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追求的审美表达

2018-01-22 12:16杨培明
江苏教育 2018年20期
关键词:新时代

杨培明

【摘要】教育的审美旨趣应体现在对生命完整性和可能性的维护,教育通过个人的情感生成与传递,审美体验的兴发与表达,进而引领人的价值追求,成就人的生命幸福。新时代,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追求正是基于对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呵护,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出发,探寻师生全部教育生活的审美表达。

【关键词】新时代;教育追求;审美表达;学校品位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4-0007-03

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和无限,不把它作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图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从黑格尔的观点出发,教育的审美旨趣应体现在对生命完整性和可能性的维护,教育通过个人的情感生成与传递,审美体验的兴发与表达,进而引领人的价值追求,成就人的生命幸福。因此,新时代南菁教育的追求正是基于对学生生命完整性的呵护,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出发,探寻师生全部教育生活的审美表达。南菁教育深刻挖掘南菁传统教育文化精华,确立了“办关注师生生命幸福的教育”的教育哲学主张,以大美育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促进学校办学品质提升,将美学精神渗透到师生的日常教育生活之中,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

一、让教育彰显美学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教育要提升境界,引领人的价值追求,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新时代教育内涵,应该回归教育的原点,尊重教育的规律,彰显教育的立德树人价值。当前,部分学校以分数为原点的教育剥夺了学生生命的完整性,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机械训练剥夺了学生的主体体验,造成了学生的身心分离。而美学立意的教育追求的是身心一体,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具有审美趣味的教育生活。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认真思考教育生活中人的发展需要,审视过度应试教育弊端,在深入研究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办关注师生生命幸福的教育”的哲学主张。何为幸福?伦理学意义上的幸福是一种生命主体的价值得以自由实现的人生状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自由实现时的主体生存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教育要为师生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提供助力,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实现自我。能够自我实现的校园应该是自由的、自觉的、自主的,这自然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规训与教化,学会自我约束,进而用真善美的标准引领学生的审美追求,让学生逐渐走向更高阶段的生命自由——美学意义上的生命状态,生命主体以高度的生命自觉去追求美善的人生境界,焕发出生命主体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成就更完美的自己。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在适应新时代技术变化的同时坚守核心价值,让每位师生都能获得成长和发展,关注教师的自我实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让师生都能感受到自身的尊严和价值,都能对美好生活怀有向往和追求,都能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幸福。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南菁高中以审美立意,逐渐实现了全部教育生活的审美化,形成了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构建路径、实施与评价为一体的大美育课程体系。通过大美育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学科教学活动审美化设计,自主德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备,“审美课堂”建设不断深化。南菁的课程建设力求在对百年书院文化精髓的提炼、化育和升腾中找到教育美学的起点,在对促进师生生命幸福的教育追求中找到课程建设的制高点,通过系统的审美教育实践,让师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魅力,充分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课程体系的审美建构

教育的本质是要促进学校里每一个人真实、善好地发展,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人的“完整性”是指人在“以理性把握世界,以感性实践精神”的基础上,达到物质与精神、外在状态与内在人格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幸福。培养“完整的人”,既是指培养“完整的学生”,也包含了培育“完整的教师”。

一个学校的品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特色中的“真善美”的含量,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校是知识美、智慧美、思想美、行为美等一切美的发祥地。南菁高中是江苏省唯一的美育课程基地,按照“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课程结构的多元性、课程教学的审美性”三个原则,整体构建了大美育课程体系。大美育有别于艺术教育,是全学科、全生活、全过程渗透的美育,是在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彰显美学精神的美育。南菁高中将大美育理念融合在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中。即按照真、善、美的价值目标,将人类人文的、科学的、道德的、艺术的、生活的课程内容,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关联性加以整合,形成“培养完整的人”的课程设计愿景,最终形成了“大美育课程体系”——“两轴、三类、五域”的总体结构。课程模型是两轴扇面结构,双轴内扇面纵向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代表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横向划分为五个区域,代表学生发展重要的素养或目标。

两轴(两个扇柄)化自学校建筑群排布中的两条核心轴线:历史轴和现代轴,分别代表南菁书院的历史和未来。三类是指学校课程的构架,均按三个层次排列,分别指向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国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的基础课程;指向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拓展课程;指向學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综合课程。五域指课程架构的五大领域,分别是人文社科、科技创新、生活健康、艺术创造、国民社会,基本包括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部领域,构成了学校完整的课程图谱。

三、以审美精神重构教学文化。建设审美课堂

南菁高中课程深度变革的动力正是基于满足人的需要,让学生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通过教学将科学认知与人文精神融化在学习者的心灵深处,融注在他们的学识、品质和行为之中,开展对客观事实“真”的认知,对道德行为“善”的选择,对生活世界“美”的品味,最终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基于此,南菁提出审美课堂的建设主张:

(一)审美课堂的内涵:课堂教学的审美化改造

审美课堂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静态和动态和谐统一、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高度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使师生都充分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操作模式和方法。审美课堂的教学具有形象生动、情感激励、自由开放、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美学、美育基本特征,教学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呈现出协调一致的内在逻辑美,整个模式活动过程充分反映出自由欣赏、自由表现、自由创造美,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学生完美人格发展和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之上。

(二)审美课堂的实施:以学科渗透优化教学生态

南菁高中确定将学科渗透作为学校课程实施的重要路径,将美育的要求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赋予课堂教学更丰富的审美价值追求。高中学科所呈现的无非是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体现的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美蕴含其中,无痕无味。通过充分挖掘学科中蕴含的美的元素,在基础学科教育中进行美育渗透,让学生喜欢并享受学习,进而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教学过程变成了审美过程。当课堂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再是枯燥的训练和考试,而是生命的自由成长,学生的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得到切实的关照。

美育的学科渗透让教学充满对美的追求,让学生有学习的自由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学生学习行为在课堂上真正发生,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将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要求有机统一。在这样的理念下,南菁的课堂教学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尽量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事实证明,当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和进取态度、昂扬自信的生命状态投入到课堂上的时候,课堂就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成就学生个体生命完整的审美空间。南菁倡导的审美课堂,超越了知识本身,充分满足人的生命价值需要,彰显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