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棵棵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分娩室,辽宁 抚顺 113008)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指在分娩期间或胎儿生长发育期间发生意外导致的一种严重脑部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抽搐、尖叫、嗜睡、烦躁等,若不及时控制会造成脑坏死、脑出血、脑软化、脑水肿等脑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语言障碍、视力障碍、癫痫、弱智、脑性瘫痪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笔者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效果,以期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提供临床实践参考依据。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28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将12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64例)和观察组(n=6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33例,女性患儿31例;病程1~5 d,平均(2.42±0.68)d。观察组中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30例;病程1~5 d,平均(2.46±0.65)d。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表示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首先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以获取患儿的性别、年龄、患儿疾病信息,同时了解产妇的分娩方式、孕周、联系方式等。根据患儿家属的受教育程度及患儿的具体病情确定健康宣教的方式及宣教的内容,并以患儿家属可以理解的语言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在宣教期间注意要耐心、温和,尽量避免使用专业化的术语,同时积极解答患儿家属的疑问,并以成功的案例为患儿讲解,以提高患儿家属的信心。通过讲故事、播放音乐、父母护患、讲故事等方式刺激患儿的听觉,每日进行听觉训练4~5次,每次训练30 min。告知患儿母亲在哺乳期间使用温和的语气与患儿进行交流。色彩可吸引患儿的目光,护理人员可使用彩色玩具、彩色色板、播放动画片等形式刺激患儿的视觉,以促进患儿转动眼部组织。对患儿实施抚触护理,通过触觉刺激提高患儿的反应能力,同时使用温毛巾擦拭患儿的身体,并使用按摩精油按摩患儿的全身。前庭功能对患儿的平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将患儿置于摇摆床上缓慢的摇晃,或可将患儿抱起进行缓慢的摇晃,以促进患儿前庭淋巴液的流动,从而优化患儿的前庭功能。对患儿进行肢体锻炼时,护理人员可通过对肢体的被动训练来激发患儿的主动活动,同时可抓住患儿的下肢或上肢,以进行屈伸运动,注意保持动作的温柔及轻缓,避免造成患儿肢体的损伤。合理给氧是治疗患儿的常用方式,但在给氧治疗期间应注意加强给氧治疗的护理,在给氧前注意吸取患儿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呼吸道黏液,以保持气道的通畅,同时注意监测患儿的皮肤颜色、呼吸频率等。为防止氧中毒导致患儿发生肺不张、肺水肿等,因此注意控制吸氧的时间控制在3 d之内。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儿的智力发育及运动发育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分析均使用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的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P<0.05则表示统计结果有意义。
对照组及观察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分别为(62.15±2.51)分、(79.42±3.64)分;运动发育指数分别为(67.16±2.87)分、(82.15±3.75)分;经t检验,观察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主要是由于各种维生素因素导致的缺血、缺氧等导致的脑血流量减少导致中枢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伤,造成新生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智能低下等[1]。对疾病早期及时行康复护理干预,可阻断或减轻脑细胞的凋亡进程,从而减少脑受损的程度,从而避免神经后遗症的发生[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运动、触觉、视觉、听力等均受到影响,因此康复护理干预中的肢体锻炼、前庭锻炼、视觉锻炼、听力锻炼等可帮助患儿恢复运动、触觉、视觉、听力等方面的功能[3]。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施以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儿的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