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致眼外伤的运动损伤特点及预防对策探讨

2018-01-22 11:03于洁陈艳苗景鹏赵萌坑彩霞王晓洁郭建军刘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眼外伤双打球拍

于洁 陈艳 苗景鹏 赵萌 坑彩霞 王晓洁 郭建军 刘毅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 100730)

2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卫生所(北京 100070)

3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北京 100054)

4北京市普仁医院(北京 100062)

5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061)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集娱乐性和锻炼性于一体的全身体育运动项目,在我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在安全性方面,羽毛球运动基本不与他人发生肢体冲突,避免了因冲突导致参与者在运动中受到伤害,是相对安全的一种运动项目。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一些患者在羽毛球运动中发生眼外伤。文献报告羽毛球导致眼外伤虽然比较少见,但是具有相当的严重性[1,2]。

笔者总结60例在羽毛球运动中眼球受伤的患者,其中不乏伤情严重对生活、工作产生持久影响的病例,对伤情较重者(如发生显著不可逆视力下降或需手术治疗)的心理形成长期不良影响,有的患者伤后再不参加此项运动。这类意外的运动损伤不仅增加了医疗支出,而且导致部分受伤较重者的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残疾,对个人、家庭、社会都带来相当的负面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羽毛球运动业余爱好者发生眼外伤的运动损伤特点,以期发现其中的规律,并为预防此类外伤的发生提出有益的建议。

1 对象和方法

收集2012年1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在羽毛球运动中眼球受伤的患者 60例,对所有患者门诊及住院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问卷调查,收集与运动损伤相关信息,记录其受伤当时的致伤物(球或球拍)、运动项目(单打或双打)、致伤人(对手或队友)、受伤者从事羽毛球运动的时间、受伤者的屈光状态及视力矫正情况、接受专业指导情况、眼外伤风险知晓情况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2 结果

2.1 纳入患者的一般特征

共收集患者60例,门诊患者46例,因伤情较重需住院手术患者14例。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5~65岁,平均43岁。右眼32例,左眼28例。

受伤者从事羽毛球运动1~30年,平均6.5年。

2.2 受伤者的屈光状态及屈光矫正方法

屈光状态资料完整者56例,包括正视眼34例,近视眼21例,远视眼1例;有完整屈光矫正资料者50例,其中正视眼不需矫正者34例,有近视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者7例,戴框架眼镜矫正者9例。近视屈光度-1.00D~-8.50D,中位数屈光度-4.50D,高度近视(-6.00D及以上)者5例,其中部分近视伤者自知裸眼视力不好而未予矫正,部分伤者自认为裸眼视力良好而未予矫正。

2.3 受伤者的运动损伤特点

纳入的60名患者中,右眼受伤32例,左眼受伤28例,比例为1.14∶1。

单打受伤者8例,双打受伤者52例,其中被队友击中致伤37例,被对手击中致伤15例。

被球致伤者42例,全部为闭合性眼外伤;球拍致伤者18例,闭合性眼外伤14例,开放性眼外伤(定义为眼球穿孔伤或眼球破裂伤)4例,其中3例为球拍打碎眼镜后镜片扎伤致角膜裂伤,1例为球拍打伤后发生眼球破裂伤导致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

2.4 受伤者视力预后

本研究中有受伤前后视力比较结果者53例,对其进行随访的时间为2个月~6.5年,平均1.6年。视力变化以受伤者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与受伤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获得,视力无变化者29例,视力下降者24例,其中11例伤后不再继续参与羽毛球运动。

2.5 受伤者及致伤者接受专业教练指导及对眼外伤风险的认知情况、运动年限

受伤者与致伤者的中位数运动年限分别为7年和4年,受伤者中是否接受专业指导的比例为1∶3,致伤者中比例为1∶5。50%的受伤者不知道羽毛球是一种眼外伤高风险运动。

2.6 特殊病例

60例患者中,3例受伤者同一只眼发生过两次或以上羽毛球打伤;1例伤眼为黑矇眼,1例受伤对侧眼为弱视眼。

3 讨论

3.1 受伤者的运动损伤特点

就运动项目类型分析,双打比单打有更高的眼外伤风险,而双打中被队友打伤的风险高于被对手打伤的风险。大部分被队友打伤的情况均为受伤者回头看队友或球时被误伤,个别情况下即使没有回头,仅仅是向侧方移动或稍侧转面部也会发生被队友的球或球拍误伤的情况。双打时回头是一个很危险的动作,均为前场队员无意识发生。双打中前场队员处于最高风险的位置,既有可能被对手的球打伤,也有可能被队友的球或球拍打伤。

