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化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改善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创设一个适合学生阅读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目标及内容,让学生养成爱阅读、会阅读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初中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于生活和课本中的知识有着自己的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会存在差异性。初中语文阅读内容理解相较于小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包括诗文、散文和叙事性作品等等,学生的兴趣也可能会因为阅读难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有效地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从而保证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 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阅读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拉近师生距离,营造一个和谐的阅读教学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既要能够实现学生自主阅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并结合教材文本,找寻文本、作者与学生三者之间的契合点,搭建一个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平台。《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利用学生与文本间的这一契合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入课文:生活拮据的菲利普一家每逢星期天都会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迫切盼望于勒的归来,故事讲到这里就可以停止,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诸多疑问,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参与到阅读中去。创设有效的阅读情境要求教师能够找到学生与文本内容之间的契合点,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走进阅读中去,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阅读,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切入口,进而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完善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学生阅读知识的积累和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地坚持,学生在进行一定量的阅读积累后掌握了正确且适合自身的阅读方法,使语文阅读的效率显著提高。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如在阅读过程中遇见生字、生词时,可以采用阅读记录的方法,用简单或者相对固定的符号标注出来,这同样也适用于课文中的重难点和有疑问、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随时记录下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自己认为值得收藏的内容,记录性的阅读方法既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阅读内容。在阅读时要注意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认真反复的阅读,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能够对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和思想内容透彻理解。精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精髓、加深理解,而泛读旨在用较快的速度能够对全文能够有一个大概了解,二者相结合能够取得更佳的阅读效果。学生通过教师传授的阅读方法来培养对文章的整体感悟、把握意蕴、品味语言、理清思路等能力,從而提高阅读效率。
三、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多元化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设计要能够诱导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的课堂中去。积极引导学生明确要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对于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对于学生理解较为困难的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进行分解式阅读,针对不同的文本进行不同的重点探究,教师要对阅读教学中文本相关的背景知识及时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理清文本阅读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既符合阅读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还能够为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和理解提供一个目标,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严格依据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通过阅读教材的感染性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实现对学生之间差异的尊重,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次进行阅读,在阅读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实现多元化的阅读。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自己心中所向往的乐园和学习环境加以想象,再引入鲁迅先生儿时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将学习内容和现实相互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结合自身实际和文章内容,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实现学生内心的个性化体验,丰富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由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领会有机组成的。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方法上不断优化,营造一个便于学生融入阅读情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感悟人和事,从而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秉玺.浅议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4(14):129.
[2]张孝益.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及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6):86.
作者简介:
管新君,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高密市夏庄镇夏庄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