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摘要: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如何将中小学音乐教育与地方非遗艺术保护相结合是我们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在地方戏曲传承试点校开展的实践应用以及通过三年实践反思提出问题所在,进而为地方戏曲进校园传承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曲;实践探索;反思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5-0161-03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树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近年来,我们依托江苏省规划课题开展了地方戏曲艺术在中小学校园传承的实践探索研究工作,为非遗传承进校园进一步拓展思路,进而为非遗进校园传承发展提供合理建议。
一、 徐州地区丰富的戏曲资源
江苏徐州是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道家发祥地之一,其中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1项。地方戏曲进校园传承主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琴书、江苏柳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叮叮腔为主。徐州琴书原名丝弦,是一种说唱相见的本土曲艺形式,流传于以徐州为中心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接壤地区,形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与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并称为“全国三大琴书”。2008年6月,徐州琴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琴戏早期称“肘鼓子(周姑子)”,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被人称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拉洪腔”等别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2006年5月,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悠扬婉转数叮叮,十八九腔七十二哼,泊孕明清漕运日,彭城利国亮童声”,这是清末民初戏剧家杜子平先生在《春草茸茸》一书中对叮叮腔的赞誉,并对其发祥年代和流传地域做了记述。2008年,叮叮腔被徐州市人民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
二、 徐州地区地方戏曲进校园试点校现状
本文选取江苏徐州铜山区新区实验小学、利国实验小学、茅村中心中学三所试点校为研究对象,对三年来地方戏曲进校园的现状进行阐述。
1.机制建构。为了有效推进地方戏曲艺术在中小学校园传承中的推进与发展,三所试点学校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了有效传承推进机制。第一,学校层面,设置了以校长为主体负责人的地方戏曲校园传承领导小组,从硬件和软件方面配置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确定了合理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考核方法;构建了教师培养研修及校外导师聘任机制。第二,家长层面,成立家长戏迷会,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配合学校,家长的理解、支持对戏曲进校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三,社会层面,通过与文化部门联合、邀请专家进学校、参与社区活动等与社会教育形成合力,通过各项活动、宣传,得到社会的认可支持,对有效推进地方戏曲艺术进校园起到积极作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既有一致性同时又具备互补性,在统一的目标下,各有侧重、取长补短共同发挥作用。
2.师资培养。教师是地方戏曲艺术校园传承的关键要素。教师的专业素养、创新意识将对校园传承产生直接影响,也是有效传承的根本保障。因此,应在开展地方戏曲进校园传承的过程中创新性地开展师资培训,多措并举提高培训实效性。首先教师要意识到自我发展是保证地方戏曲进学校深度发展的关键,老师认识到自身专业素养提升才是教学最有效、最长久的办法,同时学校层面有计划、针对性地提供培养、培训的时间、机会,更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其次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请进来、走出去”,邀請专家、传承人进行专业指导,同时设置专门经费支持本校教师到专业团体进行研修与训练,为地方戏曲在校园传承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随着网络教学的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教育是教师培养多样化的又一体现,区域师资共享,让更多的优秀教师更大限度发挥其特长,共同成长。
3.编创教材。地方戏曲进中小学需要的是普及、基础、感性的初级知识,为此,各个学校的教师联动协作,通过调查走访,请教专家,编制了符合学生特征且富有特性的地方戏曲艺术校本教材(图1)。教材处处彰显“家乡戏”特点,渗透“学生主体,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凸显“让每一个孩子都爱家乡戏”的理念,真正让校本教材发挥作用。
