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小勇(德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余继平(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民族研究院)
跨境族群是指历史上属于共同的族群,由于政治、经济、历史等原因,而生活于两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共同边境地区的各民族。他们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空间、宗教信仰、语言等方面都具有密切的联系与共同性。我国云南西部与缅甸接壤,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通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中缅边境滇西境内5个世居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与缅甸掸族、克钦族、德昂族、傈僳族属于跨境族群,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对滇西中缅跨境族群的研究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时期以及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时期等几个发展时期,特别是近些年来,对滇西中缅跨境族群研究成果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本文通过知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滇西中缅跨境族群相关研究理论成果展开全面系统的梳理,收集整理相关成果60余篇,其内容涉及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安全、婚姻以及艺术等相关内容。
中缅边境族群社会问题研究主要是指对滇西中缅边境跨境族群各民族之间所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诸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贫困问题、家庭问题、犯罪问题、生态问题、管理问题等等,进行专门性的研究。意识形态研究是指对滇西中缅边境跨境族群共同的价值、思想、观念等相关内容进行的研究。主要代表性论文有《云南边境县政府跨境民族事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缅边境城镇缅甸籍人员生计方式与生活空间——基于云南瑞丽的调查》《族际关系对中缅北界傈僳族的跨界迁徙与民族认同的影响》《云南跨境民族的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的认同研究》等。田素庆于2017年1月发表的《中缅边境城镇缅甸籍人员生计方式与生活空间——基于云南瑞丽的调查》一文,对云南德宏瑞丽境内的缅甸务工人员及经商人员进行了深入地调查,指出“作为跨境民族的缅甸籍人员”与“作为跨境流动族裔聚居的缅甸籍人员”的结构性差别,并对其生计方式、生活空间、宗教实践方式进行了探讨[1]。寸晓红于2010年7月发表的《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的认同研究》一文,从意识形态对滇西德宏中缅跨境族群各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进行了论述,并指出滇西中缅跨境族群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的意义和特征[2]。
跨境族群互动中的边境教育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涉及国家的统治和文化等安全问题。国家对边境地区跨境族群教育的关注与投入,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展示的重要窗口,是建立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大力发展滇西边境跨境族群民族教育问题,对于稳定我国西南边疆具有重要意义。涉及中缅边境跨境族群教育问题的理论成果主要有《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论云南跨境民族教育的软实力》《论云南高等艺术院校设置跨境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课程的意义与作用》《学校教育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云南跨境民族外籍学生教育现状分析》《德宏州跨境民族教育的“位育”之道》《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跨境民族教育研究》等多篇文章。吕隽于2008年完成的硕士论文《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跨境民族教育研究》,对云南德宏州地区跨境民族教育的空间范围(即:地理位置概况),德宏州与缅甸北部的教育概况进行了介绍,进一步介绍和分析了德宏州跨境民族教育的现状以及德宏州跨境民族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特点。同时,还分析了当前德宏州跨境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3]。何青颖于2013年7月发表的《云南跨境民族外籍学生教育现状分析》,文章就当前云南境内跨境民族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影响跨境民族学生教育选择的因素进行探讨[4]。何跃发表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的《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从文化安全的视角对云南跨境民族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跨境民族教育是我国文化安全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展示一个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窗口,是建立国家安全的第一道屏障[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和身份标志,滇西中缅跨境族群各民族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文化历史渊源关系,对跨境族群的研究必然要对其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研究。