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燕
2017年11月4日,为纪念《黄钟》创刊30周年,由武汉音乐学院主办、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编辑部承办的“纪念《黄钟》创刊30周年暨第九届音乐学术期刊研讨会”在武汉音乐学院滨江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9家单位共六十余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
开幕式由《黄钟》现任副主编孙凡教授主持。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高雁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樊祖荫教授先后致辞。高雁副院长在致辞中代表武汉音乐学院院长、《黄钟》主编胡志平教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长期以来给予《黄钟》的支持与厚爱表示衷心感谢,并期望大家对于《黄钟》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提出意见和建议。樊祖荫教授在致辞中说到,30年里《黄钟》以其明确的办刊方针、高品质的学术规格、多彩的栏目设置、精心的编校工作以及大气庄重的装帧设计,受到音乐界的广泛好评。
开幕式中,孙凡副主编宣读了赵宋光、乔建中、樊祖荫、田青、伍国栋、杨燕迪、罗艺峰、赵德义、匡学飞等学者,以及《人民音乐》编辑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中国音乐》编辑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乐府新声》编辑部、《交响》编辑部、《音乐研究》编辑部、《音乐艺术》编辑部、《音乐传播》编辑部、《音乐探索》编辑部、《音乐文化研究》编辑部、《音乐中国》编辑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编辑部、《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以首字笔画为序)等单位发来的贺辞与贺信(见附录)。随后,与会代表在滨江校区合影留念,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此次研讨会共包含“纪念《黄钟》创刊30周年”、“编辑规范与学术评价”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学术传播与权益维护”等三项议题。
“纪念《黄钟》创刊30周年”议题研讨由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樊祖荫教授主持。发言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与会的历届“黄钟人”对30年来《黄钟》的办刊思想、办刊历程发表了认识与感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期许与展望;第二,期刊同仁和学者从《黄钟》的成长历史中,探讨了音乐学术期刊的办刊风格和促进学科发展等问题。
时值而立,《黄钟》已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认可,拥有了“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民族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史论研究”“楚音乐文化研究”“宗教音乐研究”“音乐考古学研究”等多个经典栏目,成为了探索编钟古乐器、荆楚音乐文化、民族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研究的重要领地。这其中除了历届“黄钟人”的辛勤耕耘之外,更离不开开创者们对《黄钟》办刊思想的准确定位与不断探索。对此,武汉音乐学院前院长、《黄钟》现任顾问赵德义教授有着切身体会。他在此次研讨会中作了题为“回顾童忠良院长关于《黄钟》的办刊思想”的发言,对《黄钟》办刊思想和特色栏目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回顾:
在童忠良教授出任武汉音乐学院院长头一年多的时间里,童院长抓了四件对学校的生存以及发展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其中一件就是为学院打开了学术窗口,创办了学报《黄钟》。他特别强调,刊物办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够体现出比较高的水平。那么关于特色的问题,他是怎么分析的呢?他说我们可以在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里面去找亮点和突破点。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的时候,童院长非常关注编钟研究,他就想,如果我们在音乐学系里办一个音乐考古专业,就可以通过这个专业带动对乐学、律学、音乐图像学的研究。同时,楚地幅员辽阔,民间音乐丰富,更有极具特色的武当山道教音乐,如果抓住这几点,就有可能形成我们自己的学术特色,形成《黄钟》的办刊特色……
