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亚东
摘 要:问题导学法是新课程改革后创新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課堂教学中已经取得一定的显著成果。数学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利用数学问题的巧妙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从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最大乐趣,走上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之路。本文针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有效应用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 应用 途径 研究
初中数学知识的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然而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不足,阅历不甚丰富,他们的数学思维常常受到局限,面对一些复杂、多变的数学问题往往表现的十分迷茫。鉴于此,教师必须在创新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利用问题导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深刻记忆理论概念,掌握基础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从而更好的体现出初中数学针对性教学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推动初中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一、突出导学问题高效性
教师的教学质量和问题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只要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达到最优质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师导入的数学问题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必然得到大大提升。数学教师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合理运用现有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控制课堂导学节奏,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突出指导,对于一些繁琐、多变问题进行简化讲解,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优质平台,激发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步入身心健康发展的人生轨道,更好的参与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比如,在教导学生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时,对于圆的公式的起源,和与此有关的数学家便不用进行过多的关注,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无心进行下面的学习,老师要把大部分的经历去放在如何让孩子理解和运用公式上,老师可以给出圆心和圆的边的距离是怎样的;半径是等长的吗,为什么;圆的公式是怎样的,要如何在计算时运用等问题,并让学生们去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并且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老师也不要一味的去讲解,而是要让学生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在学生们思考不出时给出一点点的提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们更加热爱数学。
二、引导学生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使用问题导学法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对此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与分析。例如,为了使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具备清晰的认识,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预习,以使其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其次,在分析问题时,教师应巧妙地点出所学的知识与所提出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往相关性的方面进行考虑,进而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完成教学问题思考后,学生需自行去完成问题的求解过程,从而有利于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三、巧设提问促进互动交流
课堂提问环节需要老师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将生动、有趣的教学元素融入提问环节,增加学生的数学兴趣。例如在学习函数图像之时,老师便可以巧用多媒体教学功能,将与函数图像相关的知识运用图表进行播放,激发学生对图表的进一步思考,再结合老师提出的疑问,通过不断的深思与对比来得到结果。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有意识的进行自主思考与分析,增加了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发挥了老师教学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发展较为有利。当然,有效的课堂提问方式还有很多:情境提问、游戏提问、故事提问等。对于初中生这个年龄段,如果老师可以将提问与各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便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问题氛围中不断思考,不仅使课堂变得有趣化,还促使课堂的学习氛围浓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与综合素养。
四、加强导学的针对性
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新知识,且能有效地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基础技能水平。比如在“正弦和余弦”教学中,教师在问题导入时可以设置问题为:“某人沿着斜坡向上走14m后,其位置相对往上升高6m,若继续沿着斜坡向上行走6m,则其相对位置升高多少米?且水平方向前进多少米?”问题提出后应该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在直角三角形一个角为锐角时,如何确定锐角对边与斜边比值、临边以及斜边比值。进而根据定义求出直角三角形锐角的正弦与余弦值。
五、问题导学的前后呼应
问题导学教学法中对问题的设计会有两种,一是按照实际的问题来进行提问,而不是根据教学的方式来进行设计。当然,问题的设置不一样,教学的方式也会不同。如,在进行“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乘法”教学时,教师可以按照教材中的例题:有一块长方形的草地,现在要将它的长缩短3米,宽伸长4米,然后它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可以按照这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提问,如何得到改变后的面积呢?就是需要算出改变之后的长和宽,那么就会引导出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乘法的计算,最后将计算的公式和结果再带到实际问题中,学生就可以充分地理解这样的计算方式了。
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能够良好地掌握,但是还会有一小部分的教师在解答完问题后,将实际的教学内容而忽略掉。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更不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掌握,使学生游离在解答问题之外,教师所缺乏的代入感不能够使理论与实际巧妙的结合到一起,而后的课堂练习与课堂总结便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教师在针对这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加以改正,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完善问题导学法中问题的提出与引导,实现课堂教学的上下呼应。将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全面地发挥出来。
六、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与探索兴趣,还可以确保数学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真正实现了数学针对性指导的一举两得。
参考文献
[1]邹金贵.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109-109.
[2]柴影.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1-2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