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坤
《社会成员分类分析研究前沿》评介
李玉坤
(广东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R. Fitzgerald & W. Housley. 2015. Advances in Membership Categorisation Analysi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社会成员分类分析(social 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 analysis,MCA),缘起于Sacks有关会话的系列讲座(1963),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资源在交际中对自我和他者身份进行类别描述,诱发与身份相关的道德责任以及义务。《社会成员分类分析研究前沿》(),编者Richard Fitzgerald和William Housley是MCA领域内知名学者,本书也囊括了近年MCA领域内最活跃的几位研究者,该书梳理了基本概念,辨析了MCA的哲学理论基础,实例示范了MCA的可应用领域。2017年9月刊出MCA特刊,可以看出主流的语言学研究中,MCA依然是很重要的一个研究趋势。本文中的几位作者为该期的主要撰稿人。可见本书在近年MCA研究中的重要性。本文拟对该书进行简要的概括以及评述。
本书第一章作者是两位编者。作为开章明义的一章,二人阐述了MCA存在的理据,简要回顾了MCA沿革发展,并对MCA关键概念作了简要的定义。MCA的存在理据源于社会学家对社会成员身份构建的兴趣,其中的C(categorisation,成员分类)是社会成员对自己身份认知的表征之一。一直到现在交际者的身份构建依然是MCA的研究目的之一。社会学其他学科从人的自我认知发展视角展开对身份的研究。Sacks另辟蹊径,转向语言符号。基于日常语言的细微探讨(granularity)的MCA反映社会成员对社会身份的认知和理解,这种认知和理解源于社会成员浸淫的社会常识推理逻辑(common-sense reasoning)(p.4),因此,通过MCA完全可以回答社会秩序是如何构建出来的(how is social order achieved)这样经典的社会学命题,揭示社会道德、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p.3)。正是由于MCA对社会个体身份和社会关系认知的强大的解释力,一经提出,便被广泛地应用在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语篇分析和心理学。紧接着两位作者通过实例解释了常用MCA术语,比如,类别装置(device)、类别流(categorical flow)、类别联系述语(category bound predicates)、全相关性(omnirelevance)等。这些述语也是后面几个章节的关键词。
第二章的标题为De-reifying Categories,本文翻译为“社会类别的去具体化”,本章作者Rod Watson从哲学基础的高度探讨社会类别与语境的关系。标题中的reifying他解释为“研究者对抽象社会现象的错误赋值”(the analyst’s attribution of a false substantiality of a social phenomenon)(p.26)。如果说第一章是为MCA建立基本的研究理据的话,那本章的主要目的是正本清源。Watson认为,Sacks在最初阐述MCA基本理论的时候,对语境的态度是含糊不清的。Sacks深受结构主义中的语义成分分析(componential analysis)影响,认为社会类别有固定属性独立于语境预先存在的。Sacks甚至提出类别占位者(incumbent)这一概念,说明他认为社会成员在进行身份分类的时候只是在对号入座。Rod强烈质疑Sacks的这一观点,他指出Sacks同时也展现了行为主义(praxeological)的倾向,这才是MCA的正解。在行为主义哲学指导下的去具体化否认预先存在的社会类别,强调社会成员分类是有效力的言语行为,其类别属性受到交际环境的影响在交际过程中由交际者实时协商构建的。社会类型的去具体化另一方面是强调语境的作用。Rod提出完全语境(gestalt contexts)的概念,即对社会成员分类产生影响的语境不是单一的,而是一整套有序的环境设置(patterned configuration),而且语境与社会类别二者是同构关系,即社会类别的组织和功能完全受到语境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语境/因素。
第三章作者是Elizabeth Stokoe和Frederick Attenborough。本章标题Prospective and Retrospective Categorization翻译为“前瞻性成员分类”和“回溯性成员分类”。这两个术语代表了成员分类的两个方向,前瞻性成员分类是指社会成员利用社会类别丰富的推论含义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同时交际者也会回溯即重塑某一个社会类型的含义。成员分类的双程性强调了MCA的行动主义倾向,社会类别与交际语境的同构作用。两位作者也指出虽然MCA依靠实时交际环境因此经常被批评者诟病为杂乱无章(promiscuous),但是不同交际环境下同一社会类别相似重复回溯行为表明MCA完全是有章可循的,因此更加具有操作性。
