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公益设施建后管护问题的思考

2018-01-22 11:31彭清田王安才
当代农村财经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

彭清田 王安才

摘要:近年来,云南省大关县多数自然村内道路、人畜饮水、活动场所等村级公益设施建设有了根本性提升,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随着农村公益设施逐步完善,农村公益设施运行管护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深化农村公益设施运行管护体制改革,创新运行管护机制,既是解决当前农村公益设施管护中存在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以大关县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例,对大关县2008年至2018年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建成的农村公益事业设施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对当前农村公益设施管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性的政策思考。

关键词: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建后管护

农村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一项重大制度。近年来,云南省大关县多数自然村内道路、人畜饮水、活动场所等村级公益设施建设有了根本性提升,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随着农村公益设施逐步完善,农村公益设施运行管护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深化农村公益设施运行管护体制改革,创新运行管护机制,既是解决当前农村公益设施管护中存在问题的迫切要求,也是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大关县农村公益设施建设现状

大关县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始建于2008年。10年来,全县共投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4752万元,实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96个,建成村内道路752条2261公里,其中水泥路面公路68公里、砂石路面公路1895公里、户间水泥道路298公里;建成村内水渠12条7公里;建成人畜饮水管线45条220公里、蓄水池91口4152立方米;建成公厕8座622平方米、垃圾池和填埋场20座7271立方米、小型排污系统6套;建成活動广场39个36246平方米、活动室25个3834平方米;建成人行桥和公路桥30座;建成公共服务平台4个;治理河道0.54公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覆盖全县9个乡镇80个行政村(社区)400个自然村,自然村覆盖率72%。

二、大关县农村公益设施管护现状

大关县农村公益设施建成交付使用后,一些受益村民素质较高、基层组织能力较强、管护成本不高、管护措施有力的自然村,公益设施能够得到一定的管理和维护,设施基本能够正常使用。但一些管护措施不力、管护人员不到位、管护资金缺乏、村民素质较低、管护成本较高的自然村,公益设施没有得到应有的管理和维护,毁损严重,效益发挥欠佳。比如有的道路塌方和排水系统堵塞无人清理、路面坑塘无人填补、路旁杂草树丛无人清除、毁损路段无钱修复等,导致路面越来越窄、越来越脏、越来越不平整,甚至无法通行;有的活动场所垃圾遍地、草堆粪堆常见确无人过问,活动场变垃圾场;有的桥涵护栏损坏无人修补,安全隐患未排除等等。从大关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建成的公益设施来看,建后管护总体情况较好,其中有298个公益设施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现已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提质改造。目前,在公益设施管护上管护较好的有168个,管护一般的有611个,管护较差的有108个,已报废了的有9个。

三、大关县农村公益设施管护存在问题

通过对大关县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所建公益设施后期管护情况的调查发现,公益设施管护较好、效益发挥明显的仅占18.75%,管护一般效益基本能够发挥的占68.19%,管护较差效益不能正常发挥和已报废的占13.06%。在公益设施的建后管护上,或多或少存在宣传引导不到位、管护重视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管护资金不到位,“四不到位”的问题,从而导致公益设施管护效果欠佳,效益发挥不明显。

(一)宣传引导不到位,管护意识错位。

农村公益设施受益自然村应是设施建后管护的主体,当履行设施管护主体职责,负管护主体责任。但由于宣传引导不够,一些自然村的村民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管护主体责任,甚至不明白公益设施需“三分建七分管”的道理,没有积极主动履行公益设施的管护职责,错误地认为公益设施是政府投资兴建,应由政府组织管护,不关自己的事。也有一些村民公心不强,义务维护公益设施时出工不出力,甚至派一个老人或者孩子冲个数,壮劳力忙自己的事,或者干脆不参加。另外一些村民委员会未能及时宣传引导、指导督促自然村做好公益设施管护工作,认为公益设施管护是受益自然村的职责,由其自行管理维护就行,不必为其操心。这些认识错位,最终导致公益设施管护不到位,效益发挥大打折扣。

(二)管护重视不到位,存在“重建轻管”现象。

在公益设施建设上,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在各地都有存在。建设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自然村积极性高,干部群众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各方面都非常重视。但公益设施建成后,对设施管护重视程度就不够了,未能及时建立健全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筹集管护资金等,管理弱化致使一些公益设施建后得不到日常的养护,出现人为或自然损毁时得不到及时修复,公益设施功能逐渐丧失弱化,长期不能正常有效发挥效益,甚至报废。比如一个活动场所,地面脏了没人扫,设施坏了没钱修等,最后功能丧失无人光顾,违背了建设活动场所的初衷,造成了国家财政资金浪费。

