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金涛 杜 羽 梅鲜鲜 娄 诤 包 洁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王孟英(1808-1868年),字孟英,号梦隐(一作梦影)。他根据《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典籍及其他温病学家著作梳理温病理论,博取诸家精华著《温热经纬》。自序为“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是温病学派的重要著作。其中的温热齿病的诊治之法,对现代发热类疾病、外感、疑难病症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王氏学验俱丰,故整理先生的论述为后人继往开来。
1.1 多伤于胃肾火旺 《温热经纬》言“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对齿与胃、肾的论述,如“肾气盛,齿更发长……肾气实,发长齿更”“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八八则齿发去,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等等”历代医家多有论述,《温热经纬》中,王氏继承了叶天士等诸家对温热证齿病的观点并加以发挥,推陈出新。王氏认为齿病常以胃肾火旺所引发。胃火灼盛可因过食郁热,过服辛辣,或过服温热药食等产生,并致使胃火毒邪随阳明经络上攻牙齿引发不适。《温热经纬》云“痛者,胃火冲激也”,胃火灼盛临床常以实火为多见如:齿龈肿痛,口臭,便秘,脉滑等,治宜清热泻火。王氏认为齿病胃火的症状多以红、痛、肿等且来势较急。而肾火旺常以虚火为主,“不痛者,龙火内燔也……故齿浮龈不肿者,为肾火水亏也”则常以虚浮、不肿、不痛等为主,通常病势较缓,但亦可见急症如对急症齿血的描述“阴血者色必黄,黄如酱瓣……阴血若见,救肾为要……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为难治”。肾为先天之本,常与生长、发育相关,故伤及先天易影响疾病的愈后,通过齿的辨证,王氏认为可与疾病的内在的变化相联系,从而更好地把握疾病的转归,及时调整治法用药[1]。
1.2 发于风气内动 风气者,可因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等而产生,多见于痉病等[2]。王氏认为齿症中的切齿啮齿,多因风气所引发。笔者查寻文献认为切齿应出自明·《全幼心鉴》。明·《景岳全书》[3]记有“《心鉴》云……切牙者,内虚也……血虚极也”可作例证。但对切齿的病机多有争议,如《证治准绳》云“切牙为血虚,或以切牙为齿槁,谓津液不足者,皆不知此意”。王孟英认为切牙啮齿的情况可分为湿热化风,胃虚化风、风痰阻络等,多见于痉病中[4]。其病根在于胃,并提出治疗之法,以酸物擦拭,是以“木来泄土故也”。
1.3 外邪致病 《温热经纬》载“夏月发热,恶寒,头痛,身体肢节痛重,其脉洪盛者,热病也。夏月自汗,恶寒,身热而渴,其脉微弱者,中暑也……而口开齿燥,暑热内炽已极,似宜急与甘寒救液也”。暑月可由寒湿或暑热发病,在暑热等外感寒热不清的情况下,王孟英认为通过齿的诊断可作为其参考依据。《温热论》载“齿若光燥如石者,胃热甚也。若无汗恶寒,卫偏胜也,辛凉泄卫透汗为要”。王氏提出“胃热甚而反恶寒者,阳内郁而表气不通,故无汗而为卫气偏胜,当泄卫以透发其汗,则内热即从表散矣。凡恶寒而汗出者,为表阳虚,腠理不固,虽有内热,亦非实火矣”[5]。外感常可见邪实表虚或表实里虚等,病性多端,传变迅速。此外常寒热错杂难辨,通过齿的辨证,更好地对症治疗[6]。
1.4 发于心火 王氏认为若见齿“下半截燥”,是由肾水不能上滋齿根,心火燔灼所致。心肾不交,则水火不济,而齿受其肾水滋养,火易升散,水火失调,心火不下,使水不伏火。若见“上半截润,水不上承,心火上炎也。急急清心救水,俟枯处转润为妥”。然临床心火不局限于齿的枯润,刘完素言“诸痛痒疮皆属心火”,齿龈的疮疡、疼痛、溃烂等因心火上炎的现象在齿病中也较为常见[7]。
1.5 伤于湿邪 王氏认为齿病也可由湿邪引发,湿性重浊黏滞易阻碍气机[8],影响血络则见齿血,郁而化热则见肿痛。温热病证中,邪热熏蒸易化湿“若湿入胃,则必连及大肠,血循经络而行,邪热动血而上结于龈”。足阳明大肠经入下齿,胃经入上齿,则易发生齿病。然湿邪较隐匿,不见实质病邪,且易生热化火,故常与火热并治或鉴别。