第四章作者Christian Licoppe通过假释听证会的案例分析,论证Sacks最初提出MCA的一个基本假设,即社会成员分类是社会成员一个基本的认知、社交技能。在日常交际中交际者只有按照实时交际环境进行合理的社会成员分类才得以与他人进行正常交际。假释申请者不能进行合理的社会成员分类,法官完全有理由认为他的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
第五章作者Edward Reynolds和Richard Fitzgerald关注的是MCA中的述语(predicates)。述语在语法结构上是描述主语动作和状态的动词,也是与类别相关的非行动特征,比如,性格特征、目标、信仰和价值观。述语的语法形式非常多样,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或是名词。分析述语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在叙述者进行社会成员分类过程中赋予特定类别的责任和义务(Schubert et al.,2009)。两位作者通过突发新闻中媒体对特定社会类别述语的选择研究论证交际者在对话中可以将特定述语临时绑定某个社会类别来编辑社会类别属性,达到自己的实时交际目的。
第六章作者Sean Rintel讨论电子辅助交际中社会类别的全相关性(omnirelevance)。所谓全相关性就是交际者在交际中总能找到与当前交际事件相关的社会类别来帮助交际顺利进行(p.124)。在本章中,远程视频聊天的情侣在遭遇技术故障时可以把故障内容变成情侣谈话的一部分,不同的两种社会类别(技术和情侣关系)却融合在同一个交际对话中。这个例子论证了MCA不是从研究者的视角来选择相关的社会类别解读人们的交际过程,而是交际者自己对当下交际事件的理解来启动相关的社会类别完成交际目的。
第七章作者William Housley和Robin James Smith将MCA的讨论置于知识反省性(epistemic reflexivity)(p.152)的框架下来进行讨论,即将MCA引入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去。两位作者提到近年来社会科学领域中研究方法的反思潮(reflexive turn),研究方法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被研究者研究(the social life of methods)(p.153)。在本章中他们对一个研究团队关于对语料编码的对话研究,将编码类别看作社会类别进行分析,看团队成员如何对每个类别的属性进行协商、定义并达到共识。MCA引入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的意义在于个案分析的累积范式(accumulative paradigm),从不同研究场景方法论个案分析累积成可信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范式。
在社会语言学范畴内MCA是与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CA)并列的两大交际文本分析方法之一。MCA与CA可谓是同宗同源,均源于Sacks,但日后的发展却天壤之别。在众多介绍CA和MCA的文章中,CA被比喻成一个巨擎(juggernaut)几乎成为交际文本最重要的分析方法,而MCA被比喻成小面包车(milk float),被认为是附带在CA中的一种研究分析方法(Stokoe,2012)。CA与MCA的迥异的发展途径可见一斑。Sacks最初提出这两种分析方法时并没有任何偏颇之意,指出二者各有千秋。CA侧重通过话轮分析、会话修正等会话细节研究社会交际体系的结构和逻辑,而MCA关注社会成员描述世界的不同方法来研究社会成员对整个社会话语体系以及个人角色责任的理解。也就是说,MCA有着不逊色于CA的研究视角。近年来MCA研究的学者们似乎着力为MCA的不平境遇昭雪,并大力拓宽MCA的研究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成员分类分析研究前沿》一书出版了。本书的几位作者也意识到MCA发展中的瓶颈,在该书中对各种质疑作了充分的回应,最重要的是对于MCA的前景作了有益的探索,可以说这本书是近年来MCA最重要的一本书。
第一,回应对MCA的质疑。如前所述,虽同宗同源,但MCA发展始终不如CA,最大诟病是研究方法相对于CA来说太过杂乱无序,分析太过主观。本书正面回应了MCA存在的这两大问题。首先消除CA与MCA的对立。一直以来CA与MCA的矛盾是人们倾向于认为二者研究范围有很清晰的边界,比如,CA探讨会话普遍序列,关注交际的普遍性;MCA则是讨论具体交际环境中个别交际者身份分类的问题,关注的是交际的本地性。Housley和Fitzgerald在本书中就明确表示不应将CA和MCA对立起来,人类交际是多维交际,身份分类是贯穿在交际序列中的(第一章)。第二章中Watson更明确地提出MCA的行为主义哲学基础,社会类别属性去具体化,即强调社会类型是语境实时构建,与彼时的交际行为和会话序列密切相关。交际者身份分类确实不能固化在某一个特定的对话模式上,但是身份分类本身是交际行为的结果,是其核心所在(第三章)。第四章的案例分析中,交际者对于社会类别的辨识能力就是通过问-答这样基本的交际序列而表现出来的。整本书所有的作者都在强调会话序列与成员分类这二者的相容性。
