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楠
(辽宁省国有西丰县郜家店林场, 辽宁 西丰 112411)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发展中的重要骨干,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在树木种植和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伴随着近年来国有林场的深化改革,逐渐改善了国有林场的困境,也解决了国有林场的众多问题,使国有林场逐渐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愈来愈大的威胁,同时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森林的增长也受到严峻威胁。为推动林业的全面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给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16年,为支持地方开展国有林场改革,中央财政通过林业补助资金拨付37亿元,用于林场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林场职工生活有了保障,在党中央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地方林场改革也在顺利进行着[1]。在众多基金的支持下,林场可以将所得资金用于聘请森林经营方面的专家进行现场传授,可以用于购买更多的先进设备以提高对森林的动态监测。在资金充足的林场中,还可以用来举办公益活动,借此宣传护林、营林的思想,用以促进林场职工的团结合作精神,使林场员工在辛勤的劳动之中,也有时间放松自己,更重要的是,使更多的人们了解森林经营理念,提高护林、爱林的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研队伍也在蓬勃发展,科研业绩取得了崭新的突破,转化成更高的生产力,使得国有林场职工的森林经营也进一步科学化。不仅如此,国家为提高林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鼓励资深工作人员以及科研人员进入基层指导工作,鼓励更多人员进入偏远地区工作。同时增设了科研观测站的数量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例如碳通量观测塔、气象监测站、水文监测站等,以先进的科技应用来监测森林生长的动态变化。特别是为人工造林提供了科学依据,使人工造林以环境变化作为前提、以先进技术为支持、以科学技术为手段,实行有效的造林方式,以达到增加全国的森林覆盖面积的目标。
为了国有林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应确立“以游养林,以林促游,优势互补,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伴随着我国旅游人数增加,且旅游者自身生态保护意思的增强,旅游业会对森林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国有林场具有发展森林旅游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优质的森林资源、俊秀的奇山异石、清澈的溪流瀑布都是发展森林旅游必备的景观资源。其意义在于:一是发展旅游业不但可以解决林场中富余职工的就业问题,还可以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森林旅游是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最佳途径;二是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大幅提高,人民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在不断增强,对生态旅游的消费需求日益强烈;三是在偏远山区发展的森林旅游业,会给当地到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资金充足的林场中,可以将所得的资金用来公益造林、护林等。林场抓住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可以为今后林场发展以及森林经营提供良好的前提[2]。
森林经营的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不健全和森林资源调查指标不健全。在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时,应注重林冠层以及树干的生长,收集掉落物以检测树木生长的物候变化;采集树干树芯,以分析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认真了解树木生长的微环境特点,同时也要检测大环境下气候的变化。综合以上几点,了解林木以及森林的生长变化,更有利于应对环境气候的变化。此外,多数地区没有制定合理规范的经营方案,“栽了伐,伐了栽”的经营理念过于陈旧,森林的经营方案应当由有关经营部门或者有关科学家制定,严格按照经营方案进行森林经营[3]。
同世界发达国家的森林经营技术和理论相比,我国的经营技术与理念仍处在落后阶段。例如我国森林面积巨大,但是与欧洲等一些国家(尤其是德国)相比,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却非常低。排除气候、物候、地理差异等因素,存在如此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经营技术的落后。尤其与我国偏僻的林区相比,发达国家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监测森林生长以及先进的森林经营理念,能够精确了解森林生长的动态变化,能够在科学的指导下完成森林采伐与更新,以及森林经营的工作。
森林涵养水源,落叶分解以后提供营养物质,因此林下土壤肥沃,水土条件均好,但是却很少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目前发展林下经济也成为了林业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注重林下经济应因地制宜,在确保没有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以及采摘业,如林下种植观赏花卉、菌菇和草药等;养殖蜜蜂、林蛙和家禽等;对猕猴桃、核桃等野果进行采摘。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使森林资源充分利用,使林场员工增加收入,更可以使枯树及落叶加速降解,促进森林生长,更进一步促
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4]。
在实行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改革中的机遇,努力改善森林经营面临的制约因素。对森林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思想引导,强化科学管理意识,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和森林调查指标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管理模式,对森林实施分类经营,将林场分别划为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
对不同林场,依据其体制和经营方向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分别对待,对生态公益型林场按事业单位对待;对商品经营型林场可按企业化经营管理,按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置换职工身份,实行股份制经营或分户经营。同时加强制度管理,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来提高对森林经营的有效管理[5]。壮大科研队伍,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先进的营林技术,通过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
同时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开发林下资源,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由此为森林经营增添后续动力,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我们的森林经营理念应与世界同步,以亲近自然林业为指导思想,实现由传统的经营模式向近自然发展模式的转变,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实现森林经营和健康生长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艳丰.新形势下森林经营工作的思考及发展趋势[J].农业与技术,2017,37(14):181.
[2] 赖书文.加强林场管理工作 提高林场经营效益[J].广东科技,2011,20(4):55-57.
[3] 张永杰.林场经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林业劳动安全,2012,25(2):23-25,48.
[4] 邱加荣.强化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策略[J].绿色财会,2010(11):44-45.
[5] 孙国庆.运用近自然森林培育经营模式进行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9):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