就致伤物分析,被球打伤的情况远多于被球拍、手或其他致伤物打伤。多数是双打前场队员回头时被队友打出的球误伤,少数是在网前与对手距离过近时被对手扣杀所伤,被对手打伤的情况在单打或双打中均可发生。与球相比,球拍打伤的伤情通常更严重。所有被球拍打伤的选手均为双打前场队员。而球拍可以产生足够大的力量打碎眼镜片,引起角膜巩膜裂伤。

3.2 受伤者的临床特点

受伤者以闭合性损伤为主,伤情相对较轻,多数经保守治疗后视力恢复,眼压稳定,部分伤者遗留外伤性瞳孔散大及房角后退。这一结果与黄玉娟等报道相似,即羽毛球致伤情况较一般机械性眼外伤轻,及时诊治可获较好视力,远期并发症主要有眼压升高、瞳孔散大等。少数伤情相对严重,主要为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睫状体离断等,需进一步手术治疗,大部分视力预后良好[3]。开放性眼外伤数量远少于闭合性眼外伤,仅有4例,与文献报告一致[4],但此4例伤者均接受了角膜或巩膜裂伤缝合手术,最严重的1例接受了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最终视力分别为0.1(1例),0.05(2例)和无光感(1例)。以上情况表明,开放性眼外伤发生率低但伤情更严重,最终视力预后更差。本研究中最严重且唯一的致盲病例即为眼球破裂伤患者。

3.3 受伤者的屈光状态及屈光矫正方式特点

本研究中有16例近视患者进行了屈光矫正,7例角膜接触镜,9例框架眼镜。4例手术治疗的开放性眼外伤者中的3例均为戴框架眼镜打球时被球拍击伤,闭合性眼外伤中亦有1例眼镜片破碎导致角膜板层裂伤合并角膜异物,虽无需手术缝合,但施行了角膜异物取出。尽管例数很少,但是戴框架眼镜进行双打被队友击伤时极易发生开放性眼外伤,故建议打羽毛球时最好不要戴框架眼镜进行屈光矫正。

3.4 受伤者接受专业训练情况及眼外伤风险认知程度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对受伤者及致伤者接受羽毛球专业训练情况、对规则及技术动作的了解掌握情况及对这项运动的眼外伤风险知晓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1)无论是受伤者还是致伤者,接受羽毛球运动专业指导的比例均较低,受伤者中接受过专业指导与未接受者的比例为1∶3,致伤者中为1∶5,较前者更低。

(2)受伤者及致伤者中了解掌握规则动作与不了解掌握规则动作的比例约为5∶1,说明大部分羽毛球运动的业余爱好者对这项运动的基本要领有所掌握,但仍有小部分人在并不熟悉运动基本要领的情况下从事这项运动并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眼外伤。

(3)50%的受伤者知晓羽毛球运动的眼外伤风险,另外一半则并不知道这一风险,说明提高羽毛球运动爱好者的眼外伤风险意识和进行相关教育很有必要。

(4)问卷结果显示5名受伤者不知道致伤者是否接受过专业训练,3名受伤者不知道致伤者是否掌握运动规则和技术动作等情况,说明在业余爱好者打球过程中存在对重要信息掌握不够充分的情况,特别是在双打中危险性更加突出。本文中有部分受伤者是在与致伤者完全不相识且无任何配合练习的情况下组合为队友参与双打导致眼外伤发生。

3.5 预防羽毛球运动中眼外伤的建议

由于羽毛球硬而致密、体积小、球速高而且需使用球拍、近距离接触,因而属于眼外伤风险较高的运动项目,因此我们对从事羽毛球运动的选手提出以下建议:

(1)强化规则意识,杜绝习惯性错误动作。

本研究中受伤者均为业余爱好者而无一例专业羽毛球运动员。杨国贤等[5]报告了专业羽毛球运动员教练员中的青光眼,发现被调查的414人中有94人有眼外伤史,10名青光眼患者中有7人有眼外伤史,表明在专业羽毛球运动员中也有眼外伤发生。国外文献报告眼外伤在经验较少或业余选手中更多见[2,6],说明专业运动员中出现这类习惯性危险错误动作而发生的意外伤害可能性比较低。在业余爱好者中强化专业训练,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有助于预防此类眼外伤。在双打选手中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位于前场的选手。

