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探索

2018-01-23 07:09陈勇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构建

陈勇

【摘 要】本文论述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提出构建策略:通过确立目标,正确定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丰富内容,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职教特点;学科渗透,凸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开展活动,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精神成长;创设环境,营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校园文化氛围;全员参与,开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子等措施,构建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B-0084-02

中职学生身心处于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迫切需要学校的引导和教育。只有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学生才能完善自我,爱学、会学并富有创造性,个性才能健全发展,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本文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以促进中职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

一、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中职学生在学习、就业等方面出现困惑时,容易产生苦闷、自卑和逆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恐学、厌学、弃学和早恋、沉迷网络、校园欺凌等现象。对于这些情况,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十分广泛重视,一些中职校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力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模式方面仍过于传统,约束了发展。

较多中职学校将工作着眼点放在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上,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初诊、干预等手段加强目的教育,调节学生的心理不适,约束他们的过激行为,过分重视咨询的重要性,轻视疏导和良好品质的培养。而当前,多数中职学生面临的是情绪、情感与日常生活等问题以及学习、就业、创业的困惑,成长、成人与成才的烦恼,这些都不属于心理异常或严重心理障碍,但它们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中职学生年龄多在 16-18 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改变其原有的不良习惯,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性格尤为重要和必要。注重中职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正是以人为本的切实体现。

二、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策略

(一)确立目标,正确定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全体中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意识,努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确立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培养阳光、积极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进步和幸福愉快地生活奠定基础的总目标。

坚持积极范式,保持积极情绪状态,培育阳光积极的心态,掌握灵活积极的认知方式,构建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人为本、优化心态的幸福教育,是阳光心灵、助人自助的和谐教育,是提升心力、育人至上的核心素养教育。

我们应把中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定位在健全人格的发展上以及心理品质和素养的全面提高及阳光心灵的维护上。要以核心素养教育为立足点,以美好人格培养为主线,引导中职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健康生活和勇于责任担当的人生态度。在重点关注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人群的心理康复。

(二)丰富内容,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职教特点。在中职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兴趣和性格等特点,同时结合当前市场信息和职业需求进行。要善于挖掘一些显性的或隐性的心理教育内容,在学生选择专业和就业方向方面尽可能多地提供指导和服务,提高他们在职业兴趣、职业认识和规划决策等方面的能力,促进成熟。

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把自信心的培育作为切入点,通过体育运动会、技能文化节、读书节、艺术节等富有个性、充满文化气息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信,提高能力。

面向全体中职学生进行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辅导,通过建立心理档案、个别咨询、小团体辅导等形式,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乐观、勇敢地学习、生活。

(三)学科渗透,凸显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各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提高中职学生的积极心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学生是学科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侧重于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形成自主能力,引导他们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课堂变得生动有活力,增强教学互动效果。采用参与式教学,合理安排一些合作学习,比如小组讨论、团体辩论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路和观点。

要强调教学中师生的平等关系,注重师生合作,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格平等。在教学中多创设一些经过学生努力后能达到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达标的过程中获得自信与成功的喜悦感、成就感。

可以把学科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拓展延伸,建设一个立体的课程网络,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在课外和校外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四)开展活动,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精神成长。为了让中职学生能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提高他们自信自强的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要多动脑筋,采用多种方法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礼仪训练、体育锻炼、文化学习、技能培養、创业实践乃至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中选取活动内容,通过组织专业技能比赛、学科知识竞赛、文体大比武、演讲辩论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胆量、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人格更加完善。

活动尽量达到全员参与,活动内容要适量适度,符合逻辑,各阶段活动设计应是有计划、有序的安排,对学生加强体验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通过主题活动,学生学会思考,感受自我价值并能较好地合作。通过实践活动,训练学生遇到困难自我处理的策略,在各种活动中飞扬他们的青春,展示他们的才华,有效地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endprint

(五)创设环境,营造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正向校园文化氛围。创设一个令人心情愉快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培养中职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重要内容。教室、实训场所、走廊、宿舍区域、校园小径要清洁美观,橱窗和黑板报、道路牌内容要丰富多彩,体现育人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休息之余有净化心灵、展示才艺的空间。

可以组建一批中职学生喜闻乐见的社团,如文学社、棋社、魔术社、跆拳社、器乐团、舞蹈团、健跑团等,满足他们兴趣和归属感的需要,使他们在其中愉悦身心、培养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发展自我的各种技能等。

在健康、积极、优美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坚持“学校和谐发展、模式创新发展、學生专业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能力。

(六)全员参与,开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子。在教育实践中,中职学生的教师、家长们都要认真学习心理学理论,全员参与心理教育工作。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和他们交朋友,帮他们树立信心。注重调动学生参与自我教育和心理健康训练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我挖掘潜能,充分发展自己。

在全员参与中,要着重培养那些教育观念新、态度积极、爱岗敬业、师生关系融洽、素质良好、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来担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学任务。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才能开展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个效果才会有保障,学生积极心理的成长与发展才能获得强有力的支持。

在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中职教师也需要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让自己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用饱满健康的情感、旺盛的精力,投入职教事业中去。要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携手探索,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与学生一起成长。要善于运用积极的心态对待教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善用乐观的心态和教学智慧去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自己运用积极心理去思考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持久性的育人工程,要不断更新理念,优化教育实践,引导全体学生、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参与此项工作,要凝心聚力打造多元、有效和规范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裴利华,李 芳.论学校心理教育从“问题取向”到“积极关怀”[J].教育探索,2008(11)

[2]崔景贵.转型与建构:心理教育范式的发展趋向[J].上海教育科研,2005(7)

【作者简介】陈 勇(1970— ),男,江苏省心理学会会员,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责编 刘 影)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构建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