近些年学术界和相关专家对中缅边境跨境族群文化研究的成果颇为丰富,包括族群文化互动、文化交流、文化的变迁、文化历史、节日习俗文化等。所收集到的文献主要有《云南周边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互动与边疆繁荣稳定》《云南瑞丽地区中缅边境跨境少数民族的文学研究》《跨境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创新——以景颇族“目瑙纵歌”为例》《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中缅边境跨境民族体育文化变迁研究》《跨境民族文化的异同与互动——以中国和缅甸的德昂族为例》《跨境民族阿昌族历史初探》《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中缅边境友好往来中的使用现状分析》《中缅德昂族历史叙述差异比较分析》等。郭家骥发表于《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的《云南周边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互动与边疆繁荣稳定》,文章指出:应“将‘文化兴边,文化睦邻’确立为边疆文化发展战略,用经济发展的硬实力来支撑文化软实力的繁荣,将文化兴边确立为‘兴边富民行动’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妥善处理跨境民族婚姻交流带来的问题”[6]。秦莹发表于《民族论坛》2014年第1期的《跨境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创新—以景颇族“目瑙纵歌”为例》一文,作者以滇西跨境族群德宏景颇族传统节日“目瑙纵歌”为例,从类型、形式、内容、承办主体、参与主体等方面分析阐述了景颇族“目瑙纵歌”这一传统跨境节日的文化创新,进一步提出文化创新必须对一传统文化为根基,传承民族文化[7]。
历史上滇西中缅边境跨境各民族之间山水相连、关系密切,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商业往来。滇西跨境族群各民族之间经济交往互动是各民族交往的重要内容,中缅跨境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发展和开发旅游的广阔前景。从所收集的文献来看,对滇西中缅跨境族群经济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成果其数量颇为丰富,但从研究的结构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关于滇西中缅边境跨境族群的经济研究主要有《产业结构变化背景下中缅边境地区劳动力的国际转移研究》《中缅边境地区景颇/克钦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经济与民族关系的崭新发展》《德宏州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构建与路径选择》《在建设桥头堡背景下德宏对缅甸贸易发展研究》《中缅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可行性研究》等。由康豪完成于2010年5月的硕士论文《中缅边境地区景颇/克钦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文章分别对我国的景颇族和缅甸的克钦族的历史渊源、社会经济特点、经济状况、经济发展模式、政治结构、景颇族和克钦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等内容展开了对比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边境跨境族群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缅边疆社会的稳定和安全[8]。张梦瑶于2013年4月完成的硕士论文《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构建与路径选择》,文章依据区域特点与发展阶段,探讨了中缅跨境区域的空间结构模式与合作主体模式的构建,进一步阐述了促进区域旅游合作所应选择的路径[9]。高延芳发表于《中国商论》2017年第24期的《德宏州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文章认为滇西德宏与缅甸有着深厚的地缘、族缘与经缘关系,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一带一路”建设、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昆明—保山—芒市—瑞丽对外开放经济带等战略的实施,为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提高了基础和机遇,并阐述了德宏中缅电子商务的现状,进一步提出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的对策与建议[10]。郑颖在《在建设桥头堡背景下德宏对缅甸贸易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出,在桥头堡建设背景下应转变对缅贸易发展方式,构建中缅跨境经济合作沿边开放经济带,共建中缅睦邻、安邻、富邻示范区[11]。
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是关系到国家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大政方略。滇西中缅边境跨境族群在交往互动过程中必然存在诸多不利于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因素。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些不安全的因素,并研究其应对的策略与措施,维护其地区的和平稳定。从所收集的文献中,关于滇西中缅边境跨境族群安全与稳定的研究成果有《缅甸克钦、果敢难民问题对中国边疆安全的影响与对策思考》《中缅跨境安全复合体及其治理》《云南跨界民族的宗教安全问题探析》《德宏州中缅边境民族关系面临的问题和对策》《非传统安全视域下的中缅跨界民族问题与应对策略》《云南中缅边境毒品犯罪现状及打击对策》《中缅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地缘政治的影响研究》等。陆云发表于《大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的《缅甸克钦、果敢难民问题对中国边疆安全的影响与对策思考》一文,针对缅甸克钦、果敢两个地区的难民问题对我国滇西边境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公共安全、卫生安全以及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应对的策略[12]。封顺发表于《国际安全研究》2016年第5期的《中缅跨境安全复合体及其治理》一文,以多维的视角审视中缅边境,厘清其不安全的扩散机制。文章进一步认为:“随着未来边境安全问题的复杂化,中缅边境亟须治理领域更广、制度框架多边、治理主体多元的治理机制来应对更大的挑战”[13]。
