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叙事学角度浅析话剧《暗恋桃花源》

2018-01-24 04:39
新世纪剧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戏中戏江滨武陵

《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1986年导演的话剧作品,在台湾首映后大获追捧,成为中国话剧史经典之一,已经在海内外巡演数场,也曾被各剧种改编,每一种都十分受欢迎。《暗恋桃花源》的成功并非建立在营销或是“明星噱头”之上,而是用独特的戏剧叙事话语对整部话剧进行现代重塑,利用戏中戏结构融合现代与传统,利用优秀的场面调度进行多时空叙事,凭借独特的叙事风格征服海内外观众。

《暗恋桃花源》(本文根据话剧《暗恋桃花源》1999年的重塑版本进行文本分析)讲述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暗恋”和“桃花源”)因为误会用了同一个彩排场地,演出在即,只能共用一个舞台排练。《暗恋》是一出现代爱情悲剧:男主人公江滨柳和女主人公云之凡因战乱分别,后双赴台湾却彼此不知,四十年后,江滨柳弥留之际,通过登报方式寻找云之凡,最终二人相见,却已是人颜老去,物是人非。《桃花源》则是一出古装喜剧,背景是古代武陵,渔夫老陶发现妻子春花与房东袁老板有私情,被逼无奈出海打鱼,历经千险,误入桃花源,遇到长相酷似春花和袁老板的夫妻,三人度过美好时光后,老陶回到武陵,发现老婆与袁老板认为老陶已死,二人再婚生子,生活充满矛盾。除了以上两条故事线索,还有另外一条游离在两个剧组故事之外,源于现实生活之中的线索:一个衣着怪异的年轻女人乱入全场,寻找她的情人刘子骥。导演利用三条毫不相干的线索彼此打断,重新解构,创造出新颖的戏剧结构,碰撞出大创作,从故事的整体来看,两个剧组一边相互打岔,一边因台词意外洽和,彼此串场,导演用不同时空中人物丰富的戏剧语言,创造不一样的矛盾冲突,现代与传统、梦境与实际、悲情与欢喜、理想与现实、幻觉与真实的碰撞,看似复杂却又清晰地印证导演苦恋、思乡、寻找的主题。

一、“找寻”主题下的多线索悲喜结构

从整部剧作来看,《暗恋桃花源》是一部融合多主题、多线索的套层结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戏中戏”结构。但与普通的戏中戏不同,该剧戏中含两戏,并且是毫无瓜葛的两个剧目,导演巧用同一舞台排戏这一“症结”设置矛盾冲突,运用道具、台词、演员表演将两戏串在一起,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全剧共有三条线,一条是“暗恋”剧组内部线索,一条是“桃花源”剧组内部线索,一条是现实的外部线索(包含疯女人、舞台争端、导演讲戏等情节)。整部剧又是以演戏-抢舞台-各自拍戏-一起拍戏-剧终顺序时间进行,所以从叙事结构来讲,还可看作开放式结构。

《暗恋桃花源》(1999年版)共15幕,由现实情节线索打断两个戏中戏进程,为了实现间离,也为实现连接,为故事时空跳脱埋下伏笔,这种“打岔”是一个承上启下作用,可将两个剧情毫无关联的戏剧文本拼贴在一起,创造出宏大叙事结构,因此,该剧广阔的结构枝桠可被分为:1.剧组外部矛盾;2.剧组内部矛盾;3.戏中戏《暗恋》;4.戏中戏《桃花源》;5.怪女生寻找刘子骥五部分,表达近似的主题:找寻。找寻合理的解释,找寻丢失的爱情,找寻遗忘的回忆,找寻人们心中的极乐之地和理想追求。

布莱希特特别强调话剧的抽离感,他认为,演员应当时刻保持自身感情独立,演角色但不完全成为角色,同时,观众也应从沉浸式观影习惯中解放,有充分的审美自由。《暗恋桃花源》现实情节部分即是创造这种间离感,不单是演员与角色,演员与演员之间,也存在于角色与观众之间。导演利用复调结构,将双方剧组相互打岔制造出的虚实迅速切换,将剧本、演员、观众以异态割裂,创造观众与演员、观众与角色、演员与角色的多层互动,打破观众被动接受的传统效果,让观众从两条戏中戏线索中抽身,不断提醒观众正在排戏,形成间离感,引发观众对舞台呈现的思考。这是一种弱化戏剧冲突的方式,与开放式结构淡化戏剧冲突的特点相一致。这样,观众不至于在观影过程中有疲惫感,不会因线索繁复感到顾此失彼,可以将注意力有效分解至戏中戏上。

