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

2018-01-22 23:58
中国农业会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编报行政报告

鞠 薇

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近年来,财政部密集出台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文件和管理办法,在制度层面要求、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内控机制并贯彻执行,进一步规范和制约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其中2017年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明确要求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按年度编制、报送内部控制报告。本文结合某中央单位2017年的内部控制报告编制情况,分析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政策依据

2017年1月25日,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17〕1号)的通知,对对象范围、编制、报送以及报告信息质量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报送、使用及报告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等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公开,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质量。自该项制度印发以来,财政部连续2年印发开展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通知,已经组织了2016年度、2017年度2次内部控制报告的编报工作。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指明了方向。按照文件要求和工作部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建立,进入了执行和完善的阶段,这阶段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有利于进行基础性评价,不断修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开展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开展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有利于促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针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实际情况,单位应当按照《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应当作为部门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报告。积极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通过面向单位内部和外部定期公开内部控制相关信息,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及时可靠的内部控制信息公开机制,更好发挥信息公开对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三、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内部控制报告分汇总报告和各单位的分报告,汇总报告是由各单位的分报告汇总分析生成,分报告由各单位在填报系统里填制相关数据和证明资料后形成,结果评价有优良中差4个级次。

分析2017年度某中央部门的内部控制报告的情况,汇总报送决算报表的单位数491,实际汇总的单位数为426,差异的原因是有合并的单位2家,有企业的单位63家,不在报送范围。随机抽取45家单位作为样本,内部控制报告评价总体运行情况为优单位的有12家,运行情况为良的单位有15家,运行情况为中的单位有17家,运行情况为差的单位有1家。

(二)数据指标分析

对样本编报存在的问题分析汇总,得出对评价结果有影响的指标数据。

1.数据和信息填报的完整性。评价为“优”的单位均信息填报完整,没有缺项、漏项。

2.数据和信息填报的逻辑性。数据和信息填报前后要一致,要有逻辑性。如:“内控信息系统情况表”中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6个业务领域中是否有不适用的情况,与“单位工作职责分离情况表”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情况表”要相一致。前表如果填写了“不适用”,后表也应填写“不适用”。

3.数据和信息填报的准确性。如:“基础信息表”中内设机构个数未准确填报;“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表”中金额单位要求为元,有单位填报金额单位为万元;有单位资产配置预算比配置总金额小;有单位财政资金支出预算比实际支出小。

4.内部控制建设情况。评为优的单位均为正在进行信息化建设。

5.内控领导小组负责人是否为单位一把手,内控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次数,内控工作小组负责人为单位一把手还是分管领导,内控工作小组召开会议次数,内控专题培训次数,内控牵头部门和监督评价部门是否为不同部门、2017年是否开展了内控评价工作等方面的指标都对评价结果有影响。

6.“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表”各项指标均按实际情况填写。“预算绩效目标设定比例”“批复细化程度”“预算执行控制程度”“绩效评价工作执行情况”“非税收入管控情况”“采购预算完成情况”“国有资产安全性”“资产配置预算完成率”“人均行政资产配置情况”“合同订立规范情况”等指标。

7.附件信息统计表按要求上传证明材料等附件,且与前面的各项数据逻辑一致。

(三)原因分析

各单位的内部控制进展情况比较均衡,但造成填报结果差别较大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单位领导层面和实际操作人员层面的重视程度不够,未认识到内部控制报告填报工作的重要性,存在应付了事的心理,出现很多低级错误,影响了评价结果。

二是基础数据不准确。内部控制报告中需要财务数据、资产管理数据、综合等数据,在报告填报中单位内部的相关部门未有效沟通,造成数据准确,不能体现单位内部控制情况的真实水平。

三是未按真实情况填写。有单位存在侥幸心理,在填报中粉饰内部控制建设情况,造成前后逻辑不一致,反而弄巧成拙。

四、有关建议

(一)提高管理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明确时间节点,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推动本单位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审核、报送、分析、使用等工作。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内部控制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综合性人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工作是每年必须要进行的,需要稳定的人员。因此,要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提供人力支持。

(三)加强分析,合理利用成果。各单位应在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并通过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四)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大考评问责力度。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制度,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内部控制;通过自我评价,评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同时,单位要将内部监督、自我评价与干部考核、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并将内部监督、自我评价结果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内部公开。

猜你喜欢
编报行政报告
行政学人
“报”上修成正果,“纸”上练就真功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探析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大型化工集团企业合并财务情况说明书的编报
行政事业单位2017年起编报内部控制报告
报告
报告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