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敏,刘秋国,张再良,余晓玬
(永州市林业局,湖南 永州 425000)
近年来,粮油安全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食用油的品质和产量。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与其它食用植物油相比,茶油不仅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角鲨烯、维生素E、β-胡萝卜素、β-谷甾醇和生物酚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不仅使茶油具有保健功能还能延缓茶油氧化。有研究证明茶油中的油酸对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延缓动脉粥状硬化等疾病有明显的作用[1]。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是不可或缺的。永州作为全国5个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之一,具有发展油茶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潜力,近几年,湖南省政府和永州市政府相继对油茶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永州油茶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期。
永州市现有油茶林面积198407hm2,居全省第二位,主要分布在零祁盆地和宁道江盆地。全市油茶林面积在6666.67hm2以上的县区有9个,其中祁阳、道县、宁远3个县的油茶林面积均超过20000hm2 [2]。油茶种植主要有以下4种经营模式[3]。
1) 农户自主经营模式。农户自主经营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自行种植、管理、采摘、压榨、销售或自用。目前,这种经营模式是永州市油茶产业中最传统、也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
2)大户种植模式。据统计,目前永州市活跃着300多家种植面积在6.67 hm2以上的大户,总种植面积约13333 hm2。他们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技术,其通过租赁、承包、转让等形式获得林地的经营使用权,集中连片种植油茶,是现阶段永州油茶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
3) 专业合作社模式。永州各县区林农共成立了70多家油茶专业合作社。社员以土地入股,一般负责苗木栽植、培管和采摘等劳务工作,按照约定的比例分配收益,而合作社则为社员提供种苗、肥料、技术指导、销售信息等服务。推广合作社模式是整合永州全市油茶林资源,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也出现了种植散户自行组织成合作社的形式,抱团发展。
4) 企业带动模式。永州市油茶加工企业众多,同时也不乏广东农垦集团、中联天地集团、湖南天沃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天惠油茶有限公司等这样的油茶产业战略投资者,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建立或者联营建立了油茶基地。据统计,这些企业通过“企业+基地”、“企业+基地+农户”等方式总共带动了12万多户农户,惠及人数达50多万。这种模式是今后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目前,永州市有各类油茶加工企业和小作坊150余家,年加工能力10万t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年加工能力10000 t以上的有新金浩、湘浩和永大九嶷3家,年加工能力5000 t以上的有5家,年加工能力1000 t以上的有11家。其中新金浩年加工能力50000 t,茶油产销量居全国第一,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油茶加工企业。2017年,全市油茶籽产量近20万t,油茶产业产值超40亿元。近几年,大自然、林之神等公司还推出了一系列的油药产品、茶油洗护产品、茶油化妆品等,深受消费者青睐,为我市油茶产业的发展又增添了一份力量。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丘岗山地多,是湖南省四大重点林区之一。油茶在永州已有2000多年的种植生长历史,全市适宜油茶栽植的面积达40万hm2以上。
茶油是永州市的传统食用油,永州市作为全国首批5个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之一,油茶文化底蕴深厚,油茶种植、加工企业众多。永州市的油茶分布相对连片集中,全市面积在666.67 hm2以上的连片基地有道县桐油坪、祁阳唐家山、祁阳八宝、宁远太平等22个;面积在333.33 hm2以上的基地有28个;面积在66.67 hm2以上的基地有70个。这对规模化生产加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科研方面,永州处于全国前列。原湖南科技学院管天球教授及其团队围绕油茶产业链共主持完成市厅级以上课题15项,获得地厅级以上的奖励10项,出版专著14部,获省、市级登记和鉴定成果60多项,申请专利118项,已授权70项。研发的自然落籽油茶品种筛选及集籽技术大幅度节省了人工采摘成本,并使茶油产量达1132.5 kg/hm2[4],该技术是国内油茶产业技术的重大突破。永州市林科所作为地市级油茶科研推广单位,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选择培育油茶优良类型,其对零陵珠山红花、江华沱江黄球、宁远油光茶进行了选择培育,6年生的茶林油茶产量可达270 kg/hm2 [5]。永州市目前有6个油茶定点育苗基地,3个油茶采穗圃(其中1个新建中)。近3年来,全市每年嫁接油茶品种10~12个,嫁接数量1000~1300万株,可出圃良种合格苗木500~600万株。通过联合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持续不断地科研攻关,永州市在油茶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低产低效林改造、丰产栽培、测土配方、精深加工以及油茶产业的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2014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8号),2016年2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全国大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家对油茶产业发展实行大力扶持政策,发展油茶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粮油安全战略举措和国家行动。