滇西中缅边境跨境族群各民族不仅山水相连,而且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民族之间一直都保持着频繁的婚姻往来。据德宏州公安局统计,仅2015年入境通婚的人数就多达13403人。因而对中缅跨境族群的婚姻问题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政府以及学术界所必须关注的问题。从所收集的文献资料来看,对滇西中缅跨境族群的婚姻问题的研究成果其数量不少。主要代表性成果有《从民族内婚到跨国婚姻:中缅边境少数民族通婚圈的变迁》《芒市跨境婚姻及其对边境人口安全影响分析的实证研究》《桥头堡建设战略下中缅边民跨境婚姻管理创新探索》《中缅边境地区边民日常交往与跨国婚姻的形成》《中缅边境地区跨境婚姻发生动因追溯》《中缅跨境婚姻子女的生存状况调查》《中缅边境跨国婚姻择偶途径研究》等。其研究内容涉及滇西中缅跨境族群婚姻的历史变迁、人口安全、婚姻管理、婚姻动因、婚姻途径以及子女状况等方面。杨晓兰发表于《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的《桥头堡建设战略下中缅边民跨境婚姻管理创新探索》,对滇西德宏中缅跨境族群婚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跨境族群婚姻管理的制度、机制创新[14]。梅英发表于《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的《中缅边境地区跨境婚姻发生动因追溯》,认为近年来中缅边境地区跨境婚姻逐年上升的动因主要有3个方面,即:外部推力、内在需求及中介联动3个方面作用而成。外部推力主要包括地域条件、社会态势、历史文化3个方面,内在需求包括婚姻主体低婚姻成本、适龄婚配3个方面,中介联动包括“人媒”“物媒”两个方面[15]。
除以上研究成果之外,还有一些成果从其他不同视角对滇西中缅边境跨境族群展开研究,其研究内容涉及艺术、体育、音乐、宗教、分布情况以及特点等。我国著名民族音乐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民康教授许多文章已经涉及云南滇西与缅甸及东南亚跨境族群的音乐文化研究,并提出了大量关于跨境族群音乐研究的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对于跨境族群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西南少数民族暨跨界族群音乐研究25年回眸》《云南与周边南传佛教音乐文化圈论纲》《云南景洪与缅甸景栋泼水节仪式音乐比较研究》《云南与东南亚掸傣系族群佛教节庆仪式声乐的比较研究》《从跨界族群音乐研究到学科方法论跨》《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的开放性视野》《跨界族群音乐研究作为当代史及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释仪性解读》《跨界族群与跨界音乐文化》等,都大量涉及跨境族群音乐文化的研究内容。初步云于2014年4月完成的硕士论文《中缅“象脚鼓”乐器文化比较研究》,从乐器学和民族学的视角对中缅跨境族群的共同乐器“象脚鼓”的形制、种类、演奏方法、人文精神、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16]。徐祖祥发表于《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第3期的《中缅跨境民族地区基督教跨境互动的历史形态与阶段特征》一文,分别对20世纪50年代以前、50~70年代、80年代以后3个历史时期,中缅跨境民族地区基督教跨境互动的历史形态与阶段特征,深入分析影响基督教跨境互动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因素[17]。张娜发表于《军事体育学报》2014年第1期的《体育文化促进中缅边境和谐稳定的作用及困境》,认为体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可以跨越国界、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中民边境应该充实边境体育文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从而促进中缅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18]。杨在彭发表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年第2期的《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中缅边境友好往来中的使用现状分析》一文,以滇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分别对民间交流、经贸往来以及官方交往过程中所使用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情况进行分析,阐明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在推进中缅友谊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19]。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滇西中缅边境跨境族群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学术界对中缅边境跨境族群相关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当今“一带一路”、中缅合作、昆明—保山—芒市—瑞丽对外开放经济带、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战略背景之下,国家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以及相关专家越来越重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数量颇为丰富,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体育、安全、婚姻、宗教、艺术、地理等领域。其研究方法和手段也非常多样化,包括田野调查法、经济学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社会学研究方法、民俗学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综上所述,围术期未停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不会增加腰椎管狭窄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治疗事件,但会增加患者术后出血量。阿司匹林为经典一线临床用药[15],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出血量评价手段有限,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腰椎管狭窄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确切影响有待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观察。
