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晖永
摘要 本文结合太和县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并从转变粮食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经营主体、发展绿色品牌以及健全扶持政策等5个方面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以期为突破农民增收瓶颈、激活农村经济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建议;安徽太和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4-0253-01
安徽省太和县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太和县面积为1 822 km2,人口数为174万人,辖31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耕地11.67万hm2。2016年,太和县夏粮平均产量为7 420.5 kg/hm2,总产72万t。大灾年份粮食最高产量仍达9 030 kg/hm2,10个万亩小麦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和6个省级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点平均产量均为7 650 kg/hm2以上。截至2016年底,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2 714家,合作社1 87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达4 590家。通过租赁、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超过6.67万hm2,土地规模经营率达 61%。目前,太和县经济作物面积超过6.67万hm2,占农作物总面积的29%。太和县桔梗、麒麟西瓜、油牡丹、草莓、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产品[1]。
近几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中药材种植和品牌专用小麦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制约农民增收的种种因素仍然较突出。如何突破农民增收瓶颈是当前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1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1.1 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从总体上看,太和县农田水利设施还不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展缓慢,仍有6.09万hm2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52.4%,其中有2.13万hm2低洼易涝地,3.95万hm2农田基本是“靠天收”,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薄弱。同时,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具有本地特色优势的农产品较少,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卖粮难问题依然突出。
1.2 粮食生产成本提高,比较效益下降
农村劳动力成本、土地承租成本、生产资料成本、农业作业成本等上涨较快,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上升空间十分狭窄,农业利润压缩,比较效益偏低。
1.3 生产集约化水平偏低,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虽然近年来新型农业主体发展较快,但发展水平不高,目前农户家庭经营模式仍占主体地位,存在农业科技推广难、标准化生产实施难、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难等方面问题,同时农机、植保、营销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范围有限,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农民增收[2]。
1.4 农产品精深加工比较滞后,产业链延伸不长
虽然太和县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速较快,但缺乏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短,品牌层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小麦、大豆、畜禽等优势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多以“原”字号产品向外销售,对外市场占有率低,对内缺乏辐射带动能力,限制了农民增收空间。
1.5 新型農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发展空间受限
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优化农业结构的先锋队,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力军,能有效带动农民增收。但新型经营主体在发展前期资金投入多、缺口大,严重制约其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在融资时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虽然太和县农委、财政局、国元保险公司联合开展了“家庭农场保证保险贷款”和“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贷款”,也只是杯水车薪,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经营主体的融资问题,而全县共计逾4 000家经营主体,覆盖率不到3%。因此,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是个困局。
2 农民增收的建议
2.1 转变粮食生产方式,释放增收潜力
传统的粮食种植,农民收益相对稳定,增收空间狭小,亟须进一步释放增收潜力。一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强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稳定粮食生产。二是依靠科技驱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加快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和经营性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技术措施,推进农艺、农机、农信深度融合,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三是突出粮食专用化,提高粮食产能和质量。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发展专用品牌粮食,构建粮食全产业链。
2.2 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增收增长点
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与优势,发展品牌粮食、特色中药材、苗木花卉、绿色瓜果蔬菜、特种高效水产、生态安全畜禽等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生态、休闲功能,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带,构建粮经饲兼顾、农牧渔结合、生态循环发展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
2.3 壮大经营主体,增强增收带动力
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对农民增收拉动作用明显。一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建设优质安全生产基地,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生产模式,农户按要求保证质量生产,由企业按合同约定收购,提高农民生产收益。三是吸纳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增加工资收入。
2.4 发展特色品牌,提升农产品溢价
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完善特色农业标准化体系,把发展“三品一标”作为标准化的方向,引导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品牌投入。另一方面要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做好区域品牌规划,同时加快创建新品牌,巩固保持老品牌,尽力提升优势品牌,发挥区域特色的农业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溢价[3-4]。
2.5 健全扶持政策,激活农村经济活力
2.5.1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涉及范围广,需要上级扩大项目资金投入,解决基层财政资金紧张的难题;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制定管护制度与机制,确保设施得到维护并发挥作用。
2.5.2 加速推进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依据地方特色,打造差异化优势特色产业,避免产品同质化,同时注重产品质量,打造地方品牌[5]。
2.5.3 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重点加强对经营主体在生产补贴、农业保险、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2.5.4 发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效果。一是推动土地流转或资产入股,获得土地资产收益;二是释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农民获得工资性收入。
3 参考文献
[1] 李啸浪,梁颖,蔡承智,等.多因素影响下农民收入增加的综合能力分析:以贵州省新农村“百村试点”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497-7499.
[2] 吕紫乾.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3] 孙致陆,周加来.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与农民收入增加[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22(6):6-10.
[4] 徐清照.现阶段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途径探析[J].理论学习,2009(9):34-36.
[5] 姜学洙.略论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6):53-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