各个校本教程结构都从非遗的概况—起源—发展演变,从唱腔到音乐结构,从伴奏乐器到表现形式,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由浅入深讲解。例如徐州琴书的校本就从六个板块进入,“概况、唱腔、伴奏、表演形式、唱段、流派”,每个环节以故事为主线贯穿。
4.活动开展。为了推进地方戏曲传承,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本着“让每一个孩子了解家乡戏”的理念,开展了“我爱家乡戏”主题系列活动,在各校营造了解家乡戏、会唱家乡戏、热爱家乡戏的氛围。
各校利用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站以及校园广播等,介绍地方戏曲艺术的特色与精髓。成立小剧团编排新颖的小型戏曲节目,到社区、文化馆进行汇报展演等(图2)。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触动了学生学习地方性非遗艺术的热情。
到目前为止,三所试点学校在地方戏曲校园传承上做得有声有色,在国家、省、市的艺术展演及大型活动中获得了较高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特别是新区实验小学编排的柳琴戏节目《大路上来了我陈士铎》获得2016年“魅力新星,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才艺展示活动金奖。
三、徐州地方戏曲校园传承的反思及建议
1.师资培训路径狭隘。虽然各个学校配备了数量不等的音乐教师(表1),但是这些教师的日常音乐教学工作量非常大,同时并没有系统化学习过戏曲艺术的教学知识,只是参加过教育局组织的或个人短暂进修戏曲艺术的教学培训。因此,在戏曲艺术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上还存在较大的欠缺。通过对试点学校的教师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地方戏曲艺术进校园是保护和弘扬非遗的重要模式,但是现有教师自身戏曲艺术素质薄弱,戏曲艺术进入音乐课程给任课教师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困难重重。虽然聘请了一些艺术家作为专业教师或教学指导教师,但是远远满足不了实际的教学需求。endprint
这种不适个例现象的出现,从整个国家来看,是很多学校都缺少具备系统地方戏曲艺术的专职教师,而一些音乐类院校也缺少对这方面专任教师的培养。为此,为了满足校园传承的师资需求,还有赖于相关艺术教师培养学校的大力发展,特别是针对地方性戏曲艺术,地区艺术院校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地方学校对师资的渴求。
2.教学方法模式单调。在地方戏曲艺术的课堂教学中,大多运用欣赏与欣赏和学唱并重的几种模式进行教学(图3)。从对于地方戏曲艺术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来看(表2),过半学生还是能够较好地掌握音乐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内容的。茅村镇中心中学所调查的学生中90%以上能说出徐州琴书的三件主要伴奏乐器,46%左右的学生能说出五种左右的琴书伴奏乐器,8%的学生能试着操作其中一件乐器;20%的学生能说出5段的琴书曲目名称,64%的学生能说出1—3段琴书曲目,6.8%的学生仅能说出一段琴书曲目。铜山新区实验小学28%的学生能够说出三种及以上柳琴戏的伴奏乐器,42%的学生能够说出两种柳琴戏的伴奏乐器,27.3%的学生仅能说出一种柳琴戏的伴奏乐器。但不可否认的是,还有部分学生只能部分掌握或不能掌握老师的教授内容或者不能说唱一些主要乐器或者曲目。这些学生反映,不是不喜欢音乐,也不是不喜欢音乐课,但是对徐州琴书、叮叮腔以及柳琴确实很“头疼”。如何解决这种“头疼”,可能需要我们教师从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学内容方面去进行改进与创新。
3.“校园—家庭—社会”传承各自为战。虽然通过2到3年的地方戏曲进入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大部分学生从最初的一无所知已发展到对徐州琴书、柳琴以及叮叮腔有一定的认知,但是非常喜欢的比例还是明显偏低(图4)。
通过对非常喜欢学生的访谈发现,45%的学生是因为从小会从家乡庙会听到或者家里的爷爷奶奶经常哼唱,从而领略到这些艺术的魅力而喜爱;55%的学生则是通过这几年音乐课堂上老师的讲授以及参加学校的一些艺术文化活动从而喜爱这些艺术。
四、结语
校园是地方戏曲传承的根本,如何有效地推进其在校园的传承,如何能够真正地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家乡戏,还需要我们深入探究。此外,社会与家庭也是一个大课堂,能否充分融合小课堂与大课程的综合作用,构建校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非遗传承模式也有待于深入挖掘,为此,地方戏曲的校园传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尚建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音乐教学范式转型[J].贵州大学学报,2009,(4).
[2]陈立武.非物质物化遗产的现代教育價值[J].师道,2008,(5):19-20.
[3]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J].中国音乐,2000,(1):35-39.
[4]董明慧.地域文化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中州学刊,2013,(9):91-94.
[5]李秀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传承及保护——以二胡音乐为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3):141-143.
[6]朱艳霞.地方戏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35):118-119.
[7]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Z].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