2009年,湖南省政府、永州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2016年,为加大金融支持,湖南省林业厅、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以及湖南省农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签署了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综合金融服务备忘录,并联合推出了“油茶保贷通”;2017年7月,在湖南省林业厅的支持下,湖南省油茶产业协会和湖南省湘联油茶商会共同发起组建了一家新型平台型企业——湖南联合油茶产业有限公司,以促进湖南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5年永州市成立了油茶协会;2015年永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努力建设油茶强市的意见》,2016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永州市召开。永州市林业“十三五”规划将高产油茶基地项目和油茶百亿产业发展工程纳入了重点实施工程。这对永州市油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茶油色味独特,易被人体吸收,且耐贮藏[6]。目前茶油的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长江以南,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还属于销售真空区,这对茶油市场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和潜力。而油茶树四季常青,花色洁白,适应性强,能够抵御冰雪等恶劣自然灾害的侵袭,因地制宜地发展油茶产业,可以保护耕地“红线”,同时还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美化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态面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7]。
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大部分油茶林都是分山到户,经营者不愿长期投入,经营粗放,大部分油茶林处于自然生长状态,仅仅捡拾“露水财”,产量较低[7]。
林地流转面对的对象多而复杂,部分林农并不配合,甚至出现哄抬租金的现象,加上正处于不动产证改革期,林地流转困难情况依然存在。油茶产业前期投入大,见效慢,油茶加工原料的采购具有季节性,采购季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林地流转困难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抵押贷款,因此大部分经营者都存在资金不足的困难。
目前永州市的油茶加工企业很多,知名品牌也不少,如金浩、银光、林之神、大自然等,但更多的是传统小作坊式加工,它们大多生产的是毛油,没有经过精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销售价在100元/kg左右。再加上调和油比例没有标准,压榨油和浸出油没有严格区分,市场比较混乱。
目前永州市的油茶加工企业中普遍存在加工能力过剩的情况。如林之神设计茶籽油产能为5000 t /a,而2015年的实际产量只有550 t左右,一年中的生产月份主要集中在11月中下旬至翌年的3月底。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供应不足以及纯物理压榨油的市场需求不旺。
目前永州市的油茶采穗圃使用的适合永州市重点推广的品种有8个,而全市约有30 %的油茶林是建国前就存在的,真正使用良种更新造林的只占全市油茶林总面积的10 %左右,而且有些油茶林即使使用了良种造林,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出现不挂果或少挂果等问题。
2011—2012年永州市油茶有害生物专项调查显示,全市油茶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3.22万hm2,发生率高达16.91%。油茶软腐病、炭疽病等病害常年发生,油茶尺蠖、茶籽象甲、油茶毒蛾在林内常见,一旦气候等条件适宜,即可暴发成灾。近年来,极端气候多见,而新造油茶林几乎全部为油茶纯林,且林下植被稀少,相对集中连片,林分对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差,这些原因都将导致油茶有害生物发生呈上升趋势。
树立并深化产业化经营观念,结合永州市的油茶发展现状,优化当前的产业布局,做好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出永州油茶的资源优势, 打造油茶科研、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培养名牌产品,打出油茶产品的地区名片。依托交通优势,逐步引导形成“两群四带”(即零祁盆地油茶产业群、宁道盆地油茶产业群、衡枣高速公路和322国道油茶产业带、二广高速油茶产业带、207国道沿线油茶产业带以及厦蓉高速油茶产业带)的发展格局[8]。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整合重组油茶产业;促进林地流转和抵押贷款,用好财政贴息、农信担保和政府增信杠杆;整合发改、农业、国土、扶贫、退耕还林、欧投等项目,争取国家林业局油茶项目、中央和省财政加大支持;抓好资金监管,努力做到项目资金精准支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油茶林新造前期投入大,周期长,一般需要投入资金4万元/hm2,达到盛产期需7~10 a,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创新经营模式,以短养长,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综合效益。林下种植药材、红薯、花生、西瓜、养蜂、养鸡等,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又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增强经营者的信心和积极性,还能提供天然有机肥,回返油茶林,且林下种植可以通过承包到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的方式与油茶林的管护结合起来,以耕代抚,提高效益。
