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方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也逐渐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但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够成熟,在具体教学内容上不够与时俱进,教材理论难解,学生无法有效地学习到相关知识。就如何创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这一问题提出几点见解,供诸位教学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教学;有效课堂
信息技术是各种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的技术的总称。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处理、表达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来设计相关信息系统的软件。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技能,但信息技术课堂效率却不尽如人意,教材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使用,课堂枯燥无味,高中生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将对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一、兴趣课堂,趣味任务
高中生对于枯燥死板、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是完全没有兴趣的,只依赖老师强制性的教学不仅达不到应有的课堂效果,甚至适得其反,造成学生放弃课堂等现象。笔者认为,老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可以以某一问题开始,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学习。老师要抓住高中生的兴趣点,给予学生他们感兴趣的任务。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完成,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或者使用网页搜索独立完成。对于完成情况优秀的学生,老师可以给予表扬或适当奖励。老师要发掘教材,寻找教材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和动手操作。只有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才有可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講授Excel表格时,老师就可以结合教材讲述相关内容,简单地向学生演示一遍基础的Excel表格的相关操作。例如,行高列宽的修改、工作表的增删、文字的润色、对齐方式的设定等。在学生对Excel表格有了基础的了解之后,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例如制作课程表。老师可以展示给学生制作好的样图,让学生根据样图设计表格。学生对于Excel表格操作只有简单的了解,许多复杂的操作学生很少可以独自完成。所以笔者认为,老师应当走下讲台,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学有所获,获得成就感。
二、规范课堂,限制网络
信息技术课堂因为学科性质,学生需要亲自操作计算机,老师也需要利用计算机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老师的操作,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老师的视线盲区,十分不利于课堂管理,学生很可能利用老师的盲区不听讲解,或者操作电脑,打开与课堂无关的网页。计算机的许多操作需要用到网络,网络不仅能使使用者共享信息,还有很大的娱乐性,这就导致许多高中生玩得多,学得少。笔者认为,老师要规范信息技术课堂行为,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是用来学习而不是用来消遣的。老师要在课堂之前,精心设计教案,让课堂内容不至于太过于简单,导致学生毫无兴趣,也不至于太过抽象,让学生难以理解。老师要合理安排网络在课堂上的使用比例,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并随时查看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让学生通过网络更好地学习。老师可以布置上网任务,任务可以较为复杂,但要跟课堂讲授的内容相关,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操作,巩固课堂知识。这样,只有专心听过老师讲解的学生才能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尽快完成任务,而余下的时间则可以让学生自由使用计算机。老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上网的积极性来让学生更加高效率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制力。
三、轻松课堂,交流合作
学习一门学科,只有老师的教导是不够的,计算机的功能远远多于教材上所展现的内容,而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进行计算机操作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老师能力有限,不可能将计算机的每一项功能都逐个讲解给学生。笔者认为,老师可以出一些较有难度的题目,例如从Excel表格中筛选出符合某几项条件的记录,或者给出一个复杂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利用函数进行求解。Excel表格中许多常用的功能,操作起来十分复杂,但分解开每一个步骤都很容易理解,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组内分工合作,组间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掘计算机中的相关功能。老师可以适当予以提示,让学生在意识到计算机操作的准确和迅速的同时,学会分享与合作。
信息技术课堂不仅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还有与时俱进的各项计算机操作,老师不仅要规范课堂行为,更要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合理使用网络,提高高中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完成相关任务,在锻炼高中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自制力,让学生切实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到知识,并运用于生活。
参考文献:
[1]邵光信.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技术课堂管理[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6).
[2]肖永明.如何有效组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电脑迷,2016(8).endprint
新课程·教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