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联合针灸辅助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2018-01-22 08:45:12郑龙海贺君杰薛文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4期
关键词:主穴气海肠壁

高 风 郑龙海 贺君杰 薛文东

(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41)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粘所致的肠梗阻,较为常见,常由于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部分可保守治疗好转,但多数反复仍需手术治疗[1]。近年来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增高,手术治疗创伤大[2]。高压氧联合针灸辅助治疗是一个提高保守治疗肠梗阻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辅助高压氧联合针灸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20例,入选标准:①有腹部手术病史;②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病情反复;③排除腹外疝、肠扭转,肠套叠,肠道占位;④除外腹膜炎;⑤腹部X线片有气液平,但无孤立、巨大的肠袢。随机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中,男5例,女5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行胃大部切除术后2例,阑尾切除术后3例,胆囊切除术后3例,脾切除术后1例,子宫全切术后1例。对照组中,男5例,女5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行胃大部切除术后2例,阑尾术后3例,胆囊切除术后3例,脾切除术后1例,子宫全切除术后1例。全部病例均为手术3 d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无排气排便、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症状,腹部X线检查见气液平面,行胃肠减压无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病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

1.2.1 观察组:①高压氧治疗:方案是:0.2~0.25 MPa,吸纯氧80 min,中间吸空气10 min,治疗2个疗程。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②针灸治疗方法。主穴:大横、天枢、中腕、大肠俞、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配穴:寒凝加关元与主穴气海、中腕温针灸,神阙隔姜灸;实热内结者加合谷强刺激泄法,曲池、支沟、尺泽、行间、委中用刺血疗法;气滞血瘀加太冲、气海、三阴交、合谷、膻中、悬钟强刺激泄法;气阴两虚者加膈俞、三阴交、气海、太渊、血海、太溪轻刺激补法。每日2~3次主穴交替使用,取29号针1.5~2寸毫针直刺,首选主穴,根据兼证选用配穴,留针30分,5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3]。

1.2.2 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感染等常规治疗。

1.3 疗效评价疗效标准:影像学检查示液气平面消失,肠管积气减少,肠管无明显扩张,临床症状消失,进食后排气排便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同规格采用SPSS10.0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具有差异统计(P<0.05)。

2 结 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6.4 d,治愈率100%,1年内无复发。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12.1 d,治愈率100%,1年内复发2例,两组疗效相比,观察组住院天数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小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讨 论

粘连性肠梗阻多数有腹部手术史,术后肠梗阻是由手术、炎症刺激等所引起,气体在肠腔内大量贮留,肠腔逐渐膨胀扩张而影响肠壁的血运,导致肠管壁缺血、缺氧、肠管蠕动和肠管内气体吸收率下降,进而使肠管胀气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高压氧治疗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机制为:①在高压氧状态下,可使肠梗阻腔内的气体体积缩小,缓解腔内压力,肠管恢复常态,肠壁血运改善,从而加速气体的吸收。②高压氧可以迅速增加血液及肠壁组织的氧分压,改善肠壁氧供。③肠壁血管收缩,可使血管渗出减少,水肿减轻,加速肠管蠕动功能的恢复。④高压氧还有助于病变肠管继发感染的预防。

传统医学认为,肠梗阻属于“肠结”或“关格”[4-5],多因实邪内蕴阻滞肠道气机以致气血逆乱,或气血阴液不足,使肠腑失于濡养,治腑多取募穴,下合穴,天枢为大肠之募穴,中腕为胃之募穴同时为腑会,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下巨虚为小肠之下合穴。大横有对肠道蠕动的双向调整作用。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同时为络穴,八脉交汇穴,通于手少阳三交经穴。膀胱经为阳气旺盛之经,其背俞穴大肠俞、胃俞、脾俞亦同样有调理相应脏腑功能的作用。寒凝时温针灸关元、气海、中腕,气海为盲之源穴,灸以上穴有着益气助阳驱寒止痛之功。兼实热内结者,《灵枢》指出:“经满而血者取之于合”曲池为大肠经合穴,支沟为三焦经合穴,尺泽为肺经合穴,委中为膀胱经合穴,以上诸穴采用刺血疗法有着通腑泄热之功,《灵枢》指出:“阴经之荥属火”行间穴为肝经荥穴,有着清泄肝火之功,合谷为大肠经原穴,有着清泄大肠热结之功;气滞血瘀者,膻中为气汇,悬钟为髓汇,髓为血海,一身之精血均聚集于此穴,二穴最善于调理气血,合谷为大肠原穴,针刺该穴有着宣散肺气,起着提壶揭盖之功,太冲为肝经原穴,起着疏泄脏腑气机之功,气海、三阴交共奏调理脏腑气血之功。气阴两虚者,针刺膈俞、太溪、血海、三阴交诸穴合用,起着益气养血,滋阴润燥以达到气阴双补之功。

综上所述,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相比于一般常规保守治疗可较早改善症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可辅助临床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主穴气海肠壁
温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选穴规律分析 *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荨麻疹穴位埋线取穴规律的分析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防“春困”,这些穴位按起来
新传奇(2019年17期)2019-08-04 16:13:49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小穴位 大健康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针灸治疗高血压取穴规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