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油茶特色小镇。随着物质生活条件日渐改善,自驾游、亲子游等周边地区休闲越来越多,欣赏油茶花、体验摘茶果、品尝茶花蜜等活动都十分具有吸引力,可通过向市民推出这些生态旅游活动来提高综合效益。
多方式、多渠道宣传茶油功效, 扩大茶油的社会认知度,增加茶油的消费群体和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对北方的销售真空区,要加大力度宣传,让“不知为何物”转变为“跃跃欲试”,提高茶油的市场需求,以市场消费带动加工,以加工带动种植,同时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强化品牌意识、标准意识,培植名牌产品,以质量和诚信开拓国内外市场,全方位提高市场占有率。
据测定,每生产100 kg茶油产生的茶枯中,可提取粗茶油20 kg、茶皂素90 kg、优质饲料200 kg;而产生的茶壳中,可提糠醛32 kg、炼栲胶36 kg、碳酸钾60 kg、活性炭60 kg,并能衍生出醋酸钠25.6 kg、冰醋酸6.4 kg。另外,精炼过程中还会产生皂脚等下脚料,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等[9]。茶油本身还具有良好的护肤作用,茶饼还可以防治水稻田有害生物。因此,在努力提升茶油加工工艺,提高茶油品质的同时,还可大力推广对茶油提取剩余物进行精深提炼加工的工艺,开发相关衍生产品,如清洁、护肤产品、生物农药等,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
实行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发展油茶产业。各级林业部门努力做好市场监督、种苗监管等工作,同时向林农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应用、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加强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标准化管理和生产,对种苗、施肥、防治有害生物和无公害绿色生产等一系列要求严格把关,加大测土配方等科技成果的应用,同时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高产量的同时,提高油茶林的抗有害生物能力,规范采摘秩序,真正做到优质丰产。
把油茶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依托贫困地区生态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创新油茶经营模式,构建油茶生态产业链,既要保持原来的绿水青山,还要将油茶山变成“金山银山”,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和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油茶林基地务工、土地资源入股分红等方式,让贫困地区农户多渠道、全过程获得收益,提高农户的生活和健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时代的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先进的技术信息,农业信息的互联网化还有助于需求市场的对接,与此同时,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减少产品买卖中间环节,可以增加农民收益,也可增长企业的销售业绩,原料的采购同样可以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来进行,加快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几年快速发展的O2O商业模式也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油茶产业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互联网带来的这些益处同样受用。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业”带来的便利条件,最终创造出油茶产业发展的新业态。
参考文献:
[1] 朱勇,王湘莹,马锦林,等.不同物种油茶籽仁含油率及其茶油的脂肪酸组成[J].经济林研究, 2013, 31(2):134-137.
[2] 永州市林业局.永州市林业局2017年统计年报[R],2017..
[3] 周芳检, 李治章,张建军.湖南油茶产业发展模式分析及优化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284-4287.
[4] 李辉.对永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8):320-321.
[5] 熊海军,柏雯.永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湖南林业科技,2008,35(5):81-82.
[6] 刘跃进,欧日明,陈永忠.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4):1-4.
[7] 邓三龙.湖南油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湖南林业,2008(8):1-2.
[8] 张亮亮.永州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10(16):368-369.
[9] 黄光文,管天球.油茶产业[M].海口:南方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