80年代末期,童院长去德国考察,带回来了一份关于德国音乐院校关于音乐音响导演专业的资料。他就此提出能否在作曲系办一个音乐音响导演专业,并在学报中反映出我们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特色,也就是强调“传统与现代结合、音乐与科技联系”。这句话恐怕在音乐学院像是一个广告语,用了近30年。
1990年,在童院长的组织下,《黄钟》海外版出版,其中有童院长关于编钟的研究、杨匡民教授关于民歌色彩区的研究、孟文涛教授关于曲式方面的研究等,还有大量介绍香港、北京、上海等有关专家学术论文、学术观点以及学术动态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童院长的办刊思想是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不忘立足本校、面向全国。
因此,我把童院长的这些思想概括成三句话:一是“一个中心”,即打开学术窗口;二是“两个要求”,即有特色、有水平;三是“三个面向”,即立足本院、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赵德义教授在发言中将我们带回了《黄钟》初创的时期,强调了“有特色”这一童忠良先生办刊思想中尤为重要的方面。随后,《黄钟》历任主编、副主编、编辑,如匡学飞、刘永平、汪申申、田可文、彭志敏、崔宪、钱仁平等,分别发表了对《黄钟》办刊历程的认识与感想,并希望在下一个30年里《黄钟》能够迎面网络化、现代化以及新时代的挑战,在论文质量、选题、栏目等方面取得更大成就,将《黄钟》办得更好。
在“黄钟人”感慨万千的发言后,同为办刊人的《音乐研究》常务副主编陈荃有编审探讨了音乐学术期刊的办刊风格问题,并对《黄钟》的办刊风格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黄钟》30年,我觉得它的办刊风格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它的内容,从专栏、专业的篇幅量来说,它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另一个方面是它的形式,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装帧设计、版式、编校等,《黄钟》也形成了它的传统,今天我们看到《黄钟》的装帧让人眼前一亮。也就是说从内容到形式,《黄钟》有着自己的特色。对此,我想大胆地用一个词,我们在学术界称之为‘学统’,我觉得《黄钟》已经形成了它的‘刊统’”。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副教授刘涓涓则对《黄钟》30年来刊登的作曲技术理论类文章及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综述。在梳理了该领域的文章后,刘涓涓副教授认为当下国内的作曲技术理论研究主要存在三点不足:“第一,是研究的领域没有能够均衡的扩展,在有关西方传统技术理论的研究成果上显得不够丰富,对于中国当代音乐创作背后的传统音乐思维和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还可以进行充分地挖掘;第二,是研究的过程还不够完整,有些论文对于研究目的的阐述不够清晰,还有一些论文没能够找到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第三,是我们的研究视野还需要更加开阔,比如说那些渗透了电子音乐思维、借鉴了电子音乐技术手段的音乐作品,应该给予更充分地研究,这也需要我们分析者跨越现有的专业知识范围。”同时,她还谈及了《黄钟》对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黄钟》一直都关注着包括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在内的重要学术会议,并对这些会议进行了及时报道,对优秀的成果给予发表。并且,《黄钟》从创刊以来就尝试设置研究生专号,刊发了校内外大量的硕博论文以扶持青年学者,这些论文的作者来自全国众多的音乐学院艺术系部,所以从中也可以看到国内作曲技术理论学科人才梯队的成长路线。”
对于学术期刊而言,编辑规范与学术评价是期刊品质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办刊人不断探索与强调的问题。此次研讨会中,办刊人及学者们也专门对此进行了发言与讨论。该议题由《音乐研究》常务副主编陈荃有编审主持。
