强与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为竹笛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常筝.俞逊发竹笛演奏艺术风格探究[J].艺术百家,2014,30(06):251-252.

[2]刘帅兵.竹笛的演奏风格与乐曲特色[J].黄河之声,2014,(17):66-67.

[3]许双毅.论我国南北竹笛的演奏风格与融合[J].大舞台,2013,(06):222-223.

[4]韩志友.论南北派竹笛的演奏风格与技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01):61-63.

猜你喜欢
南派现代派竹笛
My Mother
南派戏装道具的创新特征
家班聚散:福建南派布袋戏微观察
探出城市日常生活的“恶之花”:《英美现代派诗歌中的城市书写》评介
主持人语
我的坚守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浅谈南派纪录片的风格与发展路径
——以《珠江纪事》为例
竹笛
现代派绘画教堂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