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间,各种价值观念交织,产生激烈冲突,农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随着农村发展和社会变革而变化。切实探讨和深入研究农民价值取向的相关问题,是塑造农民灵魂、构建农民精神世界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转型期引导和规范农民社会行为以及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三农”问题的微观分析。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对农民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理论层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价值取向”一词一般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我国对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研究较早,众多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和理论进行了许多探讨,得出丰硕成果。“价值取向”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于身处环境的各个方面所作出的一种价值选择,是“在同一个历史阶段、同一地域内生活的一种群体所接受和认可的总的社会方向”[1],是人们对相关事物进行取舍选择的具有自觉性、结构化的价值体系。[2]并且它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依据价值目标主动从事社会活动。研究农民的价值取向是中国人价值取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杨宜音认为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主要解释“值得的”,在此基础上,具有普遍性和组织性特点的构念系统,称之为“价值取向”。杨宜音将“价值取向”和“价值(观)”进行了清晰的区分,至此,其余相关学者对于“价值(观)”的理解不仅局限于——“人们内在的欲望、喜好、职责、需求、反感、道德等选择倾向”,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影响选择的建构”[3]。
“农民的价值取向”是农民在农村特定的环境下,对所经历的事物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决策过程中的思想倾向性和相应的比较确定的心理和行为定势,是农民自身的动机、情感、意志的集中体现。储诚炜和李荟芹认为,“现代性”价值归属下,农村教育以及对农民的引导中必然要求遵循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农民的教育同样也属于“现代性”内涵要求下的农民教育范围。[4]
当前,针对农民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研究,大多数学者和专家主要从以下五方面进行:
新时期,大多数专家以及学者将研究方向锁定于农民价值观变化历程以及未来的价值取向。从农民价值观念发展趋向来看,众多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背景展开研究。第一,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开研究。李晓霞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出发,对农民价值观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从创新农民价值观等措施加以解决;[5]文强基于新农村建设视野,分析农民价值观念基本价值取向,从社会平台、现实载体、正确导向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措施。[6]第二,基于社会转型背景研究农民价值观念的变迁。康来云在我国社会变革的背景下,探索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发展历程,概括并总结农村受众价值观念发展的特点,同时预测未来的价值走向。[7]李伦与王义芳着重认为我国传统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加之西方普世价值的不断渗透,传统落后价值观难以消除,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致使农民群体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8]林成福基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研究农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并概括其特点:一是农民竞争意识的增强;二是农民商品意识的逐渐增强;三是开放意识的增强;四是农民自主意识的深化。同时,也有少数学者基于城镇化视角研究。[9]韩元君从城镇化进程中农民价值的积极变化、消极变化以及原因分析出发,对农民价值观教育突出新农村建设、科普宣传、强化教育等方面构建“新模式”。[10]
农民价值观研究包括乡土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伦理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千百年来,农民固守在土地上,乡土是农民生活得以延续的物质基础。周晓虹指出农民与乡土的联系具有两个方面:农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农民与土地之间的自然关系。乡土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传统农民对其拥有“生于斯长于斯”的浓厚感情。[11]陈英等人从理论构建角度,用土地价值量表预测分析农民土地意识方面发生的变化,其中身份认同、情感认知是农民依赖土地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12]梅东海通过对一些地区展开实地调查,得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较为理性,包括经济和生存两个方面。[13]贺雪峰分析得出农民价值的三种类型:精神层面的价值、社会层面的价值、人的基础性价值,并对三种价值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其原因是现代化的影响,农民价值观重塑,出现一系列伦理性危机。[14]肖唐镖和余泓波针对农民的政治价值观对江苏、山西、上海、重庆、江西五省的60个村实地调查,得出教育程度、工作经历、政治面貌、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是影响农民政治价值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正向现代化变迁。[15]总体而言,农民群体的价值观念变化与我国农民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