率先发言的是《黄钟》原副主编蔡际洲教授。他在题为“近年来音乐学术期刊编校问题举偶”的发言中,从标题、摘要、关键词、序言、研究过程、注释与参考文献等六个方面,举例并说明了其近期所观察到的论文规范问题。具体到标题、摘要、关键词方面,蔡际洲教授认为,在标题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不注意“恰当”和“简明”,要么题目过大或过小,要么字数过长。根据国家标准,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字,但目前论文题目却有着越来越长的趋势。在摘要方面,它应该是高度浓缩,起到客观、集中、准确地反应论文主要内容的作用,因此为体现其客观性,摘要中不可使用第一人称,更无需进行自我评价。而关键词,其作用是为了在检索时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它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同时需要具有特定性和关键性,而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通用性词语。
随后,学者们针对蔡际洲教授的发言展开了讨论。主持人陈荃有编审认为,蔡际洲教授的发言对年轻的办刊人来说尤为重要且实用。《黄钟》原副主编田可文教授则认为:“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我们越来越提倡短标题,就连广播电台的语速以及我们说话的语速都越来越快,这是时代的改变。所以我们当然要对标题进行要求,长标题确实是有问题的,但是我认为长标题也不是说不合理的。”《人民音乐》副主编张萌认为:“一个好的标题能够引起读者阅读的欲望,但学术刊物的特点是强调事实的陈述性,其文学性不那么强烈,所以我们还是要适当兼顾读者的阅读体验感,在标题上多下一点功夫,这对文章的整体体验是很有好处的。”《音乐中国》主编周勤如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这方面的国际视野:“关于标题,有一个原则,就是两个最中心的关键词加上一个功能词。什么叫功能词?就是联系关键词的介词、动词。这就是最准确、最好的方式。至于关键词,2000年我跟国际摘要组织的主席讨论过关键词的问题,他说他们不要关键词。为什么?因为你的标题里就有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了,摘要中更是集中了你所有的关键词,在现今的网络中可以轻易搜索到。因此,如果要关键词,就将标题和摘要里都没有的东西补充进去以便检索即可。”
第二位发言者《音乐传播》主编曾遂今对当今学术界普遍存在而又略显无奈的“功利性”问题发表了感想。他说:“可能是由于我们处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导致学术也被蒙上了功利心。回望《中国音乐学》《黄钟》等创刊的时候,大家都不存在功利心的问题,就是踏踏实实地走,正是因为有这种自主性和文化自觉才走到了今天。刊物,就是一个学术平台,学术平台就是学术观点、学术成果的一个平台,而这个平台不是为了拿来支撑什么。”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张伯瑜教授则针对国内学术期刊的制度构建提出了设想:“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大多采用由各自校内人员组成的编委会制度,一般由院长出任主编,副主编负责执行,然后是编委、编辑,大家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体制。那么,在这种体制下,决定权实际上是在编辑委员会那里。另一个制度,就是盲审制度,它把发表文章的权利由编委转交给了专家。一篇文章出来后,是否刊用,主编不知道,编委也不知道,而是交由两位专家,亦或者交由三位专家,其中两位同意一位不同意,那就再请一位专家,这就是盲审制度。我还有一个设想,就是能否由盲审制走向主编轮换制。什么叫主编轮换制?也就是自己学校的学报自己不当主编,让其他学校的人来轮换当。这种方式在国外很普遍。因为我认为,放弃权利是办好任何一件事情的最基本的原则。”
随后,学者们针对以上两位发言者所说的功利心问题和盲审制度展开了自由讨论。陈荃有编审认为功利心的问题还与年龄有关,年轻人生存压力大,而年轻学者如何在较大现实压力的状况下保留一定的学术自觉性,是需要探索与反思的问题。
在此项议题中,《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温永红教授作了题为“互相学习共谋发展”的最后发言。她阐述了其对武汉音乐学院、对《黄钟》的一些印象:“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非常重视音乐理论的研究,而且他们在作曲技术理论、民族音乐学、计算机音乐方面极具特色,有着过人之处。其次,对于《黄钟》编辑部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很多在国内比较有名的学者或者理论工作者,都在他们这里当过编辑,甚至编务,现在一些是走到他们学校的领导岗位,另外一些也就是成为音乐学界、音乐研究的中坚力量,这是我觉得感悟颇深的。这说明他们无论是对作者还是对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平台。再一个,就是武汉音乐学院和《黄钟》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尤其是在楚地音乐、音乐考古、宗教音乐等方面,都是他们的特长。”
