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玲
摘 要:基于财务共享和智慧财务等财务领域变革的时代背景,应用型人才将成为现代企业青睐的职业。高职审计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即为社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审计独立、职业、监督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很难满足现代的审计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本文将从审计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改革。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高职审计教学;教学改革
财会专业是实践性、时效性极强的专业。而审计,作为两权分离的产物,为了监督和审核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真实性,审计相关的技术方法、审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财会专业知识储备相应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野下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所掌握的审计技能要和社会的岗位需求有一定的实践匹配度。因此,改革高职审计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改革审计教学主体
教师方面
通过引进双师型教学师资、加强任课教师假期挂职锻炼、卓越教师等相关培训方式,提升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学水平,进一步将实践经验嵌入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原来枯燥、理论综合性强、逻辑性强的审计课堂变得易于理解并生动活泼,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稳定审计技术的前提下,在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引导下积累案例及具备分析的思维方法,使得学生所掌握的技术和社会需求有更高的吻合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就业率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生方面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分析,从而深挖掘学生的学习原动力,进一步与教学设计相关联,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有较大的提升。
改革审计教学内容
依据受托责任主体的不同可将审计分为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目前高职教学所教授的内容基本以民间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或者财务报表审计为主体学习内容。基于现代企业的财务核算形式已趋于财务共享和智慧财务阶段,审计技术特別是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相应会有大的变革。
鉴于此,了解和熟悉新型财务核算流程、熟知财务风控领域,有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综合技能的提升。同时,将已实行财务共享和智慧财务的企业案例更多地延伸到审计课堂中,有利于提升高职审计人才的培养质量。
改革审计教学方法与手段
基于传统的教学手段显得比较单一,可以将脑图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上来,其包括师生两个角度。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概要式的PPT做传统板书形式的补充和优化,以此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对思维导图的掌握、内化和应用,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学习方法。
最后,可将翻转课堂结合着九竹、蓝墨云班课、雨课堂、慕课及网易公开课等现代化互联网平台引入我们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最终形成多彩课堂,进一步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
改革审计教学环节
基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定位标准,审计学作为专业方向课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只开展课内实训环节,而为了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增设关于审计学的专项实训课程,通过课赛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将审计比赛平台多元化、全方位地引入审计学课程中,丰富多元化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审计课程的教学体系。
改革审计教学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必经环节,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教师教学反思提供依据的利器。
《审计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概念多、学习难度大的特点,在财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该课程只采用单一的期末考试来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审计的多元化考核方案可尝试将平时表现、实践能力以及理论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日常考核占30%,包括考核学生平时出勤、学习笔记、小测验、课堂提问、作业完成和项目化教学成果等情况。
实验考核占20%,包括翻转课堂实训、脑图绘制、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循环等主要项目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等审计仿真实验等。
终结性考核占50%,通过试卷考核学生对审计学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和应用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极具综合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工作,我们应该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节、教学考核机制等多维度对高职审计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从而为培养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强、职业胜任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夯实基础,进一步为实现中国梦和强国梦增添一分力量。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陆亚平.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野下的高职审计教学改革[J].才智,2014(34).
[2]张远清.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下高职审计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11).
[3]赵艳.高职审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