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对非遗项目进行记录与保存,属于十分重要的保护措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指出:“‘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其中所谓“立档”,实际上也就是记录。而要对非遗项目进行记录、“保存”乃至“宣传”和“弘扬”,摄影、摄像技术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这一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在各缔约国向教科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等名录的过程中就已经有充分体现——教科文2003《公约》秘书处要求各申报国申报时必须提交一段十分钟的高清视频,作为审查机构评审相关申报项目的重要参考。关于这一视频资料应该如何制作、如何展示相关项目,秘书处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但是,从不同申报国提交的视频来看,其制作水平和表现方式却明显存在着高下之分。而评审者之所以能够对这些视频的质量做出评判,主要还是基于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即影视民俗学或影视人类学多年来积累的理论方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本身的要求。这个标准,不仅适用于申报材料中的视频文件,而且也适用于整个保护过程中所有影像资料的制作。
影视民俗学、影视人类学(或民族志电影),是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产生并逐渐完善起来的分支学问。它的发展,为更加全面、完整地记录传统文化创造了条件,也为发现和揭示许多以往依赖传统的记录与研究手段根本无法察觉甚至无法想象的问题创造了可能,进而为民俗学与人类学学科本身的建设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年来,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涉及拍摄技艺与指导思想等各个方面。随着主体间性理念的不断推广与田野伦理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化,注重和表现研究者(拍摄者)与被研究者(被拍摄者)之间的互动,更是成了越来越多民族志电影工作者遵循的原则。这些理论、方法和原则,被广泛运用于今天的非遗影像记录与呈现当中,为这一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既立足于传统又饱含了“全球地方性”特征的全新概念,非遗保护则是一项世界范围内具有丰富内涵的崭新任务,因此,影视民俗学或影视人类学手段在这一领域的广泛运用,又必然会遭遇许多新的挑战,并在以2003《公约》为基本框架的相关思想与观念的影响下,在理论方法上获得新的启迪与发展。在这方面,《公约》所强调的以“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也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体的保护原则,尤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按照这个原则,无论是非遗的认定还是相关保护措施的制订,都不能缺少传承人的知情同意和全程参与。这一点,落实到非遗项目的影像记录与呈现,就是对传承人的主体参与更为广泛、更为自觉的关注。也就是说,其拍摄过程与拍摄内容,都会充分尊重并体现作为非遗主体的社区、群体或个人的意愿,他们的共同参与,以及他们与拍摄者之间的互动,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被对象化的文化事象之上。
除此之外,如何更好地利用影像技术恰当、全面、合理地记录和呈现非遗项目,如何保存或管理记录非遗项目的影像资料,如何为社会各界提供高效便捷地利用大量非遗影像资料的服务通道……诸多与影视民俗学或人类学领域一脉相承的问题,随着非遗保护工作影响的日益扩大,只会变得更加复杂,而关于它们的深入探讨,则尤为紧迫。因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影像技术在非遗保护中更为有效、确当的运用,也将有助于提升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理论,并从非遗的视角进一步发展影视民俗学或影视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外学界就非遗保护中的影像记录问题所做的深度讨论并不是很多。而这恰好凸显了我们组织本期前沿话题的价值。这一期的前沿话题,由中东欧国家四位从事非遗保护研究的学者讨论非遗影像记录问题的论文组成。这些文章,结合影视人类学的历史、理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念,以及不同国家的具体实践,集中、深入地探讨了非遗保护中影像记录的理论、方法、技术、伦理等诸多问题。我们希望这些具有一定拓荒性质的讨论,在为当前我国轰轰烈烈开展的非遗影像记录工作提供积极参考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推动民俗学理论视野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