在为时一天的研讨中,“新媒体时代的学术传播与权益维护”是与会代表讨论得最为热烈的话题。发言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新媒体”,及其对传统学术传播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热烈地讨论。该议题由《音乐传播》主编曾遂今教授担任主持。
《人民音乐》编辑部副主编张萌首先发言,题目为“坚守与互动:关于学术期刊与新媒体关系的思考”。他从一篇关于“美国传统媒体订阅量得到复苏”的新闻报道出发,引出新媒体对人们阅读所带来的碎片化、无限化、扁平化等影响,进而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对比,凸显传统媒体在质量、含金量等方面的优势,以此来解释“传统媒体订阅量复苏”这一似乎不符合当下发展趋势的现象,并最终提出了一个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的设想:
当下音乐期刊的发展,一方面,我们在努力地适应这种新媒体的冲击;另一方面,现在来看我们貌似是受到新媒体冲击最小的一波。这是因为我们所提供的知识是独一无二的,是带有某种独占性、专业性、不可替代性的。所以,在这一前提下,我们在利用新媒体的时候,如何发挥现有的优势,让我们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不但不减小影响力,反而能够进一步的扩大化,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此,我提出一个想法供大家商讨。我们有没有可能把现在所有刊物的力量集合起来,共同组建一个发布平台,我认为这有以下几个好处:第一,就是在这种扁平化、碎片化、无限化的媒体阅读时代,我们除了需要引领学术精神和专业水平之外,更进一步就是引领大家得到一种获取知识的标准,也就是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如何获得比较有知识含量、比较有水准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在总的平台下,以集团式的方式把我们所有的信息定期发布出来,这样整个平台的权威性、全面性和丰富性都能够得到保证;第二,现在信息发布的成本比以前网站的建设、维护成本要大大降低,这也是有利的一个方面;第三,重新编辑内容恰恰是我们在座这些人的强项,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发挥好刊物之间的协作和配合,把现有的这些学术成果以一种再编辑的方式呈现出来,以适应当下年轻读者的阅读和获取知识的习惯,也许能够让我们的刊物和学术在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下,产生更大的影响,也就是意义最大化。
对于张萌副主编的发言与提议,多位专家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编辑部副主编李姝更是表示其与张萌副主编不谋而合,也有“共同组建发布平台”,即资源整合的这一设想。其他学者则对这一设想的可行性问题、政策性问题以及版权问题等发表了看法与意见,并对学术期刊如何适应当下年轻人的阅读习惯,为读者提供更快捷、更权威、更严谨的知识出谋划策。
关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优劣势的问题,《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执行副主编杨正君教授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对目前某些学术网络,如超星、知网等在新媒体上传播学术信息的一些尝试进行了介绍。他认为,新媒体虽然传播速度更快、面更广,但在精读和存留时间上,传统媒体有着绝对的优势。因此,在新媒体无法完全代替传统媒体的这段时期里,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视为互补关系是比较恰当的。
除了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比较,并探寻结合路径之外,学者们还从办刊主体的角度出发,探讨新媒体对学术期刊办刊不同方面的影响,并对目前部分期刊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状况进行经验分享。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编辑部副主编王晓俊针对移动终端阅读问题进行了题为“谈移动终端阅读时代音乐学术期刊的办刊理念”的发言。他认为,知识载体以及阅读方式的变化,对传统学术期刊原有的办刊理念来说是一种变革和挑战:“移动终端阅读时代对我们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例如,像以往那样不考虑发行、不考虑传播已经不行了,我们不仅要考虑传播问题,还要面临二次编辑、二次推出的问题。在我们80后、90后,甚至00后的青年学者中,他们对网络媒体的接受度是非常高的,几乎全部都是移动终端的用户,这也就是说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是一个主流趋势。”
