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侯广
如果突然问你,什么树开一次花结两次果?也许你一时半会儿答不上来吧!而在我的家乡河池凤山,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那就是被称为“东方橄榄油”的茶油树。
茶油树的开花和结果是同时进行的。第一次成熟是在清明前后,那时候的果子不是真正的果子,是“茶油苞”,软软的、白白的、甜甜的,像包子,能吃。第二次成熟是在深秋,这时结出的果才是真正的茶油果,青中带红,壳里的籽饱满,亮晶晶的,似月牙。
小时候,我常常跟着母亲上山捡茶油果。我们家的茶油林就在后山的一面陡坡上。在初秋时节,我们得提前到茶油林里除草,把除掉的密密匝匝的杂草捆成一团,堆放在距离茶油树脚—两米处的陡坡一侧。这样做一是便于看清落在地上的茶油果和茶油籽,方便捡拾;二是堆积的杂草可挡住从茶油树上自然掉下的茶油果和茶油籽,以防滚落到山脚。
到了深秋,茶油果成熟了,挂满枝头,此时才是捡茶油果的时候。我们家的茶油树是本地品种,个高,一般达四五米。那时候母亲还年轻有力气,她爬到树上,拿着一根竹竿,把茶油果一颗一颗地打下来。我拿着小布袋在树底下负责捡拾。我一垄一垄仔细地捡,从山脚一直到半山腰、山顶,等捡满一个布袋就倒在背篓里。直到天黑,我们才把满满的一背篓茶油果背回家。
摘回来的茶油果不能直接剥开,而是先要拿到阳台上晾晒,让它们自然裂开。裂开后,壳里的底座还没完全断开,这时需要手工挑开,把里面的籽抠出来。然后再晒两三天就可装入袋子。那些被晒干剥离的果皮可以留作冬天烤火的燃料,烧起来那火旺旺的,和市面上卖的火炭烧起来一样暖和;也可以留作肥料,等第二年春季插秧时撒在水田里,那是绝等的好肥料。而被晒干的茶油籽更加黝黑、饱满,也就可以拿去榨油了。
榨油的地方就在村子里,本村有村民从外边买了一台榨油机,开起了榨油小厂“,做起小生意。既方便了别人,又给自己带来了收益。以前村里人都要跑去很远的镇上才能榨油,而且还要提前预约、排队,很不方便。当茶油榨完后,我们只需把榨剩的茶油渣留给老板就好,不用交榨油费。
有了茶油,日子本该就有了油盐的味道。然而前些年,母亲宁愿过着清汤寡水的日子,每次煮菜时放的茶油都很少,大部分的茶油都被她拿去卖了,虽然挣来的钱不是很多,但也足以保证我每个月的生活费。
我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城里打拼,除了春节和清明节,几乎没空闲时间回家。但是我依然对家乡的茶油果情有独钟,母亲也知道我的心思,一直独自打理那片茶油树。为了不让母亲那么辛苦,我多次劝她放弃那片茶油树,但是母亲一直坚持着。
由于茶油树不能增产茶油,只够家庭食用,村里有人提议要砍掉,换种高产高效的经济农作物。好在近几年县里规划要开发茶油果特色产业,打造茶油树赏花、体验摘茶油果等旅游项目,鼓励农民多种植茶油树,村里那一片茶油林才得以保留下来。
去年深秋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邻居打来的电话,说我母亲从茶油树上摔下来,伤了腿。这促使我萌生已久的一个想法更加坚定了:辞职回家,和母亲共同打理那片茶油林,用我所学的知识,通过茶油树创业致富。
因为茶油中的营养成分丰富,长期食用对身体有益。于是我打破传统,采用新媒体的营销模式,打起了茶油的宣传广告,建立了茶油的包装、销售等渠道。没想到家乡的茶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村民的茶油销售一空。从此,村民们不但不再砍茶油树,而且还要积极地栽种下去。
如今,家乡的茶油树漫山遍野,绿油油的,四季常青。既可当作防火林,又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我想,这不正应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吗?
希望家乡的茶油林越长越丰茂,家乡的茶油产品走向全国,飘香世界,家鄉的人民越来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