(2)加强专业指导,提高风险意识

本研究发现仅有约20%~30%的羽毛球业余爱好者接受过专业指导训练,表明在这一庞大的运动锻炼人群中正规专业运动水平较低。在致伤者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其运动年限(4年)少于受伤者(7年),接受专业训练比例(20%)亦低于受伤者(33%),表明没有接受专业训练和掌握基本规则的人打球随意性更强,增加了球场上其他选手受伤的风险。此外,加强眼外伤风险教育也有利于防范这类外伤的发生。

(3)参与羽毛球运动时屈光矫正建议

高水平羽毛球运动员打出的球速度快,力量大,对参与者的大脑和身体反应能力均有较高要求,而视力如何必定对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中有21例近视者,屈光度为-1.00D~-8.50D,部分受伤者并未矫正屈光不正。此类受伤者裸眼视力低,会导致运动中反应速度减慢,增加受伤风险。框架眼镜不能达到防止眼外伤的目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眼镜框架或破碎的镜片还会增加眼球损伤的风险[7],文献报告有羽毛球击碎眼镜片导致眼球穿孔伤的病例[8],本研究中亦有类似病例,因此建议不要在羽毛球运动中戴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佩戴角膜接触镜可以改善视力,虽然角膜接触镜并不具备保护眼睛的作用,而且有些情况下硬质角膜接触镜也会增加角膜划伤的风险[9],但是选择佩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的风险低于佩戴框架眼镜。

(4)特殊人群参与羽毛球运动的限制

强烈建议独眼者不要参加羽毛球运动,一眼因各种原因视力较差达功能性盲者(符合WHO低视力甚至盲)、病理性近视、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内眼手术后、其它眼部及全身疾病导致角膜巩膜解剖结构薄弱者,应慎重决定是否参与羽毛球运动,如果在充分了解眼外伤风险的情况下仍坚持参与此项运动,应进行有效的眼部防护。

(5)对羽毛球运动中眼部防护的建议

不同国家对羽毛球运动中是否进行眼部防护并无一致的强制要求,多数是推荐使用。1983年美国壁球协会要求所有参与国家锦标赛的选手佩戴符合美国材料测试协会(American Society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F803标准的护目镜,它要求当壁球或短网拍墙球以90 mph速度运动,从侧面或前面击中护目镜时不会接触眼睛[9]。其材料是抗碎裂性很高的聚碳酸酯,强度是普通眼镜材料的150倍。在壁球或短网拍墙球运动中,ASTM护目镜佩戴者中未有报告发生明显眼外伤者。

Luong[1]等总结了加拿大羽毛球运动协会及学校关于护目镜的使用规定,发现不同地区及学校有很大差异。有些要求19岁以下青少年选手必须戴符合ASTM F803标准的防护镜,有些要求青少年双打中必须使用,有些要求混合双打的女生使用,有些要求男生女生都要戴防护镜,有些要求单打双打均要使用。过去认为眼外伤主要发生在双打中和经验较少的队员中,但是随着技术进步,经验丰富的选手在扣杀时球速很高,2013年世界最快的球速已达493 km/h[1]。鉴于此,单打和有经验的选手也需要保护。

总之,适当的防护眼镜对预防羽毛球致眼外伤是有益的,建议双打中前场队员使用护目镜。

4 小结

羽毛球运动业余爱好者进行双打时,前场队员最易发生眼外伤,主要原因是队员的错误动作回头被队友的球或者球拍打伤,球拍打伤更严重。佩戴框架眼镜增加开放性眼外伤风险。建议业余选手养成正确的技术动作习惯;提高业余爱好者的专业正规训练水平和眼外伤风险意识;建议独眼者不要参加羽毛球这一眼外伤高风险运动,有眼部高风险因素者慎重参加,双打前场选手建议使用护目镜。

猜你喜欢
眼外伤双打球拍
《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出版
借球拍
名贵的球拍
陕西及其周边地区眼外伤流行病学分析
《张效房眼外伤学》一书出版
点燃思维火花,优化解题策略
VICTOR轻量设计: 一支超轻球拍可以有多轻?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买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