《黄钟》原编辑、副编审汪义晓从明确自身价值的角度出发,作了题为“恪守互联网环境下学术刊物清白”的发言(由《黄钟》编辑刘夜代读)。他认为:“恪守互联网环境下学术刊物的清白并不是孤芳自赏、自诩清高、自说自话,首先是要适应新环境、拥抱新技术,在这种环境下找到无可替代的价值。这些价值包括:学术严谨的价值、观点新颖的价值、视角独特的价值、警醒的价值、论述缜密的价值、质量上乘的价值、编排规范的价值等等。现在互联网上的一些自媒体有一个问题就是编排不规范,对引用的文献、数据没有标明出处,无从查找,因而读者也就对论点、论据、信息一无所知。当然这一系列问题是因为他们的后台难以有合格的编辑,而传统的纸质刊物却拥有这种技术力量。因此我们可以做自己的互联网,帮自己的学术刊物扩展影响,一家干不了可以联合起来干,比如音乐艺术类就可以联合起来办一个,这在技术上一点问题也没有,关键是要有吸引眼球的好文章。”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编辑部副主编李姝就张萌副主编提出的“共同组建发布平台”的设想发表看法。她认为:“新媒体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共享,包括作者共享、专家共享,甚至编辑共享、翻译共享。我刚刚拿到了一本《音乐文化研究》的刊物,里面的翻译也是《音乐艺术》的翻译,这就是翻译共享。在此基础上,我在想我们可不可以把期刊根据不同主题、不同栏目进行整合。传统刊物是‘千刊一面’的,在新媒体中也没有实质上的变化,那么在二次出版中能不能换一种方式,不再是每一个刊物的几篇文章扔过去,而是根据不同主题、不同栏目来传播。”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明言在发言中对纸质媒体的专业自信、编校自信等进行了强调。他说到:“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非常多。纸媒已经成为了一个夕阳产业。那么,如何在行将就木的夕阳西去的过程中,尽可能延缓衰老的时间,在这方面我们是可以大有所为的,关于这点需要我们自信。相对于电子媒体来说,我们平面媒体的自信是我们更规范、更严谨,我们有专业的学术队伍,我们有专业的编辑队伍,而且这些东西是任何自媒体都不具备的。”
在学者们展现了有关新媒体问题的各种思考和看法后,《音乐艺术》编辑部主任张延莉对其期刊在新媒体领域中所做的探索进行了介绍与反思:“我们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其一,运营微信公众号;其二,改版官方网站;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推出《音乐艺术》声像版。这个声像版以光盘为载体,在2015年3月份首次推出。但是在最新的两期,也就是2017年的第一期和第二期中,我们用网上下载的方式取代了光盘。接下去在今年(2017年)12月我们将推出APP。那为什么会这样做呢?实际上是因为在光盘版最初推出的两年多时间里,它并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突出的问题:第一是载体的陈旧;第二是使用用户群的阅读习惯;第三是思维习惯问题。读者以为我们所附的光盘和许多常规的电子版一样,只是单纯的PDF文件,也并没有打开去了解。所以,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尝试改变载体形式,着手研发移动端APP,让学术期刊的传播和阅读变得更加生活化、生动化,拿起手机、iPad就能阅读,既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也能享受到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的支持。”
其后,《音乐艺术》编辑部的数字编辑林曼对其探索中的具体举措进行了详细说明。
从以上学者的发言中可以看出,目前音乐学术期刊界对新媒体问题已有了多角度的思考,并已进行了灵活、多样的实践与探索。但同时,在适应这有利有弊的新环境时,我们还必须坚守严谨、规范、公平的学术传统,因为无论是通过何种途径进行传播,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便捷、更加生动地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
