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文雅
当前,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法治传播也呈现出繁荣景象,法治节目数量众多、样态多元、传播面广,为构建法治环境、规范社会行为、推进法治教育、增强受众法治意识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国内法治节目的代表,央视《庭审现场》节目在保持自身中立性的同时,给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人充分的话语权,将案件审理过程中各方代表的陈述和辩护进行呈现,寓法治精神于其中。节目主题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期都为受众讲解一个案件的来龙去脉,通过对法院在审判过程中重要环节的层层展示,生动阐释了法律条文的意义,为推动建设法治中国,提升受众法治意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法治节目的题材源于人们的真实生活,具有平民化、纪实性特征,现场感和画面感强,能迅速吸引受众眼球。但大部分法治节目采用单线性叙事,内容大同小异,使节目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局限。因而,如何制造悬念吸引受众,增强法治节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对于法治节目发展至关重要。《庭审现场》通过搭建“交融式”叙事结构,以及“平行蒙太奇”的叙事策略,多线交叉,既梳理了案件信息,对双方当事人的生活轨迹进行了还原,又真实记录了庭审过程,将现场细节全方位呈现,达到了“目击性”与“进行时”并存的目的。
在案情推进过程中,多维度的叙事能让真相趋于完整和准确。以《男子状告保姆案》这期节目为例,节目组对采访内容进行后期剪辑,交替呈现了保姆、业主、业主邻居、辩护律师、法官等多方观点和态度。例如,节目将法院庭审现场各方的陈述、判断以及案件亲历者、目击者的态度和说法一一呈现出来,当被告保姆强调自己对原告业主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很好时,业主的邻居们透露,原告母子俩生活艰难,还屡次找邻居们乞讨食物吃,两种说法自相矛盾,被剪辑到一起后,形成戏剧性的冲突效果。通过将相关信息串联整合,节目挖掘出被掩盖或被忽视的事实,成为吸引受众理解事实的关键。
在法治节目井喷的当下,创新是节目可持续发展的灵魂所在。《庭审现场》通过“举案说法+庭审直播”的叙事模式,以多元化的编辑技巧对案件发生过程进行画面还原,引导受众融入案件的审理进程中,跟着法官一起分析案件,强化了普法效果。同时,对案情的重点内容进行采访,不仅传递了案件信息,还原了事发现场,对法律事实、法律依据以及法律结果等进行了“现场教学”,真正使节目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庭审直播体现纪实性。在具体案件审理过程中,节目通过记录法庭审判的各个环节,客观、直接、公开地将庭审现场的具体情况展示出来,让观众更好地体验庭审的各个过程,增强了节目的代入感和纪实性。为此,节目组不仅全程跟拍庭审现场,还要联系办案单位,记载事件背景资料,采访当事人等。随着法庭调查、举证、质证等一系列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媒体在每次庭审过程中都秉承客观中立原则进行记录,让观众既看到亲历者和当事人发声,了解这些当事人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走上违法的道路,也可以直观探寻各类庭审现场,深入了解每一个事件背后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升受众法治素养。
例如,在《暗藏玄机的快递》节目中,将庭审现场的法庭事实调查、法庭辩论和到庭被告人陈述三个环节一一展现,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的时候,被告人进行了当场否认,而后法庭证据明确其犯罪事实,审判长宣布对被告人以贩卖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充分展现出“法律铁面无私”的刚性话语。节目也会着重记录犯罪嫌疑人的陈述和辩词,尤其是在宣判后对其忏悔心声的记录。这可以让受众更好地理解事件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为受众的日常行为提供依据。
举案说法增强借鉴性。节目通过对不同当事人故事的讲述,为观众上了一堂堂“现身说法”的生动法治课。例如,《除暴利剑》这期节目讲述的是一起系列抢劫冬虫夏草杀人案,宣判后犯罪分子被分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节目通过对案件审理过程的全方位披露,展现出对个体的关注和对世事的关切。同时,节目官网上传了“编导手记”,讲述了从拍摄之初到法庭宣判之前,媒体难以区分当事双方到底谁负有责任,而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是为了告诫那些违法犯罪谋取私利、危害社会的人。在节目案例选取中,既有《溺亡的母亲》《血案悲情》等刑事案件,也有《抚养权之争》《赖账的代价》等民事案件,反映了监护人责任、知识产权侵权、医患纠纷等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观众可以在节目中找到一部分答案,明确其中利害关系,继而增强敬畏法律、理性维权的意识。
全方位采访,规避片面说辞。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法治节目受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未采访到全部当事人、律师及法官,往往只选取一方说法,而忽略了另一方的观点,这容易导致节目内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甚至有失偏颇,损害了节目的权威性。而《庭审现场》通过全程记录案件的审判过程,在每一个案件的审判环节都一一呈现当事人的陈述、律师的法庭辩论以及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展示,为当事双方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供了平台,有效规避了这一问题。通过不设立场式的客观记录,侧面展现法律的公正与客观,使节目更具有说服力。
以法官解读凸显节目知识性。
节目借助法院审判长通俗易懂的话语,让受众明晰其间的法理意义,形成学法、懂法、遵法、守法的良好法治舆论氛围,强化法律知识传播的有效性。例如,节目《文身之争》中,讲述了初中生小杰因一时冲动选择文身,导致未来的求学、参军、就业等发展方向受到严重影响,小杰父母将文身店老板吴玉良夫妇告上法庭后,法院依法对该案进行公开审理。该案涉及未成年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主动或被动文身的现象时有发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节目除了全面展现案件的审查情况,对案件的审理、判决一一记录,按法庭审理流程,将庭审现场双方律师及当事人的陈述、证据予以呈现,还在案件结束审理后,采访了该案的审判长、浙江省江山市人民法院法官,其以专家学者的身份为受众普及法律知识,如传播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和相关的自我保护意识等,有条理、有逻辑而又剖析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强化了节目的普法价值。法官是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照法律和政策,作出判决并宣告判决结果,从而解决当事双方的争议。通过这种“具体案件具体说法”,审判长通过对案件背后隐藏的法律知识的讲解,让受众更深入了解相关法律条例,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在答疑解惑中引导思考。《庭审现场》通过梳理法律案件原貌,在庭审开始之前,会抛出若干与案件相关的法律话题,吸引受众的注意,引发大家对法律问题的深入思考。例如,在一期关于“抚养权大战”的节目中,针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养父是否能取得抚养权及监护人资格?”“弃女而去的亲生母亲是否具有继承其丈夫补贴金的权利?”等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在这一过程中,节目充分发挥了电视的可视化优势,将当事人不为人知的事实信息,律师陈述时援引的法律依据,法庭的庄重肃穆和法官的威严,以现场纪实手法呈现给受众。在《致命救生衣》节目中,主创团队针对“受害人是否穿戴了救生衣”“索赔百万是否合理”等问题进行悬念设置,将受害人家属、旅行社负责人、双方律师、审判团等不同代表的观点和说法予以突出,并在节目循序渐进的叙事节奏中,全程跟拍案件审理实况,最后通过结案时的法庭宣判,为受众答疑解惑,让大家在潜移默化的接收过程中受到感染,并以此引导日常行为。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生活中需要运用法律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法治传播的道路上,法治节目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未来需要更多具有求异思维的法治节目来传播法律知识,培养受众的法律意识,并为社会公平、公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