作为戏中戏,两个故事则双双采用强调明显、有力戏剧冲突的闭锁式结构,从故事接近高潮的部分开端,构成情节线,情节冲突集中发展。赖声川认为,悲喜剧并不是反义词,而是一体两面。《暗恋桃花源》便是对悲喜剧融合的最好例子。《暗恋》和《桃花源》一个是凄美、安静的爱情悲剧,一个是粗俗、闹腾的夸张喜剧,二者截然不同却又强弱互补、平衡,彼此不喧宾夺主又相得益彰。这种一体两面贯穿话剧始终:战乱上海和和平台北,下游的武陵和上游的桃花源,云之凡与江滨柳的关系疏远对比,老陶前后性格和心境变化等等,这种对照结构在两剧最后仍然存在,江滨柳终见云之凡,不失为一种告慰,而老陶看到现实中的春花和袁老板的态度,留下一声叹息,黯然离场,两条河流异源终融,悲喜剧在最后一刻相互转化。

二、时空交错下的戏剧互动

与小说相比,话剧在时空表达方面极具特点。戏剧空间包括现实剧场空间和戏剧表演空间,戏剧表演空间又包含直接环境空间和间接心理空间。

《暗恋桃花源》在时空方面跨度大,有人称“暗恋”是一出“时间悲剧”,“桃花源”则是一出“空间喜剧”。两个多小时时间,“暗恋”讲述了横跨五十年的爱情,中间穿插各种梦境、想象,“桃花源”利用各类道具、象征手段来助攻空间变换,导演用很多巧妙的办法实现了异时空事件出现在同一舞台的想法。

(一)戏剧表演环境空间自由转换

戏剧表演环境空间即舞台。由于管理人员安排失误,两个剧组只得共用一个舞台排演话剧,两剧组由此产生了现实生活矛盾,促发了整体话剧进程,也正是这个失误,让“戏”与“戏中戏”可以在同一舞台实现,也为第十一幕舞台一分两半,两剧组同时使用做铺垫,整部戏的高潮部分由此产生。导演利用第三条现实线索,营造真实的排练环境,演员入台下台随意,与现实的排演现场相一致,也与“抢舞台”这一争端相符合。第三幕云之凡和江滨柳在深情告别时,“桃花源”剧组从幕后走进前台,让原本离别的伤感带上了搞笑的气氛。还有一次经典打岔,出现在老陶在桃花源与长相酷似春花和袁老板的夫妻二人共度欢乐时光之时,导演利用灯光的明暗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在灯光一亮一暗时,“暗恋”剧组成员依次出现在后台,打破了整个戏剧平衡,欢乐时光结束,所有人回归现实。导演用“强制性”手段来实现表演环境空间虚(戏中戏)和实(现实的排戏过程)的自由转换。

(二)细节处理塑造心理空间

在第六幕,江滨柳生病不能晒太阳,江太太想将其扶回室内,江滨柳拒绝,而在最后,江滨柳与云之凡最终相见却又相顾无言,云之凡离开后,江滨柳终于明白,他一直寻找的那份感情只能永远留在五十年前了,等待五十年却发现物是人非的悲痛,导演用一盏聚光灯强打在江滨柳身上,把江滨柳照回现实。

作为一出爱情悲剧,“暗恋”整部剧渲染的都是江滨柳对于初恋的思念,戏里的现实生活中与跟他结发多年的妻子江太太始终有难以逾越的心理鸿沟,却又难以割舍。为了突出这一情感状态,导演利用梦境实现了对江滨柳心理空间的表现。江太太向护士轻声抱怨江滨柳与她交流甚少,放起了江滨柳喜欢的音乐,灯光暗,年轻的云之凡上台,护士和江太太在前排左下和中下位置,以采访形式回忆二人相识、相知,后排灯光暗,前后形成两个异域空间,江滨柳随之凡潜入阴影,一边是江太太的的现实生活,一边是江滨柳的梦境。两个空间是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形成2∶2对话模式。一个电话打来,江太太接起电话,江滨柳即将醒来,他站在阴影与明亮的交界处,似乎在愧疚,似乎在犹豫,似乎又不舍,那种踌躇的模样让矛盾的心理跃然舞台。