在新媒体时代这一议题的讨论过程中,也有学者将目光聚焦在了办刊本身,就目前办刊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编辑部副主编李宝杰教授就针对“地方音乐学院办刊的困境与出路”这一问题进行了发言。他认为,地方期刊最需要追寻的是“区别性”,也就是打特色牌,只有如此才能够受到社会关注,才能够见证整个音乐文献发展的过程。然而,就目前社会格局不平等的状况而言,作为地方音乐力量的地方音乐学术期刊如何寻找一个合理的出路,李宝杰教授有着四点思考:第一,办刊条件的改善对期刊内容的规划或设计提供了更多保障;第二,作为文化同质化背景下的地方音乐文化期刊,保持特色是其最可贵的地方;第三,地方期刊也要在特殊的研究领域中展示自身的作用;第四,作为期刊特别是地方音乐期刊,一定要抛弃媚俗,着眼音乐文化现实,走自然之路。也即,地方音乐期刊应该共性与个性并存,更多地关注所在地区的文化特征,在“小区域中见大学问”,以自己所有应对别人没有。
《音乐研究》编辑部副编审李一茜则从编辑一线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审稿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发表了看法:“在审稿过程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就是越来越多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或学说被引入和借鉴到音乐学的研究当中,这既是一种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在这些写作当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就是理论与音乐本体的割裂,它导致了理论和本体之间的虚焦,甚至失焦。另一个现象就是,我觉得有一些研究者,尤其是青年学者,他对理论本身的生成过程并没有认真深入地去了解,于是很容易出现用材料去套用观念的现象。在我们审稿的过程中,觉得文本创作呈现的比较好的或文献价值比较高的写作,通常都是相对长期在一个领域内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这种‘毕其功于一役’的治学的方式和写作的方式,其实是非常可取和值得大家敬佩的。”
李一茜副编审从审稿人的角度阐述了现下论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是面向作者而言。《人民音乐》编辑部编委、编辑于庆新则面向编辑团队,针对当下的改革问题以及编辑队伍的自律问题进行了发言。在改革方面,于庆新编委主要提到了两点,一个是关于教学质量的评估问题,另一个是关于核心期刊评定的问题。在自律方面,于庆新编委强调,作为教师、编辑人员的我们,应该在把住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的同时,还应避免“学术腐败”,充分发挥刊物本身应有的促进学术交流、学术探讨的作用。
《音乐中国》主编周勤如从国际高度对音乐学术期刊的办刊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就是要朝着理论飞跃。这里所说的理论并不是各种音乐学的理论,我说的是真正的音乐理论,特别是中国音乐理论。在这一方面,我认为《黄钟》作了很多的工作。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历史机遇,中国要走出去,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如果没有理论上的真正建树,建立再多的刊物也未必走得出去。其次,就是音乐学报要能够听到音乐。在前信息社会创办的音乐学报中,没办法附带音响,但现在我们处于传媒时代,我们应该用传媒去传播音响,这一点是大家所忽略的。比如说我们有一篇很好的论文,里面只有作者的记谱没有音响,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让读者,特别是国外读者相信,看到里面的记谱就能得到那个结论,你怎么让人家服气。最后,就是我们要注重刊物的学术本质。‘学报’的‘学’应该是‘学术’,而不是‘学校’。也就是说,学报不能简单化地为提升本校影响力服务,而应该突出本校的学术强项和权威性,把单项或主项的水平提高到世界一流。同时,对学校建设、管理和学术活动的报道也是十分重要的,建议以《通讯》的附刊形式随着学报赠阅,效果一样,但经过这样的剥离,学报的面貌会改变。”
此次研讨会几乎汇集了国内所有音乐学术期刊的办刊人,其中不乏一些编辑队伍中的新生力量以及新创期刊。例如,浙江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文化研究》常务副主编孟凡玉教授就在研讨会中对其刚刚出版的期刊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其“把音乐当作一种文化来研究”或者“把音乐放到文化里去研究”的这一办刊思路。
作为武汉音乐学院学术窗口的《黄钟》,已在前辈们孜孜不懈的努力中走过了30年。如今的它荣誉加身,备受认可,这是前辈们的功绩,也是后辈们的责任。因此,在纪念《黄钟》而立之年的同时,我们放眼世界,一方面强化着严谨的学术规范,另一方面探寻着新时代的发展道路。正如赵宋光先生在赠予《黄钟》30周年贺辞中所赞誉的那样:“坚定的传承,鲜明的乡土,宽宏的吸纳,清醒的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在迈向不惑之年的路上,一路高歌。
最后,祝愿《黄钟》能够如赵德义院长所说的那般“扬帆疾航新时代,黄钟常鸣传四海”!
