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艺形式语言中的“空间观念”

2018-01-24 13:28陈景风华北理工大学
艺术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陶艺家空间观念陶艺

□刘 荫 陈景风 华北理工大学

中国的各种美术著作,以论书画的书籍最多,虽然也有关于铸造铜器的书籍,而专论瓷器的书籍却是寥寥无几,这里固然有书画与文人气质相符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工艺的研究处在较低的社会地位,文人所不研习。所以导致今天对传统陶瓷艺术的研究往往都是从功能角度进行分类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器皿类,二是雕塑类。但是现代陶艺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是更加多元化的,而且从创作角度来说已经放弃了功能性,而是更多地去表达个人的情绪和思考,所以很难去把现代陶艺的作品简单归为器皿类或者雕塑类。正是因为现代陶艺的这种开放性,使得陶瓷作品与空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引入“空间观念”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空间观念”在陶瓷作品中的表现

“空间观念”本来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在绘画中的空间观念是画家传达其思想意识的媒介,空间和观念互为依存。当这种理念引入到现代陶艺中时,空间与作品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器皿类的陶瓷作品就是内部围合起来的一个个半封闭的空间,只不过这个空间用来盛物而已。比如,葵花洗(宋代·汝窑)器形拟葵花,充分体现造物之美的同时又有实用性。雕塑类的陶瓷作品是通过本身的体量感去处理空间关系的,比如,《世纪娃》(姚永康 2000年)系列,从剪纸、年画等民间艺术中吸收营养,巧妙地把童子戏鱼的形象通过泥条、泥片的扭曲与变化,充分显示了陶瓷泥性变化的同时也在尝试营造一种空间氛围。所以,现代陶艺发展到今天,陶艺家在重新审视空间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尝试创造更多的表现形式,于是现代陶瓷艺术就出现了越来越复杂的造型,很难用一直以来器皿类或者雕塑类的分类方法去归类,这些作品都是陶艺家进行探索的产物。

二、“空间观念”对现代陶艺创作的影响

传统陶艺的创作是一个非常被动的过程,强调功能效用的群体创作过程。而现代陶艺却是放弃功能效用,注重个性表达、重视视觉趣味、造型形式,反映当代生活现状、审美观念乃至生活习俗的诉求。也就是说,传统陶瓷造型的内部空间观念被打破了,它不再是一个用来盛水、盛物的容器,今天的陶瓷艺术营造的空间,承载的是人的情感。总而言之,现代陶艺的创作是重形式、重表现、重空间的过程。

现代陶艺的创作趋向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综合材料的发展,充分发挥黏土的可塑性,通过不同的造型写意表达出泥性的浑厚、古朴,毫不修饰地天然效果,陶艺家将泥条累计的形变,泥板自然的卷塌,甚至干裂、瑕疵和斑孔的记录都是在对传统陶瓷内部空间的突破。这种突破充分表现了现代陶艺创作过程中的隐喻、象征等内涵,赋予在打破传统陶瓷空间外在下的更深层次的理念表达和文化诉求。另一方面,有些陶艺家不再刻意强调内外空间的关系,不会刻意去创造那种包含内外空间结构的形态,抛弃复杂的装饰、造型去单纯的突出空间,从追求某种共性到追求个性的转变也使得陶瓷从工艺领域转向纯艺术领域发展。在大众文化大行其道的时代,陶瓷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空间观念”在陶瓷艺术中的体现就为陶瓷与其他当代艺术形式相结合,或以独立的个体在空间中占据一席之地,或与装置艺术相结合,以拼贴、安装、置换等途径去主动营造一种环境艺术。现代陶艺的“空间观念”与装置艺术相结合,在公共空间中以二维空间为载体的壁画和三维立体造型的大型陶艺雕塑和景观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艺术作品自身的点线结构处理和与环境构成的整体点线面关系又都构成了不同的形态语言特征。

“空间观念”在陶瓷艺术中的出现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传统的陶瓷艺术的空间观念其实是无意识的,而在现代陶艺中是有意而为之的,并且呈现出旨在一反传统中存在的一系列审美惯性。从很大程度上回归材料亲近人类的自然属性,现代陶艺相对于传统陶瓷艺术而言,不是一个单一的时间上的概念,而是对传统的或者说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些停滞不前的陶瓷艺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以一种旨在空间突破的态度来寻求一种新的审美标准。

猜你喜欢
陶艺家空间观念陶艺
“疯狂”的陶艺
小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微探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陶艺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
陈烈汉陶艺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
对现代陶艺的认识
中国当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