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满林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既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来治国理政,又提出了“文化自信”重要新论断,既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又主抓和谋划了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还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治国理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8)05-0005-08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迈出了朝向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新步伐。在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明确提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1]46,可以说,他以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
在对待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都采取了客观而科学的态度,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2]。可以自豪地说,尊重传统文化、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思维来治国理政是当代中国政治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首先,高度评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中华传统文化积淀和承载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必须始终坚守的精神家园。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洪流中,中华文化自强不息,集小溪成河流,它在不断壮大的同时,哺育着这个民族的人民,构建了这个民族的精神空间,应当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170今天,虽然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现代化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中仍能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特别是在塑造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既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3]299;又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认同的意义,主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1]63,无论中华儿女身处何方,他们的精神上、血脉中都洋溢着中国文化的气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定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标识出了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基因;还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要使中华优秀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会展开进一步探讨)。
其次,丰富了“古为今用”的文化发展原则。中国共产党既珍爱优秀传统文化、理性甄别传统文化,又结合不同时代实际来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并为此提出了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这个基本原则。“古为今用”的原则表明,我们对传统文化既不是采取全盘否定的虚无主义态度,也不是采取全盘接受的拷贝主义态度,而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理性甄别的基础上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一种尊重历史遗产、尊重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近70年的文化建设中,我们一直都坚持着这一基本原则,“古为今用”原则在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仍然是重要的指导原则。然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古为今用”这一基本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晚清以来的“体用之争”印迹,特别是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而笼统地停留在“用”这个抽象的层面,而应当具象化如何去“用”。正是在这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丰富了“古为今用”这一文化发展原则,在他看来,“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201毋庸存疑,“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和原则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语境中“化蛹成蝶”指明了方向,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古为今用”的文化建設原则。
最后,重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执政智慧。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离别和舍弃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每一位成员都必须永远坚守这一精神家园,而这一点对执政者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通过阅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来经常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能够较好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显而易见,这种阅读是含金量高的、以一当十的文化修养过程。经过这番“修炼”,不但可以增强领导干部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和把握能力,而且能够帮助领导干部“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乐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3]124换句话说,优秀传统文化中既有修身齐家的为人处世智慧,又有治国安邦的执政智慧,所有这些都能够帮助领导干部提升人文修养、提高工作能力。
二、提出了“文化自信”的重要论断
21世纪以来,党从战略高度把握两个“大局”,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在国内,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国家和社会呈现出繁荣和谐的局面,人民获得感、自豪感倍增;在国际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影响力愈来愈大,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赞美和尊重。正是基于中国发展起来了这个历史巨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和展现了党、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自信,借用总书记的话来说,那就是:“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5]从一定意义上讲,自信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鲜明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
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在理论上就已经明确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个重大判断,而文化自信虽偶尔提及,但都是在文化自觉相关的意义和层面上来使用和阐释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文化自信问题,多次强调了文化自信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仅就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公开发表的重要讲话来看,至少有以下几个步骤的思想演进:其一,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要求各级党委要从建设文化强国的高度认识问题,“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203,努力贯彻和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与文化政策,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尤其是要把握好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使文化发展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其二,在2015年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习近平同志在与外方代表座谈时着重强调,我们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说到底它们同五千多年文明的传承是割裂不开的,文化自信构成了它们的基础和本质。其三,在哲學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看作是更为基础的自信,从而不仅阐明了道路上、理论上以及制度上的自信归根到底在于文化上的自信,还把文化自信视为一种力量,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6]。其四,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5],并向全党同志提出了坚定“四个自信”的要求,应当说,这是他继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并提“四个自信”后的重要阐释,“七一讲话”实现了由“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的推进,不言而喻,这样的提升是一次理论的推进。
那么,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呢?为什么文化自信是更根本的呢?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总是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分析与研判。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我们之所以强调文化自信是更为基础和根本的自信,乃是因为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持久与深沉的力量,不但直接关涉到民族精神面貌的展现,而且关涉到民族奋斗目标的实现。正是基于此种考量,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就是其灵魂,如果我们不珍惜自己民族的思想文化,舍弃或丢掉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2],也就说,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珍藏“中国心”,就是要守住“民族魂”;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清楚地认识到,思想文化也是激励和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他明确说道,“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7],因为它们“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5]。这就意味着不坚定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时代,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就是要做到既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传承革命文化,还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然而,在当下中国,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今天的文化自信不再是对昔日辉煌的留恋与沉醉,而是从历史的源泉中汲取力量,诵读经典也不是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曾经的生活状态,而是要开启当代新境界,否则,文化自信就成为了文化自恋的“代名词”,文化复兴也就成为了文化复古的“变戏法”。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文化不是我们前行的“绊脚石”,而是“垫脚石”。增强文化自信,必须切中当今时代发展大势,理性评估传统文化,回应新时代的呼声和需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价值观建设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最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某个历史时期的文明发展程度与道德水准,因而在文化建设中不能忽视价值观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出发,不但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新时代怎么样推动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问题,这样一来,就为我们展现出了清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逻辑。
其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目标。进入21世纪后,文化无论是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还是作为一种软实力,其地位愈加凸显,其作用愈加重要,然而,在文化诸多内容和层次中,核心价值观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文化总体实力强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家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认同力,由此可见,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绝非小事。然而,恰恰是因为看清和准确把握了这一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1]163。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他已经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作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同时,他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定位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这一基础工程在集体层面能够维系民族的团结,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个体层面能够塑造个人的道德面貌,起到安身立命的作用,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4]198,一个国家或民族,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必然“行无依归”“魂无定所”。
