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翠
(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心医院,辽宁 宽甸 118200)
闭角型青光眼在中医学上还被称作为绿风内障、青盲,属于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疾病[1]。老年人、远视眼患者、眼部有炎症或者是患有血管性疾病为该疾病的多发人群,主要的病因是由先天性房角结构拥挤或者是由于其他眼部疾病而导致的房角关闭,从而引发眼部胀痛、视力急剧下降等不良的临床症状[2]。闭角型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而如果根据发病速度来划分类别,又可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部通常会产生较为剧烈的疼痛感并伴有恶心呕吐与腹泻等不良反应。该疾病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负担。在本研究中,给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其效果显著,现将报道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24例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方法,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5.2±1.6)岁;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法,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56.9±1.8)岁。比较两组间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首先,给两组患者检查眼压情况并且做好术前准备;其次,给两组患者实行降眼压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方法,第一步先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即给患者注射麻醉剂,确定患者已经进行麻醉状态后在患者眼部的3点方向的部位(角膜)切开一个透明侧切口。通过切口的部位在前房里面注射透明质酸钠,利用左手的镊子轻轻地夹住切开的部位,力度一定要控制在最小,避免撕裂侧切口,右手则用撕囊镊进行撕囊,在撕囊时,注意对眼球的位置进行反复调整,撕囊的范围在5毫米左右。制定合适的超声乳化能量吸除患者原位超声乳化,在囊袋内缓慢植入人工晶状体。第二步进行房角分离手术,在前房虹膜根部的位置再次给予透明质酸钠,然后使用抛光针头轻轻的进行全方位按压直至前房角钝性分离[3]。完成分离,吸除注射进的透明质酸钠,在进行整体的调整;调整完毕,切口处采用水来进行关闭,最后包住眼部位置。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即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首先第一步也是与观察组患者的第一步手术操作流程一致,第二步在前房位置注射卡巴胆碱,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缩小瞳孔,切除在巩膜瓣下的虹膜;切除完毕,缝合切口,包住眼部位置[4]。
1.3 观察指标。显效:手术治疗结束后,眼压与视力均恢复正常;有效:视力逐渐恢复正常,但眼压仍常存在着偏高的现象;无效:眼压与视力均存在异常现象或者治疗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检测表,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情况,对照组患者眼压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闭角型青光眼主要由眼部前房角关闭、或是阻碍了眼内的房水排出所引发的眼部疾病,其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滤过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眼部疾病症状,但是易受到感染或是引发其他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眼部健康[5];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超声乳化的技术也不断得到提升,因此利用先进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避免二次手术治疗所带来的痛苦。本研究表明,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检测表,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情况,对照组患者眼压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给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显著,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帮助患者恢复视力,从而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负担。因此,在临床上,可进行推广与应用。