这类研究主要是关于中央领导基于农民价值观的分析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研究。高飞认为毛泽东的农民价值观是研究农民理论的基石,一方面认同毛泽东提出农民的社会价值相关理论,中国革命和建设离不开农民,中国是一个农民国度,同时农民是拥护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社会主体,另一方面作者认为毛泽东的农民价值观也在制约着其晚年农民运动的实践,导致重大失误。[16]高占春与戴福元研究邓小平的农民价值观和作用中得出,邓小平的农民价值观由利益观、讲求实效观、生产力观以及共同富裕观组成。[17]周达疆从邓小平农民价值观理论出发,分析邓小平农民价值观的内容,认为其批判并继承了毛泽东的农民价值观,从根本上维护农民的利益,理论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18]赵杰从认识农民、解决农民问题、农民教育等方面分析毛泽东农民价值观对当前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借鉴意义,并提出应该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助推农民价值观念的更新。[19]由此可见,中国革命家或者政治家对农民价值观的研究对今天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越来越引起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民工是农村精英,是农民价值观念更新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农民工作为当前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众多学者和专家对其展开探讨和研究。艾鹤、李德从城市环境、组织环境、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对农民工价值观的影响作出了分析,同时从人生观、婚恋观、道德观、法律观等方面对农民工价值观做了研究。有的对农民工价值观的婚恋观、子女观、就业观等具体方面做了研究。[20]对比研究,陈昌兴认为,随着市场经济和大众传媒的渗透,外出务工人员大规模增多,包括政治、婚姻、孝道、财富在内的乡村社会伦理已经发生变化。[21]黄进建议,从社会制度改革入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农民工价值观念变化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消除新生代农民工代际差异引起的价值矛盾。[22]贺雪峰则指出农村出现伦理性危机,表现为本体性价值观、社会伦理观、基础性伦理观。[14]管爱华的观点是,社会变革使代际差异缩小、代际冲突缩小,为新乡村价值观生长奠定了现实基础,提供了价值资源。[23]由此可见,保守、小农意识的传统农民价值观逐渐被崇尚自由、追求幸福的新农民价值观变化和发展,农民工群体价值观的变化近年来呈现普遍趋势。
除袁银川、秦永洲、贺雪峰、康来云、钱海婷等人对农民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基础理论作出分析之外,一些学者结合个案对农民价值观、价值取向进行了实证分析。金盛华从心理学测量价值取向的量表,对全国5514名农民的40 个条目展开调查,从差异性角度对不同教育水平、工作状况、婚姻状况、地域、年龄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表明农民的价值取向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2]陈柏峰以皖北李圩村为个案,从李圩村的赡养和孝道、分家和家庭关系等方面分析农民的生活价值问题,得出农民价值世界的倒塌,家庭关系逐渐向理性化转变,孝道文化逐渐衰落。[24]薛峰、周其厚以青岛为个案,结合城镇化进程对农民择业观、交际观、知识观以及消费观等方面分析变化,并提出农民价值观念的积极变化将有利于城镇化水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5]王义芳、李伦以湖北为个案,分析得出农民传统文化出现裂变,农民价值观念随之变迁,提出构建农村政治生活规范、农村社会文化生活新规范、农村经济生活新规范等理论体系,引导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念。[8]梁伟军、吴春梅通过对湖北黄梅和大治的实地调查,从农民的发展期望、生活感受、宗教信仰、道德观念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想等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国家政策调整、政府转变职能、发挥村民自治等措施加以引导农民的思想观念。[26]赵健羽以黑龙江为个案,对青年农民价值观的变化作出分析,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改善社会生活、发挥党组织领导、开展青年农民的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青年农民价值观的培育路径。[27]
除了以上研究角度外,毛成耀、谭英、吴春梅、蒋懿、李红艳等不少学者开始转向新型媒体、大众传媒对农民生活造成影响的研究,毛成耀从大众传媒对农民消费的影响角度出发,认为电视广告引领农民对时尚生活的追逐,同时引起新型消费模式、新型消费理念的产生。[28]同时,谭英在《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中通过对中西部地区农民的调查与研究,认可了电视媒介对传统农民的生活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取向的正面影响。[29]李红艳在其著作《乡村传播学》中肯定了传媒对农民生活方式、价值追求方面的影响,指出了大众传媒的积极作用,即给农民构建桥梁,搭建起了与城市对话交流的平台。[30]吴春梅基于社会转型和我国体制改革的背景,认为受当前互联网的影响,农民对社会主导的价值观的认同方面出现伦理性和结构性并存的双重困境,应该通过完善农村公共基础建设、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等方式引导农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31]姬会然和杨青认为培养乡贤文化和农民骨干来引导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价值取向。[32]蒋懿则表示,互联网思维下的当代农民,拥有追求自我、热爱自由、奋斗与享受并存、重视情感等新型婚姻理念,这些特点已然证明农民价值观念的变化。以上这些学者大部分通过实证研究,关注大众传媒对农民每一方面行为的影响,由此引发的观念变化。[33]
当前,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系列重大改革为“三农”问题的突破和解决提供了基础和机遇,也对农民自身的发展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于我国固守在土地的传统农民而言,生于斯长于斯、稳定单一的生活方式早已改变,这必然对传统农民造成认识观念上的冲突以及强烈的心理冲击。农民的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应该根据唯物辩证法发展、全面、联系的正确合理的方法加以引导,充分地满足农民实现个人的价值时作出正确的抉择。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很大的反作用,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深植于人们的脑海,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从纵向时间角度来看,近十年以来,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农民价值取向展开研究;横向来看,主要从整体层面分析农民价值取向的内容、从不同维度剖析农民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从多元视角探索农民价值取向的引导途径。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响农民价值取向的因素主要是农民自身素质较低、社会保障机制不够、深刻的传统烙印、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等。农民价值取向是研究农民、农村工作的出发点,能够对解决三农问题和三农工作的开展起导向作用。学术界关于农民在各个方面的价值取向都有涉及研究,并且提出不同程度的合理因素,对农民的发展有很大的启发价值。康来云提出,要注重功能互补,寻找解决农民工价值取向问题的对接点。