“桃花源”作为古装喜剧,在武陵、桃花源两个时空切换,导演巧妙运用戏曲的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表演特点:演员有相应的武打动作,音乐有戏曲鼓点,老陶在捕鱼过程中有高亢的船歌,有虚拟的划船、走路等程式化动作来突出情节。一间房,房里有不和的夫妻;一床被,被里有微妙的邻里;一条江,江里有惊涛骇浪,激流漩涡;一片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这些空间、地域变化都是靠幕布、画板、被子等道具及演员表演协助完成。同时,空间变化反向影响演员表演。老陶从武陵来到桃花源,被环境同化,当他再返回武陵时是一年以后,儒雅谦卑的他想把春花带回世外桃源,武陵却早已不是他离开时的武陵,春花和袁老板再婚生子,本是武陵人的老陶却被认作从阴曹地府来的异端,来索命的神经病,武陵再也回不去了。桃花源里的乌托邦和“暗恋”里江滨柳的爱情理想有些相似,春花和袁老板对于世外桃源的不理解,就如同江太太他们对江滨柳的心事不理解,最终,所有人都得回归现实。

三、多元修辞助攻戏剧叙事

整体来讲,该剧主要用了借代、双关、跳脱等叙事修辞手法,尤其是在戏剧冲突明显,对白多笑点集中的“桃花源”部分中体现最为明显,以第四幕举例。

以借代彰显老陶人性懦弱。在第四幕,“武陵三角”开场,老陶用两张饼代指春花和袁老板,用刀代指自己。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看出老陶早就知晓老婆偷情这一现实,为什么买药买一天?其实就是去幽会。可见内心对于这件事是痛恨的清楚的,但是他对妻子偷情却无能为力,只能在家没事找事,把两张饼代做春花和袁老板,拿饼出气,这就格外彰显了老陶的懦弱。

剧中使用双关丰富剧情。袁老板到春花和老陶家送被子,三人摊开被子,以被为幕,借着欣赏被子的理由,袁老板和春花二人情不自禁在被子里依偎,两人眼睛望着被子,手上动作丰富,一段双关语就此展开。在之后,袁老板拿打鱼的大小来表达对老陶身体的鄙夷,老陶鼓励老陶:做人要努力,要有理想,想要得到什么,你就闯进去,把他硬抢过来,你懂我这话的意思吗。此处实际仍是一语双关,是在说他自己,要把春花抢过来。

跳脱是戏中人物说话时由于事件发展特点,把话说了一半而不往下说了。第二幕中,老陶和春花鼓动老陶去上游打鱼的一段对话运用了明显跳脱。从中可以体现出二人明显的弃老陶于生死之外的意思,一唱一和的默契程度更加印证二人出轨关系,老陶个人蒙上了悲情色彩。

《暗恋桃花源》是一部在不断打岔中完成的经典剧目,他让观众认识到,悲喜剧可以做到浑然一体,两个戏看似毫无瓜葛,实则殊途同归,他用戏剧化手法告诉观众,人的一生就是喜忧参半的一生,你无法参透别人的内心,就像你内心深处那无人倾诉的孤独,我们从江滨柳的年轻时代走来,幻想着可以生活在桃花源,遇见江滨柳和云之凡的美好爱情,却在岁月的浪涛中被各种意外打岔,逐渐放手走散,最终成为生活中的春花和袁老板。

猜你喜欢
戏中戏江滨武陵
休妻用狠招
吃虾记
戏剧之我见——《我爱桃花》小剧场话剧的探索精神
论《阳台》中的人物与镜像的关系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暗恋桃花源
武陵晨曦
我是玫瑰你是花
一次成功的破袭战——谈奇袭武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