喜迎《黄钟》创刊三十周年。回顾学刊三十周年学术历程,脚踏实地,洪论成串,体现了坚定的传承意识、鲜明的乡土意识、宽宏的吸纳意识、清醒的创新意识。
《黄钟》有坚定的传承意识。先秦曾侯乙墓出土于鄂西北,武汉音乐学院复制了全套编钟,梳理了编钟铭文,编写了继承古代乐学观念的当代乐理教材,《黄钟》传递了这一重要学术信息。《黄钟》又刊载了解读《淮南鸿烈·天文训》律数的学术论文,促进了古代律数的当代解读。
《黄钟》有鲜明的乡土意识。对于湖北音乐文化旋律音调的分区研究,杨匡民教授作出了细致的形态学梳理,陆续载于《黄钟》。对于长江流域大文化带的音乐文化分段区划,蔡际洲教授率先作出贡献,透露于《黄钟》。
《黄钟》有宽宏的吸纳意识。童忠良院长少年青年时期留学于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在和声学理论上受到Polarismus学派的熏陶,对于和声功能理论有深刻的理解。《黄钟》的编辑理念吸纳了和声功能理论的滋养,有宽宏的视野。
《黄钟》有清醒的创新意识。自上世纪后期,本世纪初期以来,面对东西方音乐文化、音乐理论在音乐学领域的交汇,《黄钟》审时度势,怀着清醒的创新意识面对各家各派的学术观点,在编辑理念上恰当应对。
面向未来,《黄钟》将准确把握自我意识,在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学报群体中继续沿着传承、乡土、吸纳、创新的大路竞步赛跑。
赵宋光
2017年10月12日
坚定的传承 鲜明的乡土
宽宏的吸纳 清醒的创新
喜迎《黄钟》创刊三十周年
赵宋光敬贺
2017年10月
成绩斐然 更上层楼
热烈祝贺《黄钟》创刊30周年
樊祖荫
丁酉年初冬于北京
黄钟学刊,立足江汉,放眼四海,乃武音学术之窗,华中人文之境,愿借“而立”年劲风,争创“不惑”年新绩。
乔建中
丁酉秋日
黄钟创刊卅周年寿
金声玉振
丁酉深秋田青恭贺
《黄钟》是我最喜爱的学术期刊之一,它为中国音乐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值逢办刊三十周年之际,特表示衷心的祝贺!
伍国栋
2017年10月3日
黄钟文章载楚地学思三十喜庆
大吕管弦奏武音乐韵九州欢欣
——贺《黄钟》创刊三十周年
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
2017年10月沪
黄钟是我最喜欢的刊物之一,敏锐,沉稳,大气。
祝越办越好!
罗艺峰
2017年10月22日
扬帆疾航新时代 黄钟长鸣传四海
热烈祝贺黄钟创刊卅周年
赵德义
2017年10月
黄钟创刊三十周年志庆
三十而立 稳步前行
匡学飞
2017年10月25日
鼓黄钟谱新乐六朝古韵
写大吕编妙文册载正声
贺《黄钟》创刊三十周年
《人民音乐》编辑部
2017年10月19日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热烈祝贺《黄钟》三十而立,祝愿兄弟学刊再创佳绩!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2017年10月
悉闻《黄钟》创刊三十周年,谨表热烈的祝贺!对《黄钟》三十年来在音乐学界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
《黄钟》是音乐学术界重要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其办刊特色鲜明,在国内外音乐学术界具有较高影响。《黄钟》创刊三十年来所编发的关于“编钟”“现代音乐”“道教音乐”“戏曲音乐”“和声”等学术专栏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惠泽几代学人。进入新时期以来,她注重学科交叉、注重学术前沿,既坚守学术传统,又注重学术创新,在音乐学界引起了较高的关注。《黄钟》办刊的方针和方法,值得我们所有同行学习!《中国音乐》编辑部愿与《黄钟》携手共进,为中国音乐学术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努力,为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我们音乐期刊应有的贡献!