其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以阐释清楚其基本内涵为起点。弄清与弄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加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前提和关键环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个层面进行了权威阐释,为我们讲清楚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华民族应当坚守的核心价值理念,科学地解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169。质言之,通过这样的权威阐释,既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增强共识,达成“最大公约数”,又有利于统一理论界的认知,避免了不必要的思想争鸣,从而为人们培育和践行这一核心价值观铺平了道路。
其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在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仅要回应时代呼声,符合当代中国人道德生活实际,还要尊重历史传统,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误以为现代化就是“西化”,在这种错误认知的影响下,他们在价值观建设上鼓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忽视甚至低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针对这种错误的观点,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珍爱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4]200;另一方面,他要求我们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阐发其时代价值,把中华文化中那些具有久远影响的因子呈现给当今时代,为人类发展和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智慧。
其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以重点人群为抓手。在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问题上,习近平同志非常注重运用辩证思维、讲辩证法,既坚持着眼全局,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又注重以小带大,突出重点,以点促面。诚然,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过程中,重点人群尤其是领导干部、先进模范、青少年群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重点对象,他依据这些群体的年龄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举措和要求,从而实现了价值观建设的立体式推进。比如,对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总书记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既注重“立言”,又注重“立行”,把“为官”和“做人”有机统一起来,不仅要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的坚守者、示范者,更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表率者、引领者。再比如,对青少群体,总书记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和教育规律出发,教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努力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1]182;至于青年学生,总书记则提出了“扣子论”,要求青年学子珍惜芳华岁月,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不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更要将其外化于行,体现出青年人应有的青春朝气和道德追求。可见,重点人群是习近平总书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他希望通过这些重要群体来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引领社会风气。
四、领导和推动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之后,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前进,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央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等系列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这些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新要求,从总体上谋划文化事业的发展。
首先,强调了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大的政治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155,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的强有力保障。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局高度进一步强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正是在这样的治国理政逻辑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党对各项文化事业的领导。比如,在宣传思想工作上,要求“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1]156;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提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4]202;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各级党委要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6]。
其次,强调了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立场。立场问题,简单地说,就是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哪里开始的问题。在文化领域,立场问题就集中体现在文化发展“为了谁”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事业为什么人的问题上旗帜鲜明,始终立足人民立场。例如,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求“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4]191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但强调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统一的重大意义,而且阐释了如何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他看来,“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始终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4]421,从而确保媒体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再比如,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信事业发展要服务、造福于人民,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解决好哲学社会科学为什么人的问题,力争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观点和理想。
再次,指明了文化工作的具体方针原则。在深入分析文化事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每个领域的独特性提出系列原则,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在宣传思想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意识形态领域中复杂的态势,提出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1]155,要求增强阵地意识,正确对待“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努力提高思想宣传的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效、度的关系。在文艺工作上,针对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创新不足模仿有余、文化快餐等现象,告诫我们,“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4]188,并明确提出,中国文艺的繁荣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必须以中国精神为文艺的灵魂,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扎根现实、扎根时代。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根据“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和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及正面宣传为主,并把“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作为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最后,提出了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同志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直面文化事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担当和勇气来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明确当前文化发展的任务和要求,指出了文化事业努力的方向和重点。比如,在新闻舆论工作方面,总书记既提出了“增强工作针对性”“推动融合发展”“把握好实效度”“增强国际话语权”这四项工作要求,又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了“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牢记社会责任”“提高业务能力”“转作风改文风”的队伍建设要求;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方面,他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6],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自己的时代使命;在宗教工作方面,他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遵循宗教和宗教工作规律,不但要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而且要善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信教群众的引导作用[8]。
五、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中外文化的交流态势更加明显。因此,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注重谋划国内文化建设,还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形成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世界文明观。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一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形象而鲜明地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基本思路。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如何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有着许多精辟阐释,总体看来,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注重对外宣传中华文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提出要以“四个讲清楚”来阐释中国特色,促进对外宣传思想工作。其二,注重运用华人华侨、留学人员等平台,介绍中国文化,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上,都要求留学人员、华侨华人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为传播中国文化牵线搭桥,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弘扬中华文化。其三,注重运用文艺作品来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好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4]192-193。其四,注重运用网络舆论来增强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现代网络媒体的传播力,提出要通过网络媒体、新闻舆论来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4]433。
当然,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当今文明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阐发了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层思考,形成了世界文明观的基本轮廓。这种文明观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导向,以交流互鉴为重要动力,以多元平等为基本特点,以包容共享为根本目标。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一崭新的文明观预示着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趋势,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基本遵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國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3]习近平.习近平党校十九讲(内部使用)[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
[4]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内部发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7]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
[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宗教工作水平[N].人民日报,2016-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