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成因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分析

2018-01-22 23:16龚亭亭
法制博览 2018年17期
关键词:犯罪法治青少年

龚亭亭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青少年的返祖问题也变的越来越严重,对社会的稳定,未来的发展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危害。根据有关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率每年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发性

青少年,属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思想不成熟,做什么事情都是随心而来,从来不考虑自己这么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青少年犯罪,有时仅仅是由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或者是感情用事造成的,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做的的事情其实就是在犯罪。

(二)低龄化

现如今,根据有关数据分析显示,青少年的发育年龄不断提前,过早的接触到一些不好的文化上的影响,包括一些暴力,色情等等,这些因素也造成了青少年犯罪年龄的低龄化。

(三)复发性

复发性也就是青少年在首次犯罪之后不思悔改,存在着侥幸的心理进行多次作案。

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

(一)模仿心理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也很容易面临着好的以及坏的东西的选择,而由于其思想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法治观念不强,因此在面对坏的实物的时候,很容易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进行尝试,一旦受到暴力视频等等的诱惑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逆反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变化幅度大,比较敏感,想要得到自己独立的空间,想得到别人的认可,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渴望摆脱老师,家长的约束。当自己的思想,想法受到老师,家长的否定的时候就会发展为抗拒社会的道德与法律,当遇到老师,家长等等评评自身的时候,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味的认为是别人的过错,从而迁怒社会。

(三)意气心理

根据实际的案列分析,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就是我要为朋友出头,我要为哥们两肋插刀。现如今,很多影视作品中会有黑帮拉帮结派,恃强凌弱,认为兄弟是世界上最好的人,兄弟的利益是最大的,在做一些违法事情的时候完全,完全不会考虑到其他人的合法权利与利益。

(四)报复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情绪不稳定,波动性大,从表面看来极容易兴奋,也容易暴躁,由于,好感情用事。在与其他人产生矛盾的时候,尤其是认为自己受了委屈的时候,往往是很难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举止很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失去控制,进行报复性行为,最终走向犯罪。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性措施

预防青少犯罪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预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说话方式,行为举止,思想观念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的效果。作为父母应该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学习,培养自身高尚的情操,为子女树立起好的榜样。生活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父母应该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能在爱的环境里成长,同时不能够溺爱孩子,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作为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能够进行体罚,要进行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敬的。

(二)社会预防

青少年犯罪心理的预防关乎着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全社会都应该注重这个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存在着很多不好的言论,视频等等,自制力不好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好奇,逞能,以及这些不好东西的影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为学生营造一个干净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其一要加大对不好东西的打击力度,给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其二要加强对青少年法治观念的建设,最后一点是要立足社区,群防群治。

(三)学校预防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学校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课,还要重视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关注程度以及学生法治观念的接受程度。老师是与学生接触,并实施教育的主要人员,因此作为新时代的老师,不仅仅能够带好学生文化课,还需要扮演好学生心灵的塑造者。

学校应该设置一些关于心理的以及法治的课程,在心理老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走进心理学,更好,更深刻的认识自己。积极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交谈,这样可以及时的缓解自身不正常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加强心理教育的同时,开展有关的法治教育,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到法律知识,知法,守法,用法。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学生不会触碰到法律的底线,杜绝犯罪活动。

四、小结

青少年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事件不断增多,研究青少年心理,预防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就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成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简要的研究,希望读者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 参 考 文 献 ]

[1]张兆利.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2]顾军.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与司法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犯罪法治青少年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青少年发明家
Televisions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