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发锴
摘 要: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遠流长,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应该从基础教育抓起。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在引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首先分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意义,然后分三个部分研究了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对诸位教师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小学校园;重要意义;措施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了许多智慧的结晶。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这些智慧结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对于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结合我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相关经验,下面,笔者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以及建议。
一、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进中小学校园的重要意义
第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对于实现语文课程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进校园,不仅有助于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第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具有熏陶感染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校园的措施
(一)与语文课堂教学相互结合
课堂毕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阵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必须从课堂教学这个角度寻找突破口。教师应该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渗透具有清醒认识,结合课堂教学情况以及教材实际,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笔者一直非常关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除了按部就班完成语文教学目标之外,笔者还有针对性、有目的、有重点地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外延伸教学之中。例如,《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教学结束之后,笔者还介绍了古代诗歌中描写风景名胜的其他篇目,诸如《登飞来峰》《望洞庭》《题西林壁》等。古诗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通过对这些同题材诗歌的对比鉴赏,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了深入认识,充分体会到民族传统文化之美。
(二)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结合
校园文化建设是当下学校管理领域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伴随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普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铸入校园文化建设,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高尚人格,促进个性发展。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可以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载体,例如,在墙壁、走廊、甬路上张贴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图画,开启学生心智;又如,建立读书角,方便学生阅读国学诗文;再如,在校园广播台播放国学音乐诗朗诵。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洋溢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气氛,学生既可以躺在树荫下阅读国学经典,又可以坐在石凳上静静聆听一首国学诗朗诵。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又推动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进程。
(三)与综合实践活动相互结合
强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仅仅依靠思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应当围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力量,让传统文化内化于精髓之中、外显于学生之行。本学期,我校举办了“国学伴我成长黑板报评选活动”,每个班级都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促进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为中心,出一份主题黑板报。各个班级的黑板报内容丰富、不拘一格,全部由班级学生共同出谋划策绘制而成,有力地展现了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收获。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中小学教育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吸收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本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校园的重要意义以及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应该引起诸位教师注意的问题在于,本文一直强调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定义,希望广大教师辨清传统文化当中的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这样才能真正利用传统文化引领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刘志云.打造学校特色文化,走内涵发展之路,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1):90-91.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