“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热久或热极易化火,温热齿病就其论述来看常为火证。如病机十九条言“诸热瞀瘛,皆属于火”,火者急、痛、且常兼具热的特性。火曰炎上,主动,易生风、动血,相对热而言火更符合齿病症状的病机。历代医家对齿病也以火为其主要病因如《医学传灯》《证治汇补》等,王孟英在治疗上也流露出此点。其对齿病的用药思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顾护阴液 在虚证的用药上,王孟英用药精准,喜以泻南补北法治虚火之证。常不见虚之外象,而以其虚法治之。概火热炽盛,本易伤阴。王孟英在治疗时深谙“久泻伤阴,久汗伤阳”之法。遇用泻法大多以苦燥之物清泄其热,万不得已如在齿垢“其邪热甚者,以调胃承气微下”。其认为火盛本易伤阴,而再以泻法以攻遂其下,反易伤及正气,影响愈后。书中实火所用方如玉女煎、白虎汤加生地黄、黄连、犀角、竹叶、莲子心。心火上炎,导赤汤入童溲等皆为清泻之法,都喜加养阴柔缓之品,因实火本有里热,热盛易伤阴化燥,而再入泻法,易成热去阴伤之象,旧病未愈新病又启。《素问·血气形志》云“泻有余,补不足”。泻火之余,补其阴液。在温热齿病中王孟英常以微下为主,多用小承气。盖温热齿病多火已盛,火盛本易伤阴,如其热盛已解,若胃气未伤,能化津液,行水湿,津液调和,水湿得利,病则自然而解。《本草求真》言“凡人脏气不固。或犯实邪不泻。则养虎胎患。过泻则真元有损。故仅酌其微苦微寒。至平至轻之剂以进”。如在齿焦黑有垢,王孟英认为其为火盛而气液未竭。故审其邪热甚者,以调胃承气微下其胃热[9]。
2.2 清以去热 在治疗齿病上王孟英善清以去实。如在治疗齿燥如枯骨色者中取黄连阿胶汤,本方为仲景名方,仲景言“可用于治疗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等[10]。其主要功能为滋阴降火安神,用于心火上炎所致的心烦失眠,舌红苔燥,脉细数的人群[11]。《温热经纬》有“肾水不能上滋其根,而心火燔灼故急当清心救水”,方中黄芩、黄连皆能清心除烦祛湿。故取芍药能以养阴清热,养血,阿胶以滋阴补血,润燥,止血,除烦,而其中鸡子黄据《本草再新》记载“补中益气,养肾益阴,润肺止咳,治虚劳吐血”[12]。诸药相合,达养阴除热之功。
2.3 火郁而发 王孟英在治疗常以行散为主,诣求广开通路,引邪外出。如王孟英治疗暑月所发之齿燥。暑月本应宣散,体内阳气亢盛,而病时阳气为阴寒所遏,郁而生热,故取行气散结之品,行散郁热。因火邪内生,为郁火,故此处不取寒凉而取香薷、厚朴、扁豆等味行散发汗行气为治。以香薷之辛温,发散阴邪而发越阳气。厚朴苦温,除湿行气滞。扁豆甘淡,调和机体水液中焦。纵观全方,以行散为主,“气有余便是火”,治以散郁行气,见“火郁发之”之意。犹如《庄子·刻意》中所倡导保持人体内的通畅“吹呴呼吸,吐故纳新”以其因势利导,邪去而自安。
关颖庵患寒热,医泥其年司天在泉,率投温燥,以致壮热不休。阮某用小柴胡和解之治,遂自汗神昏,苔黑舌强,肢掣不语,唇茧齿焦。许芷卿诊断伏暑,病家疑便溏不可服凉药。孟英诊曰:阴虚之体,热邪失清,最易劫液,幸得溏泻,邪气尚有出路,正宜乘此一线生机,迎而导之,切勿迟疑。遂与芷卿商投晋三犀角地黄汤,加知、麦、花粉、西洋参、元参、贝、斛之类。[自汗神昏四句,为温药劫液,热邪由气侵营,尚未全离气分之象。镑犀角磨冲一钱、大生地(泡、冲、去渣)八钱、酒炒知母四钱、花麦冬四钱、南花粉五钱、西洋参三钱、元参片(泡、冲,去渣)一两、川贝母(杵)四钱、鲜钗斛(杵)先一两。]大剂服八九日,甫得转机。续予甘凉充液,[蜜水拌芦根二两、花麦冬五钱、蜜水炒枇叶刷包三钱。连皮荸荠二两。淡海ffff60先煎一两。银花八钱。钗石斛 杵先一两。姜竹沥一酒杯(冲)、连皮北梨二两、连皮嫩蔗一两(同榨汁,冲),药温服。]六七剂,忽大汗如雨者一夜。人皆疑其虚脱。孟英曰:此阴气复而邪气解也。嗣后果渐安谷。投以滋补而愈[13]。
按语:患者起于外感,因误诊误用而见发热,神昏,便溏。便溏或以为热邪郁里,实则为转运之疏机。唇茧齿焦,唇茧可因津亏引发,齿焦者,《温热经纬》言“齿焦者肾水枯”,故治疗以滋阴清热为主,以犀角、生地黄、元参片、川贝母清热为主,辅以知母、麦冬、花粉、荸荠石斛芦根养阴,西洋参清热益阴,使其津液得复,《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邪热得阴则以汗解,邪去则病安[14]。
临床温热齿病辨证较难,且没有系统的理论归纳整理,因此对王孟英齿病诊治整理具有一定价值。中医学自古强调四诊合参,望诊作为最为直接、方便的得知病情的手段,相对于其他诊法而言可能对个人的临床经验的要求更少,更加快捷。通过对王孟英齿病诊治的学习,掌握要点,能作为临床热性急症或兼病的参考[15]。且临床温热证较急,辨证较难[16],如能较快地得到诊治,减少患者的病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病情的转归均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