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情绪视角浅谈高中生主动学习策略

2018-01-22 18:16梁建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36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积极心理学高中生

梁建华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较为热点的一个研究领域,这一研究领域涉及许多方面,社会应用价值也较为广泛。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当中的“积极情绪”,揭示了作为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内容的积极情绪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中介变量,旨在让广大高中生能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中生;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6-0050-03

一、高中生心理特征分析

高中生是指年龄在14岁~19岁的学生,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青春期”。“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不仅具有一定的独立处事的能力,而且渴望被外界肯定,特别希望自己的一些行为能够得到家长与老师的理解与认同。部分高中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甚至将其作为“真理”,在面对家长以及教师的教育时,显得不耐烦,总认为没有必要,一副我什么都懂的态度。一些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坐不住”,学习情绪不稳定,成绩差时就陷入低迷阶段,成绩好时又表现得特别亢奋。因此,这一年龄段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疾风暴雨”期。因此,要认真研究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特别是要深入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之中进行学习情况摸底,这样才能结合高中生心理特征制定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从最近几年来看,大部分学科教师依然关注的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良习惯,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手段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效果都不太明显,部分学生还是不会主动积极去学习。心理学研究认为:当我们关注一个人的弱点时,那么极有可能将其放大,而且会随着时间的迁移不断放大;反之,如果我们关注的是优点,便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其愉快地学习。

二、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绪功能

(一)积极情绪的扩展功能

积极情绪的扩展功能主要是指个体在无威胁的情境中,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会使个体产生一种非特定行动的趋向,从而使个体变得更加专注并且开放,在此状态下,产生尝试新方法、发展新的解决问题策略、采取独创性努力的冲动。积极情绪通过促使个体积极地思考诸多行动的可能性的过程,从而瞬间拓展个体的注意、认知、行动的范围。例如兴趣,通常产生于安全且具有新奇、挑战和神秘的情境,会驱使个体对情境做出注意和努力,并激发个体探索的认知行动趋势,不断获取有利于目标实现的知识和经验。在此保持开放的过程中,新的想法、经验和行动极大地拓展了个体的思维和行动。

(二)积极情绪的建构功能

积极情绪的建构功能则体现在它能构建和增强个体持久的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它不同于消极情绪在威胁情境中窄化个体的认知行动范畴从而使个体受益,它的作用是直接的、瞬时的,而积极情绪却能给个体带来间接、长远的收益。它能够帮助个体建构持久的身体、智力、心理和社会资源,这种建构功能是在扩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例如对儿童的研究表明,儿童的玩耍可以提高创造性水平而构建个体的智力资源,并且促使大脑发育,这是积极情绪的扩展功能;而已构建的个体资源可以长期储存,以供日后提取,从而改善个体在将来的应对和提高个体存活的机会,这则是积极情绪的长期的建构功能。

(三)缓释功能

缓释功能可以被理解为积极情绪扩展功能的衍生,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将消极情绪转变成为积极情绪,使其成为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可以将缓释功能理解成为对消极情绪的纠正、修复以及缓释效应。结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积极情绪的扩展功能与建构功能认为:从学生的学习中积极情绪体验扩展到思维、行动,再建构个人持久资源,最后才能实现主动学习,促进个人成长。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并不是直线发展而形成的,而是呈螺旋式上升发展而形成的。

三、积极情绪与主动学习的内在联系

情绪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的内在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尤其是学生的主动学习。

自从情绪情感因素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受到关注以来,已经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受到重视,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主动学习就是一种学习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尤其是在学生具体学习过程中,涉及发现知识、探索知识、建构知识等等,在这些行为的过程中动力的大小将能夠客观反映主动积极情绪的程度。因此,积极情绪能够让学生真正发挥主动性、自主性,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有信心,进而增强学习效果。

积极情绪具有更加持久的适应功能。比如,失败的反馈会造成对悲观的夸张,夸大危险,令人焦虑;而成功的反馈造成人对成功的整体的“乐观偏向”,使人积极克服困难,低估危险。研究发现,伴随着正性情绪的积极状态的认知,产生了不同寻常的思考、灵活和创新的学习,对新知识的接纳变得更加敏感。对高中生情绪问题的产生与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中性的和负性的情绪更能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智力,挖掘潜能,激发创造力。且积极的情绪还有助于消除负性情绪、扩大人的心理资源,使人在逆境中具有容忍挫折的心理弹性。积极的情绪更能维持长久的行为动力,更加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尤其是高级的学习、创造性智力。积极情绪使人变得更加稳定,目标明确,效率更高,目光更加深远,力量更加强大。这种积极性不是一时的热情和冲动,而是永久的、可持续发展的、稳定的,它能引导高中生在幸福感中学习,幸福快乐成长。

四、积极心理学下高中生主动学习策略

(一)激发兴趣

当刚刚进入高中时,学生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对什么都有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任务、学习压力在逐渐增强,在没有取得明显学习效果时,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慢慢退却,渐渐忘了学习的初衷。以生物学科为例,一开始很多学生都喜欢生物,因为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动物、植物、克隆、转基因食品等等,这一切既神秘又熟悉。但是到后来,因为学习压力的增大,一些学生就不喜欢了,兴趣在不知不觉中消退。因此,教师应将生物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更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隐含的积极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才能让学生去主动求知。endprint

(二)触发动机

动机就是人们为了满足某个目标而做出的努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为了满足学习愿望而付出的努力。传统心理学认为,一般情况下动机都是由个体内部需求所触发的;动力与人的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情绪与情感能够将动力的作用“放大”。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暗示与精神激励的方法,从而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美国心理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在社会上招募了一批不听指挥,而且纪律散漫的新兵,他们经常给家人写信,说自己在战争前线是如何遵守纪律的,如何遵守长官指挥而奋勇杀敌的,而且将这种场景描绘的特别形象、仔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半年之后,他们真的就如自己信里面所说的一样去努力了。因此,学习上也如此,笔者倡导教师可以在学生不同阶段设置对应的不同的“暗示语”,比如:我可以学好的、我能学好的、我要细心等等。还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回答问题取得成功的喜悦场景,这种积极性的心理暗示语越细致越能够给人更为真实的感觉,从而使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开放智力

积极情绪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开放学生的智力,在积极情绪下,学生的智力更容易被开发,而且头脑很清晰,记忆力很强,学习效率非常高。而良好的学习效果又能让学生持续感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进而不断强化学习行为,最终形成了主动学习的行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平台为信息传递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比如网络教学的推出,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集于一身,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材替代不同学科的枯燥、抽象的课本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积极情绪的体验,从而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四)开放环境

从教育心理学习研究角度来分析,环境的新异变化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也有利于产生积极情绪。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很多教师经常会到操场、社区、公园等等区域上公开课,而且教学效果非常不错。在国内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室作为课堂教学的惟一场所,这种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开放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更为开放的环境,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应该通过变换环境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综上所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学者要深入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尤其是积极情绪在高中学生主动学习中的作用,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只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适度的积极性情绪,便能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在乐观学习态度的支持下,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昱含.高中生学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缓解方法探析[J].中华少年,2017(11):5-6.

[2]马佳雨.浅谈高中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J].中华少年,2017(06):276-277.

[3]庹博源.高中生学习压力与成长动力的自我体验研究[J].成才之路,2017(01):98-99.

[4]朱新宇.積极心理学视角下高中生物课堂协同学习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8):36-37.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六中学,荣成,264319)

编辑/卫 虹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积极心理学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