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华平
摘要: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也体现出一种独有的校园精神,它让学校的师生凝聚起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念,遵循相同的行为准则。本文试图提出了三条途径来引领学校文化的建设:一是讨论制定独特的校训;二是利用校训来统筹规划;三是利用校训来深入实践。
关键词:校训;学校文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253-02
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也体现出一种独有的校园精神,它让学校的师生凝聚起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念,遵循相同的行为准则。重视学校的发展,必须重视以校训来引领整个学校的文化建设。校训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是其中的核心部分。那么什么是学校文化呢?顾明远(2006年)的观点是: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他把学校文化分成为四个层面,即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核心是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如何利用校训来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呢?综合众多的研究成果及学校的实践,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来引领。
一、讨论制定独特的校训
每个学校应该反思自己学校校训的问题,开展广泛的师生、校友的讨论,在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方面是否明确精辟概括,学校精神、治校风格是否进行了历史凝炼,师生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行为准则是否规范,学校特色与个性是否集中体现。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表明是培养教师的场所,是师范学校,要甘当表率;中国政法大学的“厚德 明法 格物 致公”,表明是以德修身,明了法律,以证据来处案,以公平来衡量;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突出培养目标,讲究德艺结合;国家会计学院的“不做假账”,结合时代,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
二、利用校训来统筹规划
学校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与部署,需要进行长期的建设与不断的调整,不能因为负责人的更改而出现波动,持续性长久性地进行,才能建设好學校文化。统筹规划包括几个方面:校园建设,规章制度制定,校风、教风、学风的养成等,要以校训作为一条线来贯穿其中,始终坚持。比较观察中外名校的形成,以及它们的历史,都是在坚持自己的特色,没有改变过,教师以校为荣,学生以校为豪,不是贪图大而全,而是坚持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久。中国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西点军校等是典型例子。
三、利用校训来深入实践
好的规划不如好的行动,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只喊口号不干的比比皆是;摆样子、搞门面的俯拾皆是。真正的学校领导人,应该是一位教育家,而不是政客、过客,要以校为家,把学校建设作为一项千秋事业来抓、来干。
1.利用校训来引领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的建设包括了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学校建筑、学校活动场所、学校的整体装饰等方面,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统一色调,统一装饰风格,具有鲜明的某某学校的风格,辨识度要高。最好做到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多元考虑与人性化的设计结合。
以校训来引领校园环境,就是要让校训无时不刻地出现在校园的物质载体上。这些物质的载体包括许多方面,要具体化、细致化。将校训制作成牌、碑,或者是刻在墙壁之上,或者是刻在其他的亭台楼阁之上,或者是将校训制作成标志性的雕塑。将校训放入学校的官方网站标志栏目之中。将校训写入招生简章、学校简介、新生录取通知书、毕业纪念册、毕业论文、自编教材与讲义、作业练习册等之中。
以创新的形式将校训精神进行“物化”,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致用致美”为校训,在所有的建筑物命名上都费心思考,“蕴美楼”、“致美楼”、“逸美楼”、“弘美楼”,实训基地为“艺术工厂”。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校训为“博雅精专”,向西方有名望的小型私立大学看齐,校园环境到处都是“秀场”,标榜式建筑到处林立,欧式古典门洞窗洞,古堡般的天际轮廓线,寻常的红砖外墙,以及爬满的不知名的植被,道路、绿化均以小博大。最典型的是图书馆,层高、屋顶和窗洞透露的是西方古典学院的风格,但陈列、摆设是地道的川西民居遗物。它既是一座图书馆,也是一座民俗博物馆,也是一座川西古典家具博物馆。这图书馆,将中国书院君子出没的育人环境与“霍格沃魔法学校”结合,中西荟萃形神一体合二为一。追求中西合璧,正如学校的“国际视野,本土立场”办学方向一样,追求通识教育、审美教育,学生可是2008年奥运会演员的化妆师。
2.利用校训来引领规章制度建设。校训作为一种理念、思想,需要落实到日常的各种行为之中,需要较完善的制度来进行保证。作为学校的制度总纲领,首先是学校的章程应该高屋建瓴,规划好,建设好,将学校的办学思路、发展方向、治校策略等写清楚,写明白,将校训、校徽、校歌描述明白,得到全校人的认同。其次是教师师德师风、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制度,要让教师感觉到这里能够凝聚人心、获得事业、得以成长,而不是被管制、被监控的对象;鼓励教师充分发挥各自所长,在各自的教学科研领域施展抱负,设立各种奖励基金,有师德师风的、有教学的、有科研项目的等;有各种各样的职称、职务的晋升渠道,表现优秀的能够顺利评聘,公开竞聘,能够脱颖而出。再次是学生行为、学习、活动方面的制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各校的培养目标,合理制定;品行方面的如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寝室管理制度,学习方面的如课堂行为规范、学分制实施办法、学籍管理规定,活动方面的如社团活动管理规定、实习管理规定。虽然各种规章制度会跟着时代进行调整,但是校训的精神、理念地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学校的“灵魂”。endprint
3.利用校训来引领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的首要目的和最终目的都是育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不变的宗旨。校风是一个学校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校训和校风最能反映大学的传统和特色,是对全体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所有的努力,其实是让校训化为师生的一言一行,让校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不停地、不分场合地宣传校训是教育的手段之一。学生的新生入学教育,各种重要的聚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之中,要让所有的师生都明了校训,要考查师生对校训的理解程度,作为一项表现。所有学生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贯穿校训的理念与精神,是校训实践的重要渠道。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作为一所办学时间不长,但成长最快的学校,其所有教师和学生都深刻地体会到校训的无时不在,在其校长之一杨叔子院士的主导下,改革创新,第一个创办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第一个将语文如同英语等级考试一样作为必修的主要科目,带头主办传统人文的讲座,要求所有师生都重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育,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教风和学风。
校训是灵魂,必须统率着、引领着学校文化的各项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一个学校,让学校的个性特色鲜明,让学校在育人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程斯辉.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五重五轻”倾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8,(Z2):84-86.
[2]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5):67-70.
[3]黄懿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性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5,(03):145-147.
[4]丁艳红,陈怡,郑惠坚.大学校训的文化蕴涵及其功能[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77-86+96.
[5]沈国助.校训: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61-62.
[6]张家军.论学校文化及其建设[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110-116
[7]王琳.校训在学校文化特色塑造中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8]程凤农,唐汉卫.论学校文化的再认识及其路径选择——山东省聊城二中学校文化建设个案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24):31-34.
[9]朱正湖.浅析校训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3,(21):3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