(三)责任落实不到位,管护效果大打折扣。

农村公益设施建成后,本应形成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受益村民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格局。乡镇政府应制定农村公益设施管护办法,积极筹集整合资金支持农村公益设施管护,做好农村公益设施管护的监管工作;基层组织应建立农村公益设施管护制度,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公益设施管护,引导、指导、督促自然村开展好公益设施管护工作;自然村应建立健全农村公益设施管护细则,积极筹集管护资金,做好公益设施管护工作。但在现实工作中,各方不愿投入新的资金和精力,履行职责打折扣,日常管护弱化,一旦公益设施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损毁,设施将无法及时得到修复,公益设施效益难以正常发挥。

(四)管护资金不到位,筹资渠道单一。

农村公益设施的管护需要资金投入,但由于财力有限,财政只在项目建设中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后期的管护所需资金没有安排。而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又相当薄弱,没有资金支持,再加上自然村村民收入不高,自愿筹资比较困难,故管护资金来源缺乏。就当地实际而言,一些设施的管护不仅需要人工,还需要资金,人工可以通过集体义务工解决,资金就仅靠村民自愿筹资,筹集的资金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公益设施管护的资金需要。

四、对当前农村公益设施管护的政策思考

为让农村公益设施持续长久发挥效益,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养护”等问题,需强化宣传、重视管护、多方筹资、齐抓共管,做到建管结合,确保管护到位。

(一)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重点针对当前一些自然村存在的“重建轻管”、甚至“只建不管”现象,强化从宣传入手,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做好公益设施管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宣传,增强自然村广大干部群众对公益设施的管护意识,让村民能够积极主动筹资筹劳参与公益设施管理和维护,做到人人爱公益、管公益、护公益,努力营造管好、用好农村公益设施的良好氛围,增强村民管理农村公益事业设施是自己的事情的意识。

(二)重视管护,做到建管并重

在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公共财政对农村公益设施建设进行了大力投入,农村公益设施已日趋完善。要让农村公益设施持久发挥效益,建好只是基础,管护才是关键。基层政府、村级组织、受益主体必须重视公益设施的管护工作,应将公益设施管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一是建立健全管护制度。乡镇政府、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村民小组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适合当地农村公益设施管护的制度。乡镇政府应当制定农村公益设施管护办法,做到明确各类设施的管护标准,各项设施的管护主体、本级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管护职责、管护资金的筹集、检查考核及成果运用等内容;村(居)民委员会(社区)应当依据乡镇人民政府制定的管护办法,结合本村(居)民委员会(社区)实际,制定适合本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的公益设施管护制度,具体明确各公益设施的管护标准、管护主体、村(居)民委员会(社区)和管护主体的职责、检查考核及成果运用等内容;管护主体应根据管护办法、制度,制定公益設施管护细则,明确管护工作相关事宜。农村公益事业公益设施管护制度健全了,管护工作才有据可依,才会做得更好,公益设施才会持久发挥效益。二是做好督促检查考核。乡镇政府要做好本辖区内村级公益设施管护运行的指导和监管,制定村级公益设施运行管护办法与绩效考核办法,成立村级公益设施管护领导小组,常态化对各村(居)民委员会(社区)公益设施管护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年终对各村(居)民委员会(社区)进行考核。对工作开展好、程序规范、成效明显的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给予适当奖励,在后续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对工作开展不力、程序不规范、成效不明显的村(居)民委员会(社区),减少安排或者不安排项目,并将各责任人工作开展情况、考核分数、考核结果与个人奖惩相挂钩。村(居)民委员会(社区)也要常态化对各村民小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促,严格考核各村民小组,运用好考核结果。

(三)多方筹资,解决资金缺口

农村公益设施管护资金短缺,是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为做好村级公益设施的管护工作,应当拓宽筹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确保管护资金落实。

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实行村民自行管护。积极动员村民自愿筹资捐资,筹集部分管护资金;二是实行民办公助。地方财政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公益设施后期管护;三是实行村集体经济投入。有收入的村集体,每年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农村公益设施后期管护;四是争取社会支持。积极动员辖区内企业、成功人士等自愿捐资维护公益设施;五是实行市场化管护。以设施养设施,对于人畜饮水、垃圾处理、公共厕所等设施可以采取该种模式,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服务,委托专业公司或者个人进行管理,实行市场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六是集体义务工支持。按村民一事一议的有关要求,组织受益村民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公益设施管护。

(四)齐抓共管,做到各司其职

农村公益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乡镇、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村民小组要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各自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关县财政局 )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非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探讨
基于模块化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分析
为了帮包村的明天更美好……
亚投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中国旅游业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中国旅游业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PPP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浅析
“一带一路”与亚投行下的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