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利娜 吕 行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高危妊娠(high risk pregnancy)是指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及新生儿、产妇者。凡是在妊娠和分娩时具有更多危险的一类妊娠都属于高危妊娠范畴。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包括孕产妇营养状态差、年龄小、体质量过低、收入水平低、居住条件差、受教育水平低等。疾病因素包括产科病史,如流产、异位妊娠、早产、难产等,合并症包括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精神系统等疾病,目前产科疾病如妊高征、前置胎盘、羊水异常、胎位异常等。各种疾病都会严重影响妊娠期母婴的安全,对高危妊娠患者的监测及护理不容忽视[1]。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患者分娩结局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高危妊娠患者76例。患者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4.2±5.7)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7.5±2.1)周。收入低于2000元/月者6例;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7例,初中文化水平12例,高中文化水平38例,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19例。有流产史患者10例,异位妊娠病史5例,难产史3例。有糖尿病病史患者6例,高血压病史2例,肾病病史1例。伴随有妊高征患者16例,前置胎盘1例,羊水过少11例,胎位异常18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高危妊娠患者常会伴有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要及时准确的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要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鼓励患者述说心理的担忧,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2]。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可以选择一些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阅读、听音乐、散步等舒缓的活动。
1.2.2 健康宣教:通过展板、宣传手册等,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原因、危害、预后和转归,加强保健意识。指导孕妇如何正确的进行自我监护和胎心监护。
1.2.3 饮食指导:为了保障胎儿的发育,孕妇要加强营养。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同时还应增加微量元素的补充,不宜摄入高脂肪、高糖饮食。
1.2.4 病情观察:要对高危妊娠患者做好病情的观察和记录。要观察高危孕妇的血压、心律、心率等生命体征,要观察有无阴道流血,有无水肿、腹痛、胎儿窘迫等体征。产时要严密监测羊水及胎心的变化。
1.2.5 产前检查:认真履行医嘱,做好血、尿标本的留存与检查。在进行查体或阴道检查时,动作要轻柔,提前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与检查过程中需要的注意事项,取得良好的配合。
进行了有效护理干预的高危妊娠患者,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未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产后焦虑及抑郁指数降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本研究所收入的7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妊娠,母婴平安出院。
高危妊娠患者的围生期风险极高,需要护理人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心理护理、健康饮食指导、加强病情的监测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状态及提高其自我风险防范意识,使患者能够自觉的做好产前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理,尽力降低疾病因素造成的危害[3-6]。通过本研究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方法,患者的分娩结局得到改善,自然分娩成功率提高,剖宫产率下降,母婴安全性提高,患者的产后状态和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改善。因此,综合护理干预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了临床的验证,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