对于MCA研究方法的批评过于主观。本书由始至终都在纠正将MCA看作分析工具这样的看法。本书观点认为MCA是研究者应该持有的态度,帮助研究者呈现记录交际者的社会成员分类行为(an analytical attitude to observing and documenting the categorical work),而非分析者自己的主观解读。同时针对MCA研究方法过于杂乱的批评,本书首先严格定义了MCA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第一章),详细分解和交代了整个MCA研究步骤(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并给出了各个交际场景下的MCA案例分析(第二章至第七章)。前面理念的转变和研究步骤的清晰化很好地回应了MCA研究方法过于主观和随意的批评,并给予读者一个教科书式的研究示范。
第二,拓宽MCA研究应用领域。本书的编者在编纂上也有很清晰的思路。每一章节都有很明确的指向性。比如,第一章阐述MCA存在理据,交代MCA发展的理论背景,并解释MCA中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第二章辨析MCA的哲学基础,转变研究理念,并解决CA与MCA对立的问题;第三至七章不仅仅是案例分析,每一个章节探讨MCA相关的问题,如类别与语境的同构关系(第三章);社会成员类别认知能力(第四章)、述语(第五章)、科技媒介交际的社会成员分类(第六章)、社会科学方法论的MCA应用(第七章)。本书提供的案例分析传递的一个信息是MCA不仅在典型的成员分类研究场景(如性别和种族)具有解释力,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场景,如社会成员的普遍认知能力、非常规媒介交际方式和多模态交际方式等,到第七章甚至涉及到知识论的领域(epistemology)。其讨论范围的深度和广度让读者叹为观止。这也充分显示了本书撰写人研究领域的广度以及MCA作为一个潜在的研究方法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本书确实做到了题目所说的汇集了MCA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
第三,研究意识的前瞻性。首先,本书的编著者一致性地反对将社会类别看作是独立于具体语境预先存在,认为社会类别是一个高度依存于语境的动态存在反复强调语境与类别的同构性,如第二章中论述的类别对于语境的反构建作用及第三章前瞻、回溯概念的提出无不体现出研究者动态、解构的语言观,也正是MCA得以持续发展的动因之一;其次,本书颠覆性地提出研究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即不能把MCA作为一个研究工具而是研究者应持有的一种态度,MCA更多的是社会成员自己对社会的理解。这种转变成功地将MCA从研究者自说自话的窠臼中解脱出来,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视角来看,也符合目前社会科学反思转向的潮流;最后,本书研究领域跨越了传统的基于文本或语音语篇分析,还将MCA的触角涉及到人的认知能力、电子传媒交际,和知识论的视角,足见本书作者将MCA带入其他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研究意识。
本书的不足之处在于本书作者专注于回应对MCA的批评,却未能从本领域研究者的视角对MCA作出批评性的评论和未来研究方向的系统的展望,这使得整本书的讨论缺乏自省的深度。研究者的意图之一是论证MCA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性,但是讨论大部分都集中在社会意义上的成员分类,对于空间概念或者是时空概念的社会成员分类却并未涉猎。这里所指的空间和时空上的成员分类是指非人称成员分类,如早在1984年McHoul和Watson就已经将MCA用在了儿童故事中的地理概念分析中,但后续研究匮乏。而这恰恰却又是社会成员分类分析的另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略有遗憾。当然瑕不掩瑜,本书名为《社会成员分类研究前沿》也确实名副其实地给读者呈现了该领域内最前沿的研究,在目前阶段该书对于MCA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研究前景都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1] Fitzgerald, R., W. Housely & S. Rintel. 2017. Membership Categorisation Analysis: Technologies of Social Action[J]., (118): 51-55.
[2] Sacks, H. 1963. Sociological Description[J]., (1): 1-16.
[3] Stokoe, E. 2012. Moving forward with 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 Analysis: Methods for Systematic Analysis[J]., (3): 277-303.
2018-04-28
广东工业大学校内青年重点项目“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语码转换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16QNZD008);“羊城青年学人”资助项目“基于口语语料库的岭南地区城市语码转换的指示性研究”(17QNXR35)
李玉坤,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语篇分析、叙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