[7]166从实现摒弃制度排斥与消除心理歧视的功能对接、实现提高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的功能对接、实现物质补偿与文化重建的功能对接、实现保障权利与明确义务的功能对接、实现农民工教育与提高城市市民素质的功能对接、实现提供社会保障与强化社区服务的功能对接。同时应该注意,农民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面临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的削弱,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的乏力,造成了农民价值观选择上的迷茫。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造正确的认同态度,促进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农民提供多元的文化服务,满足其不同文化需求,破除适应性障碍,引导农民价值观念变革;采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教育形式,挖掘农村的自组织潜力,加强对不同群体的引导和服务,促进农民价值观更新和塑造。
参考文献:
[1]刘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民的价值取向探索[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2011.
[2]金盛华,王怀堂.当代农民价值取向现状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9):20-25.
[3]杨宜音.自我与他人: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J].心理学动态,1999(7):41-42.
[4]储诚炜.“现代性”价值和公民社会视野下的农民教育研究——兼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农民和农民市民化[J].晋中学院学报,2013(1):79-81.
[5]李晓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民价值观的创新[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06):24-25.
[6]文强. 当前农民价值观的问题及对策——以川东北农村农民为例[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6):35-38.
[7]康来云.中国农民价值观变迁[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8]王义芳,李伦.农民价值观念变迁与新农村社会价值规范建设——以湖北农民和湖北农村为例[J].道德与文明,2008(6):13-16.
[9]林成福.社会转型期农民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3):23-26.
[10]韩元君. 浅谈城镇化过程中农民价值观的重塑[J]. 改革与开放,2011(06):118-119.
[11]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J].社会学研究,2014(11):45-46.
[12]陈英,傅颖秀,张仁陟,李杰. 农民土地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及问卷的初步编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07):54-60.
[13]梅东海.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土地意识—浙鄂渝三地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观察,2007(1):28-29.
[14]贺雪峰. 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J]. 开放时代,2008(03):51-58.
[15]肖唐镖,余泓波. 农民政治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五省(市)60村的跟踪研究(1999-2011)[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1):17-30.
[16]高飞 ,倪侃. 毛泽东的农民价值观[J]. 台州师专学报,1998(05):1-6.
[17]高占春,戴福元.论邓小平的农民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导刊,2005(2):51-53.
[18]周达疆. 试论邓小平的农民价值观及其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J]. 江西农业学报,2007(04):154-156.
[19]赵杰. 论毛泽东农民观对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01):1-3+9.
[20]艾鹤,李德. 农民工价值观取向的变化[J]. 求实,2006(S3):257-258.
[21]陈昌兴,李俊奎. 农民工的经济价值观透视——基于浙江台州804个样本的调查分析[J]. 社科纵横,2014(01):43-48.
[22]黄进.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探析[J]. 道德与文明,2010(03):90-92.
[23]管爱华. 从血缘互助到现代合作——对当代中国农民合作伦理的经验分析[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48-51.
[24]陈柏峰. 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皖北李圩村调查[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06-113.
[25]薛锋,周其厚.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价值观的积极变化——以青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价值观的变化为例[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4):58-60.
[26]梁伟军,吴春梅. 农民思想观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黄梅和大冶的调查[J]. 科学社会主义,2011(05):99-102.
[27]赵健羽. 转型期黑龙江省青年农民价值观变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8]毛成耀.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软件:热媒介素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9):26-28.
[29]谭英,王德海,谢咏才.贫困地区农户信息获取渠道与倾向性研究——中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媒介接触行为调查报告[J].农业技术经济,2004(2):28-33.
[30]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1]吴春梅,席莹.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与出路[J].科学社会主义,2014(12):92-95.
[32]姬会然,杨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型农民路径探析[J].理论观察,2015(5):22-23.
[33]蒋懿.当代农村社会价值观变化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