同时,在过去的研究成果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或缺失之处,有待学术界和相关专家的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在过去的研究成果当中,普遍使用了政治性较强、具有争议性的“跨境民族”这一概念,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使用更为合理和科学的概念如“跨境族群”等概念。第二,通过文献梳理发现,过去的研究成果存在严重的单边研究,对中缅边境跨境族群的中国方面民族情况研究较多,而对于缅甸一方研究较少。研究者缺乏深入缅甸边境地区各民族展开田野调查以及其他调查,从而使研究成果缺乏可信度。第三,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学术界对滇西中缅跨境族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还处于空白,没有对滇西中缅边境跨境族群的共同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整理、保护和挖掘,中缅政府之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制度、政策以及机制等方面还处于空白,今后还需要相关部门和专家对这一领域的关注。第四,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学术界对滇西中缅跨境族群艺术的整体研究还显得薄弱,且并存在边境民族单边研究,缺乏别国统一族群不同族称艺术领域的双边研究,至此造成未系统考虑到跨境区域的艺术发展、变迁及其存在的合理性,未能考虑艺术空间(地理与文化空间)及艺术体系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对跨境族群艺术的形成机制未进行恰当地梳理和整合;在时空演变过程中对艺术多样性的形成研究还未触及或者甚少。边境民族艺术的形成、发展应该从区域的整体性,从别国同一族群不同族称在艺术领域中的发展演变的比较研究,以及跨境文化艺术交流研究,从而从艺术形态多样性、艺术观念同异、艺术价值、艺术审美、艺术行为等深入探讨,从而最终为推动东南亚艺术方面的学术圈,东南亚艺术整体研究的形成做出贡献,这些值得改进之处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需要深入研究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田素.中缅边境城镇缅甸籍人员生计方式与生活空间——基于云南瑞丽的调查[J].民族学刊,2017(01):75~121.
[2]寸晓红.中缅边境跨境民族的认同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 (7):192~193.
[3]吕隽.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跨境民族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
[4]何青颖.云南跨境民族外籍学生教育现状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01):77~82.
[5]何跃.文化安全视角下的云南跨境民族教育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35~41.
[7]秦莹.跨境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创新——以景颇族“目瑙纵歌”为例[J].民族论坛,2014 (01):42~43.
[8]康豪.中缅边境地区景颇/克钦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0.
[9]张梦瑶.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构建与路径选择[D].云南财经大学,2013.
[10]高延芳.德宏州发展中缅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7 (24):64~66.
[11]郑颖.在建设桥头堡背景下德宏对缅甸贸易发展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9):4~7.
[12]陆云.缅甸克钦、果敢难民问题对中国边疆安全的影响与对策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2017(01):10~14.
[13]封顺.中缅跨境安全复合体及其治理[J].国际安全研究,2016(05):122~152.
[14]杨晓兰.桥头堡建设战略下中缅边民跨境婚姻管理创新探索[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7~19.
[15]梅英.中缅边境地区跨境婚姻发生动因追溯[J].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5(4):28~31.
[16]初步云.中缅“象脚鼓”乐器文化比较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4.
[17]徐祖祥.中缅跨境民族地区基督教跨境互动的历史形态与阶段特征[J].世界宗教文化2016 (03):78~89.
[18]张娜.体育文化促进中缅边境和谐稳定的作用及困境[J].军事体育学报,2014(01):83~85.
[19]杨在彭.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在中缅边境友好往来中的使用现状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02):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