祝《黄钟》创刊三十年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音乐》编辑部 齐琨
2017年10月
欣闻贵刊创刊30周年,《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谨向贵刊表达由衷敬意和诚挚祝贺。多年来,贵刊全体同仁辛勤耕耘,以积极有为的状态为音乐学术研究铺就平台,积渐下的成果为业界所瞩目。我们愿与贵刊在共同理想的指引下学习互鉴,携手并行,共谋发展。祝愿贵刊30周年创刊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2017年10月
艺海探幽无止境 黄钟浓墨书华章
热烈祝贺黄钟创刊30周年
沈阳音乐学院《乐府新声》编辑部
2017年10月
黄轩要道兴楚乐 钟鼓嘉扬赋新篇
——恭贺《黄钟》创刊三十年
西安音乐学院《交响》编辑部
2017年10月
黄钟大吕为术业之基添砖加瓦,
文以载道向问学之途求索燃犀。
《音乐研究》编辑部贺《黄钟》创刊30年
2017年10月31日
《黄钟》编辑部:
在贵刊创刊30周年之际,我们谨向贵刊表示我们最诚挚的祝贺!30年来贵刊同仁们在科研园地里、在理论战线上、在学术阵地中孜孜矻矻,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学界所瞩目。我们相信贵刊在未来的办刊道路上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音乐艺术》编辑部全体同仁
2017年10月16日
“黄钟”引领十二律编织音乐大世界
《黄钟》奋斗三十年开创学术新天地
——曾遂今率《音乐传播》编辑团队
祝贺《黄钟》学刊创办三十周年
2017年10月25日北京
潜心学术三十载 翰墨流芳著华章
——贺《黄钟》创刊三十年
四川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全体同仁
2017年10月
祝贺《黄钟》创刊三十周年:
黄钟大吕 德音远播
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文化研究》编辑部
2017年10月23日
《黄钟》编辑部
胡志平主编、孙凡副主编:
欣逢贵刊创刊30周年,谨以《音乐中国》编辑部和我个人的名义表示衷心的祝贺!
20年前的1997年,当我预见到中国音乐文化必将在新世纪中走向世界而开始在海外和国内奔走筹备以翻译发表国内音乐文论为宗旨的《音乐中国》英文学报的时候,正是武音和《黄钟》率先给予道义和实际行动上的鼎力支持,举院上下开怀相拥,呼应配合,毫无保留。创刊号出版后,《黄钟》旋即发表专文详细评介。当我为了推动国内音乐学术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而呼号的时候,又是《黄钟》从1997年起率先发表了我的多篇通信并引发了1999年有关中国传统理论研究的大讨论。
那次访问,《黄钟》慷慨赠我十年存刊,以后20年从未间断。楚人之诚之挚,可见一斑。这使我有机会见证贵刊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地方院校学报晋入全国性核心期刊的。在我看来,《黄钟》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大气度,总体上表现出在以律学、乐学和形态学研究为领先的广义音乐理论探索上的深度和力度,并且一贯坚持以研究音乐为主的、形而下与形而上辩证贯通的学术作风。这些特色,《音乐中国》都引为见贤思齐的榜样。我也注意到近两年来贵刊的改版,进一步去掉了争“大”的浮夸之心,专注论文质量和编辑质量,是十分睿智的举措。
同时,我也想借此机会告诉大家,《音乐中国》不负国内同仁的期待,已经以特事特办的自主探索架起了一座史无前例的让中国音乐学术通向世界的桥梁,积累了汉英音乐文论翻译学术的经验,并且成为国际音乐期刊摘要组织RILM认可的核心(core)期刊,所发表的论文全文登录这个组织的文库网站面向世界并永久保存。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愿与《黄钟》及所有国内音乐学报比肩而行。愿世界因我们的善行而美好。
此致
儒礼
音乐哲学博士、《音乐中国》主编:周勤如
2017年10月17日北京
热烈祝贺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黄钟》创刊三十周年
律吕殷夏仓颉志 黄钟一统礼乐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丁酉八月
风雨半甲子 辉煌三十年
耕耘终有获 闻达行业间
祝《黄钟》创刊三十周年!
愿《黄钟》越办越好,再铸辉煌!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
2017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