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红, 帅丽华, 孙晓红, 潘 斌, 周会祥
马红球菌原名马棒状杆菌,为革兰阳性球杆菌,属红球菌属,主要存在于土壤,该菌为马、牛、猪等动物的致病菌,人类则为少见的机会致病菌。本实验室2016年10月在一患儿颈部穿刺液中分离获得1株马红球菌,现将该病例报道如下。
患儿男,3岁,20 d前家属发现患儿左侧颈部有一肿块,伴咳嗽,无发热,就诊当地医院症状无明显好转。10 d前肿块增大并有压痛入住九江某三甲医院,予以美洛西林钠-舒巴坦等抗感染治疗无效,于2016年10月6日来本院就诊,患儿左侧颈部可触及一大小约4 cm×4 cm肿块,质硬、无波动感、有压痛。追问病史:患儿在农村居住,长期与鸡接触。入院时C反应蛋白14.61 mg/ L;血细胞分析:白细胞计数16.61×109/ L,中性粒细胞比率0.66、淋巴细胞比率0.244;颈部彩超示左侧腮腺、颌下腺内多发低回声结节,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给予头孢西丁抗感染治疗10余天效果欠佳,于10月15日行颈部包块细针穿刺送病理检查及细菌培养。病理检查结果:可见大量无聚集中性粒细胞,未见真菌和淋巴细胞,为化脓性感染。细菌培养结果:马红球菌生长。18日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每天冲洗、清创换药,停用头孢西丁,改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0.2 g/d,温开水冲服,1次/d)联合夫西地酸钠(0.08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8 h)抗感染治疗,共联用11 d。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可触及颈部包块约1.8 cm×1.8 cm,复查C反应蛋白为0.21 mg/L、白细胞6.69×109/L,于10月28日出院,院外继续夫西地酸乳膏外用换药(涂于患处,2次/d),1个月后随访肿块消失、创口愈合。
穿刺液接种于血琼脂、中国蓝琼脂平皿35 ℃孵育24 h,血平皿上生长橙红色、不透明、无溶血的黏液型菌落,培养至48 h色素加深、菌落增大。取新鲜菌落涂片镜检为革兰染色呈阳性球杆菌,手工法鉴定结果如下:触酶试验阳性,脲酶试验阳性,CAMP试验阳性,动力阴性,不分解葡萄糖和乳糖,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均为阴性。以上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符合马红球菌特征。该菌株同时经美国BD公司Phoenix 100系统鉴定为马红球菌,结果符合率 99%。
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红球菌属目前尚无药敏试验标准,报告各抗菌药物抑菌圈直径(mm)如下:青霉素(10)、头孢唑林(7)、头孢曲松(20)、头孢哌酮(27)、头孢他啶(10)、头孢西丁(26)、庆大霉素(21)、利福平(25)、红霉素(28)、阿奇霉素(30)、左氧氟沙星(22)、万古霉素(22)、夫西地酸(28)。
马红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引起马、牛、猪等食草动物致病,人类感染该菌较为罕见。其可能的感染途径有自土壤污染、直接进入伤口或黏膜、经过消化道摄入等[1]。但近年来报道增多,尤其是发生于AIDS等细胞介导免疫受损患者的肺部感染[2]。其次见于腹股沟淋巴结、乳腺、扁桃体等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化脓性感染[3-5],此类免疫功能正常的感染者既往多有与马、牛、猪等家畜接触史,本例患儿发病前长期与鸡接触,但是否与此次感染有关尚不清楚。许美荣等[6]报道临床分离的26株马红球菌中儿科占57.7%(15例),这可能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抵抗力弱有关。
本菌对大部分抗生素不敏感,因此每例临床分离株都应进行药敏试验[7],根据马红球菌病原学及生物学特征,宜选用具有良好细胞穿透能力的抗生素长时间、联合治疗[8]。《热病》细菌抗感染治疗推荐 红球菌属具体治疗方案为:首选为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中的两种药联合;其次选用治疗方案为万古霉素或亚胺培南联合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利福平中1种药物[9]。对该菌感染避免选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及甲氧苄啶-磺胺甲唑,万古霉素体外对该菌有抗菌活性,但由于属胞内菌,可能影响其有效性。考虑儿童用药禁忌,本例患儿在创口冲洗引流的同时,选用阿奇霉素联合夫西地酸抗感染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马红球菌幼龄时革兰染色形态常呈棒状,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变为球状,因此,易被错误鉴定为棒状杆菌而被认为无临床意义,以至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马红球菌菌落为粉红色黏液型、弱抗酸染色阳性及CAMP试验阳性,是与其他类似菌相区别的重要特点。本例患儿辗转多所医院,最终在本院得到确诊并成功治愈。正确掌握其鉴定要点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对识别和治疗该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